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吧!哥哥》,综艺第一油男也有人争?_节目_哥哥_油腻

自《演员请就位》结束之后,要说还有哪个综艺能接过这个“热搜体质”。

那估计只有这一档。

展开全文

以上还只是该节目衍生热搜的冰山一角。

相信你们都猜到是哪个了:

《追光吧!哥哥》。

从立意到赛制,这档综艺仿佛明里暗里都在跟《浪姐》对标。

然而,观众并不买账——姐姐:人间尤物。哥哥:人间油物……

备好洗洁精,咱们这就开聊。

01

跟收获大众好评的《浪姐》不同。

《追光吧哥哥》(以下简称《光哥》)至今播出两期,讨论度是挺高,但绝大多数都是差评。

大众的吐槽几乎都离不开一个字——油。

有多油?

最直观的,是哥哥们油花四溅的舞台。

动不动就向观众比心、挤wink、伸舌、舔嘴……

更要命的是全程R天R地R空气的舞姿……

紧身高领毛衣+腰间长链配饰=又土又油

谢谢,有被油到。

难怪观众都说“金星的表情就是我的表情”,真的辣眼。

面对杜淳这仿佛广播体操的舞步,金姐也很敢说,直戳要害:“恶心了点。”

肉叔看的时候全程有一个疑问:

他们的舞台那么普通,为什么可以那么自信?

初舞台,本来是用来展现个人技能的。

结果呢?

唱,跳,rap,乐器演奏等才艺表演,没几个技术过关的。

生疏的不止专业技能。

还有严重松懈的形象管理。

第一个上场表演的陈志朋,就给人超大杀伤力的视觉冲击。

选曲《燃烧我的卡路里》就非常微妙。

看他一边甩动肚子上油腻的游泳圈,一边唱着“拜拜甜甜圈”、“戒油腻”。

那效果,十分地一言难尽。

别跟我说什么“上了岁数发福很正常”。

你看人家姐姐们,明明女性的身体结构更容易储存脂肪,生孩子也会导致身材走形。

却还一个个都保持着魔鬼身材。

而且姐姐们的身体柔软度都很高,各种劈叉悬吊唱跳等体力活都hold得住。

看得出她们对自己够狠,平时一直没有松懈过操练。

跟她们刚好相反。

哥哥们的舞蹈设计十分简单,重复率高,动作幅度也极小,很有偷懒嫌疑。

但就这,也能累得气喘呼呼。

可见早就把看家本领给弄丢了。

看完两期,不得不说,这简直是一堆汽油桶的集合。

不少网友建议节目组直接把名字换成《去油吧哥哥》。

然而,还有比舞台更油腻的——节目赛制。

初舞台的考核,是让哥哥在三个年龄层的观众里选择一个打分。

全是异性?

挑对自己有利的群体打分?

这样的赛制,又给哥哥们的操作加了一层油腻和心机的滤镜——

想方设法表现雄性魅力去取悦异性;

本应以实力说话的舞台PK,变成了一出取悦+赌博的闹剧。

无论舞台上再怎么自信。

一到评分环节,犹豫不定的选择,彻底暴露他们的不自信。

是的,这个号称帮助哥哥们突破困境的节目。

反而让他们画地为牢。

这个节目的糊,其实很大一部分锅都在于节目定位的模糊。

这一点,相信很多观众都看出来了。

弹幕上也时不时看到吐槽:

“大杂烩、大乱炖”

从节目最开始,选手一个个带着行李入住合宿开始。

到每个人进小房子做自我介绍、初评级(这里是魅力、性格等测评)。

再到所有人坐在大长桌吃围餐、跟主持初次会面。

就是照搬《偶像练习生》《101》《青春有你》那一套偶像选秀的玩法。

最明显的还是对《浪姐》的模仿。

但只有一个空壳,没有灵魂。

看看《浪姐》的开场白:

“三十岁以后,人生的见证者越来越少,但还可以自我见证。

三十而立。三十而励。三十而骊。”

主题明确,立意深刻。

反观《光哥》呢?

先来看看这开场文案:

“这束光,是男人突破桎梏的力量。

这束光,是男人不畏前险的勇气。

这束光,是男人终其一生的追逐与信仰。”

有网友评价,我女儿写排比句的水平。

但姑且先不说这文案很随意,更不说舞美设计远不如《浪姐》。

《光哥》的敷衍都贯穿整个节目。

咱就拿节目最核心的“人”说事儿——阵容。

看看浪姐请来的嘉宾:

影视圈:宁静、万茜、白冰、钟丽缇、张雨绮……

歌手圈:郁可唯、丁当、阿朵、袁咏琳……

唱跳圈:李斯丹妮,还有JYP女团出身的孟佳和王霏霏。

再看看《光哥》请来的嘉宾:

毫无辨识度。

港真,你认出几个?

不认得的情况下,你甚至不能将他们归类在哪一个圈子里。

此外,节目组挑选的年龄层也很迷。

90后的哥哥占据了大多数,年龄跨度大。

资质最老的出道都33年了,但最小的年龄也才21岁。

还有好几位,像李汶翰、伍嘉成和丁泽仁这些本就从男团出来的年轻偶像。

在毫无辨识度的情况下,节目组靠什么来吸引流量?

02

两位女MC:

很明显,节目就是想搞事情。

认不出进来的人是谁,就说人家糊。

认出是谁时,又拉踩别人长相。

弹幕纷纷吐槽主持水平:low。

你看节目组多鸡贼——字幕给出一个夸奖的“帅”字,然后把坏人留给MC来做。

“有点不经看

第一眼看还可以”

两人吐槽的恶毒程度,甚至让肉叔好奇节目到底是给了多少钱。

你看看,檀健次出来,就说人家这鼻子这眼睛注定火不了。

见面之后,火药味加码。

金姐看到苏醒说了句“好男人”。

跟付辛博拥抱时,玩了个梗,叫他“井柏然”。

更绝的还是安排将印小天和杜淳同时请来,两人还对着坐。

(不知道两人插刀教事件建议去补课)

两人吃瓜的样子是不是像极了屏幕前的你

你品,细品,节目处处是心机——一切以引爆话题为前提。

开场就让每个哥哥对镜头摆三个动作自拍的“魅力测评”,让他们引火上身。

为了得高分,哥哥使出浑身解数自拍。

各种油腻动作最终只换来屏幕上一顿差评。

而且这个评分也没说是咋评的,每个人摆的动作明明差不多,但出来的分数差距贼大。

有些人明明很帅气,得分却不及格。

这样通过分数“拉踩”,也很容易导致部分人心里不痛快,暗戳戳埋下矛盾的种子。

不单如此,经常动不动就抛出种种戳心提问。

例如吃饭环节,硬是要哥哥们抢答问题才让吃。

结果一看,都是些什么问题呀:

“觉得自己最油腻的三位哥哥可以吃。”

所谓的性格测试,简直就是坑人环节。

老前辈陈志朋难得放下防御,尝试流露出自己的软弱和真诚时:

“我会很想念那个……

就是……

辉煌的自己这样。”

节目组突然就问:

“你觉得自己现在还红吗?”

杀得陈志朋一个措手不及,当场失去表情管理,只能心虚地逞强:

“现在……红吧?”

与其说是直面现实。

更不如说是,把收视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说白了。

这节目,根本不像是要给这群哥哥一个翻红的机会。

更像是看MC和哥哥们怎么冲突、怎么出洋相,然后收割一波热度。

再来看看这观众性别调查比例——女性观众占比7成。

所以一开始介绍赛制时,肉叔给大家划的重点:

300位现场评审,全都是女性。

这下懂这个设置的用意了吧?

这节目完全是以女性视角出发的。

但问题是。

作为一档本该是男性为主要受众的节目,如果连男性观众都无法产生共鸣,试问又怎么能做好?

一顿骚操作之后,群众吐槽MC和哥哥的热搜接二连三上线。

油腻,又那么自信的哥哥们,也成了网友们最近的快乐源泉。

节目组的目的,可以说是完全达到了。

但哥哥们,何去何从?

老实说,看着网上掀起一波又一波对哥哥们的群嘲。

肉叔笑不出来。

例如最初代的男团小虎队成员陈志朋,现在永远都只有负面热搜。

有些人,自己同一个组合的队员都成顶流了,自己还没什么人知道。

例如跟肖战同在X玖少年团的队长,伍嘉成。

有些明明条件不差,像符龙飞、于朦胧等都完全符合男团颜值审美,却一直没有火起来。

在节目里,他们都暴露出同一个问题:

不自知。

他们可能都知道自己糊,知道自己有问题。

但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来这个节目,接受大众和毒舌主持人严厉的批评、嘲笑。

或许也是一种痛定思痛。

“请救救我”

然而,他们为了命运做出的最后挣扎,也被节目组踩在地上摩擦。

找不出跳出困境的办法,一直做着不合适自己的事。

于是糊上加糊。

就像吃饭时被提问谁最油腻的时候,陈志朋第一个举手,众人都大吃一惊。

很明显,他误会了油腻是肥胖的意思。

年纪大了网上冲浪太少,完全不熟悉年轻人的语境,才抢着认这个“罪名”。

比起身材失去管理,跟不上潮流的营业思维才是致命伤。

哥哥们的舞台也呈现出这种“不自知”。

无论是刘维的《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媚气舞蹈。

还是明道模仿Lisa的“螃蟹舞”。

本质上,还是女团那套操作。

节目组试图套用爆款综艺的壳,复制年轻偶像的模式来取悦观众。

但问题是。

哥哥们压根儿就不适合这样的定位。

就拿被大家吐槽得最猛的陈志朋来举个例子。

妹妹们唱《卡路里》,会透着可爱劲儿。

但当一个上了岁数的男人,在你面前强行卖萌,搔首弄姿,跳着不符合实际年龄的舞。

不仅不好看,还显得有那么一点滑稽和油腻。

但其实当他找到符合自己路子的曲风时,并不油腻。

就像在演唱小虎队的经典曲目《青苹果乐园》时,就显得正常多了。

归根到底。

造成油腻的最大原因,是错位——错位的表情、表演和表达。

他们总是盲目硬凹那些不适合自己气质的造型。

用力过猛,能不油么?

但有的人没有权利选择。

03

在娱乐圈,红不红几乎成了一件能残忍地决定命运的事。

节目组邀请的这21位哥哥,大部分都是过气,甚至压根没人知道的边缘艺人。

“这是谁?

来凑数的吧?”

参加节目,努力营业,是这群不红的人能做出最后挣扎。

最典型的,还是陈志朋。

近些年关于他的争议不小。

作为小虎队的一员,曾经的他,火遍亚洲,风头无两。

但在小虎队解散之后。

名号成了他最沉重的一顶皇冠。

“长得像哥哥”,成了陈志朋解散后的活路——模仿张国荣。

尽管样貌相似,但气质却大相庭径。

他的模仿没有人买账,甚至还让人有消费哥哥的说头。

那怎么活下去?

于是,他走上了靠奇葩造型走秀赚钱的道路。

肉叔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新闻,不是好笑,反倒是有些许心酸。

陈志朋第一次大胆的穿着,其实只是一次巧合。

当时节目组为了热度,特意为他定制了一个吸睛的造型。

确实奏效。

后来,参加某次时装周,他再次被安排穿上很夸张的装扮。

更损的是,品牌方故意拿一双坏的鞋子给他穿,30厘米的高跟鞋加上坏掉的鞋。

他在台上摔了一跤。

看客的议论和嘲笑下,轻松地就给活动带来流量和话题。

他后来在某次节目上回应:

“我在走秀的时候穿着奇葩的服装,很多人觉得我在作妖。

但是当主办方要求我穿成这样的时候,作为一个艺人的我,真的有拒绝的权力吗?”

很明显。

这群过气或者压根没名气的人,都希望通过这个节目改变自己的现状。

对于这群哥哥来说,参加节目,是为了摆脱个人困境——需要热度。

我不火。

看完整个初舞台,肉叔觉得,有些人真的只是时运不济,他们明明很有潜力。

有一个小细节很值得玩味。

肖顺尧,曾经是MIC男团的成员之一。

在节目上一首《197653》致敬先烈,歌词有深意,表演也很有张力。

这段rap演唱要是放在《说唱新世代》的舞台,绝对燃炸。

但和他PK的是排名第一的流量偶像李汶翰。

由于赛制规定,他们最终的基本分,只能在三个年龄段里盲选。

对于李汶翰来说,这场PK输了,排名第一的他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可对于没什么名气的肖顺尧而言,他对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没有把握。

如果选不对,这段表演再好也无济于事,最后可能还会被淘汰。

在询问选择哪个年龄段时,金姐很明显有给他“放水”。

细品这段对话:

-是吗?80后那时候还没什么印象

-那应该是90后吧

-00后你没考虑吗

-00后,其实我觉得他们现在可能也看不到我们的舞台了吧

-谁说的,现在我觉得00后,他们的自我判断特别强烈,我喜欢什么绝不人云亦云地跟别人走,这是00后最大的特点

金姐看似在怼他没名气,实则是在引导他选正确答案。

对于这种没名气但有实力的艺人,他们需要这样的机会。

还有符龙飞,曾经和罗云熙一个组合出道。

他的一段街舞表演让金星都赞不绝口。

“整个表演完了,我是第一个给你鼓掌”

在夸奖的同时,金姐也直戳痛点。

“但你的分数不一定会高,因为你是个易糊体质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我不来这个节目,我根本不知道你何许人也”

句句大实话。

只可惜,节目没有给到哥哥适合的定位和机会。

像肖顺尧,他很可能就被这无语赛制给淘汰掉了。

但当我们抽离出选手本身,从节目的大方向看,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这些哥哥,他们只是不红而已。

换句话说。

他们面临的只是个人境遇的窘迫,而非群体性困境。

而这,才是这个节目糊的最根本原因。

这个毫无章法,选手大杂烩的节目。

这不像什么男团选秀。

反倒更像是各种被迫营业的个人表演混杂的年会表演。

敷衍也好,投机取巧也罢。

说到底,是节目态度问题。

但致命的一点是,它连最根本的方向都跑偏。

《光哥》跟《浪姐》最大的区别,也是前者永远无法成功复制后者的原因之一。

《浪姐》之所以吸引人。

往大了说,这个节目是在背负着一个“使命”:

从某种程度来说,它的出现是违反市场规律——罕见地让一群30+的姐姐做主角。

观众在这看到了一群中年女性闪闪发光的舞台。

反观《光哥》这个节目。

它像看到流量就想一股脑冲进去的逐利者。

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在《浪姐》里,我们看到姐姐的美。

这种美,不是说妆化得多么精致无瑕疵。

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风格多样化——她们在构思舞台内容,到准备舞台前各种努力,死抠动作细节,甚至连服装都有自己的想法。

像阿朵的新民族音乐。

朱婧汐极具赛博朋克美学的曲风。

还有像宁静这种充满野生的魅力。

这些舞台,美,且广泛,极具个人特色。

然而,《光哥》这个拙劣的模仿者是怎么体现哥哥的魅力呢?

AI识别,这种毫无个性的程式化。

像烧饼,有他在的地方就没有冷场,抖包袱也让人忍俊不禁。

但在魅力测评环节里。

就让他们选一个最有魅力的地方,拍三张照,最后公布一个魅力测评分数。

讽刺至极。

靠AI来评测魅力。

无疑是粗鲁地剥夺了每个哥哥灵魂的有趣。

节目用一套标准来衡量每位哥哥的魅力,这样狭隘,且极端。

它的敷衍。

更不尊重每一个观众。

如果连方向都搞错了。

那这束光,从一开始就不该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