定制歌曲舞台版首次完整呈现_春晚_设计_总台

1月9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三次彩排。在欢乐吉祥的基调中,一个盛满美好向往、幸福安宁的癸卯新春,在2023年春晚舞台上充分展现。唱舒心曲、讲暖心事、博会心笑、过开心年,一台简约、真诚、温暖的春晚初见雏形。

节目组还曝光了以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记载和故宫等古代建筑元素遗存为原型设计的上古神兽形象。以丰富的创新表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2023年春晚努力追求的方向之一。

“上古神兽”迸发蓬勃活力

2023年春晚总导演由于蕾担任,她在央视工作20余年,曾多次担任央视春晚的总撰稿、总体设计。近几年,她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如何让文物在观众心中“活”起来上,曾经担任热门文化综艺《国家宝藏》的制片人、总导演。

从2023年春晚刚建组时透露出的创作方向,也能看到节目组对文化元素的重视:将更加突出中国元素、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和世界多彩文明之美,生动形象讲述中国故事,饱含深情讴歌伟大新时代,力争将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集于一体。

第三次彩排中,一些以《抱朴子》《史记》等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记载和故宫等古代建筑元素遗存为原型的上古神兽形象亮相。白泽、麒麟、貔貅,都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寓意祥瑞的神兽——古人认为,白泽象征着福缘与幸运;有麒麟出没的地方,是福泽深厚之处;凶猛的貔貅能镇宅、化太岁。

由年轻视觉设计团队创作的上古神兽形象,与活泼灵动的孩子们共同唱响无穷的想象力,迸发出传统与时代融合的蓬勃活力。“一系列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意节目,依托总台现代视觉技术外化为影像交互的炫酷呈现。”春晚节目组表示。

舞美设计体现“满庭芳”

无论是舞台还是春晚吉祥物的设计,都能从传统文化中找到创意的根源。

很多观众被2023年总台春晚以“花”为主题符号的舞美惊艳。据悉,2023年春晚舞美设计体现“满庭芳”的理念,取意自中国古典文学词牌名,通过演播大厅多个方位的设计,共同营造祈愿圆“满”的中华大家“庭”尽展“芳”华的主题气象。其中,由四瓣花结构演化重构而成的演播厅顶部艺术装置,既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美学创造,又是体现着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呈现。

创意取材自距今6000年至4800年前的庙底沟彩陶标志性的“花瓣纹”,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提出:花卉图案彩陶,可能就是华族(即华夏民族)得名的由来。舞美主题符号“花”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国年里的欣欣向荣、吉祥喜庆,更是中华大地无处不在的生机活力和坚毅顽强。

总台春晚吉祥物形象“兔圆圆”的造型设计,由总设计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和春晚视觉设计团队历时4个月打磨完成。

“兔圆圆”具有活泼的萌态,明亮的大眼睛,“万物有灵”的东方表达,以及取自距今6200万年前“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典型特征的四颗门齿。吉祥物“兔圆圆”身上,既蕴藏着传统文化中生肖兔的意蕴和美感,也创造性地呈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

取材生活打造走心联欢

2022年12月29日,2023年春晚首支定制歌曲《你好陌生人》通过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对外发布,创造了视频播放量超6000万、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3亿的传播纪录。

在春晚第三次彩排中,《你好陌生人》舞台版完成了首次完整呈现。历时数月,那些感动了数亿网友的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在茫茫人海中被一一找到,亮相于演唱中。这一温暖而感人的设计,是2023年春晚立足“人民的春晚”、唱响温暖感动的百姓情感的一个标志性缩影。

作为一台早已融入春节民俗的联欢晚会,“联欢”这一底色,是观众对春晚的期待,是春晚创作的精髓,也是2023年春晚创作的一大着力点。据悉,在春晚第三次彩排中,各门类节目都演绎了很多依托真实生活取材创作的创意和作品。除了歌舞、语言、杂技等演员和艺术家,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也加入到春晚的表演,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百姓舞台、“人民的春晚”的主旨。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刘长欣

统筹:李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