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江苏一女大款遇上超级情骗,千里追踪将骗子变成了太监!_清远_征婚_无锡

20岁那年,许慧高考落榜。失望之余,她去了上海,找到一个在某厂长家里当保姆的工作。一天晚上,女主人不在家,厂长喝了很多酒,迷迷糊糊地对许慧说:“你若是处女,今夜陪我,我给你10万。”

许慧又羞又气,她没想到男主人是这样的人,于是想整治一下他。她说:"你先拿3万块定金,明晚我陪你不要钱。”

厂长一听,甩手就是3万元,说:“一言为定。”

第二天一早,许慧一想起厂长的嘴脸,便暗暗发誓自己有一天也要有钱,免得被人欺负。她趁上街买菜的机会,把3万元放进口袋里逃离了虎狼窝。她想上海是没法待了,就用那3万元跑到北京去学习美容美发和汽车驾驶技术。

1993年,许慧在无锡市开了一家美容院,并从老家挑选了10多个女孩来美容院当学徒。几个月下来,这些乡妹子个个脱胎换骨,成了城里的美容师。美容院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1995年春天,许慧投资在苏州、常州、桐城等城市开了5间分店,让徒弟去承包经营。两年时间,她就拥有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上百万资产,购买了商品房、轿车和手机,成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女大款。

从小保姆到女老板,许慧看尽了人世辛酸,所以她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任何东西都可以不在乎,唯贞操与真感情。她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深爱的人。但在她结识的男人中,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不得已,1997年2月,她在多家杂志上打出同一内容的征婚广告:一个才貌双全的处女诚征身体健康,有文化,有风度有涵养和爱情专一的未婚男子。

没想到应征信如雪片般飞来。

有一封信这样写道:我的年龄比你稍大,作为向往爱情而又认为宁缺毋滥的独身男子,当看到你的征婚广告时,我多少还是感到吃惊,你是个才貌双全不失中国传统美德的好女人,照理你选择对象的条件应该像别的女人那样追求地位和财富等很实惠的东西,而你却把被人们遗忘的知识、爱情、人品看得比黄金珍贵,这让我很敬佩你。我是北京市人,父亲生前是科学家,母亲是抗美援朝战士,现已退休。还有个妹妹,她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在清华任教。我于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现任北京专业作家,享受国家政府津贴,有时候我也给《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大报写点小东西,更多地还是到全国各地采访先进人物。这次附张近照和报纸给你,报上有我的姓名和地址。朱平志1997年3月18日。

展开全文

看完信,许慧被感动了,她想也许作家都有一份执着的爱情和美好的情操。于是她挑选了朱平志。

许慧写信告诉他:我是发廊妹,但我洁身自爱,若你不嫌弃我,我俩的事情就定下来。她不会写动人的情书,但一字一句都是真诚的。

朱平志每隔半月或一个月给许慧写一封信,在那些情意绵绵的文字里,许慧发觉自己深深地爱上了他。

她想见他一面,多次邀请朱平志来无锡玩,而对方总是说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身,但他最终还是给许慧发来了喜讯:亲爱的琴:就在我接到你的第三封邀请信后准备动身前往无锡时,却突然收到了贾某打来的电报,他请我去帮他改稿。到了西安后,我本想给你写信,但一直没时间。有情人终成眷属。琴,你是我今生的唯一,在今年9月中旬,我一定去无锡看你。朱平志写于西安图书馆,97年9月12日上午9点15分。

终于,朱平志拎着一只黑色皮箱风度翩翩地站在许慧面前。

他含情脉脉地对许慧说:“你比我梦中想象漂亮多了。这辈子遇上你,我好有福气。”

许慧仔细地打量着朱平志,1米7的个头,五官端正,谈吐斯文,于是对他颇有好感。晚上,朱平志从皮箱里拿出几件女人用品对许慧说:“这是我母亲和妹妹给你买的,同时也表达一份诚心。”许慧一见,心海里荡起一阵温善的涟漪,幸福地笑了。

第三天,许慧在大酒店设宴款待朱平志。她指着一位客人向朱平志介绍:“这位是某实业总公司董事长杨先生,这位是……”杨先生早就听说许慧谈了个作家爱人,等许慧介绍完毕,说:“作家可做做文化生意,朱小姐,请你男友为我公司在报上宣传一下,那今晚这餐就算我请啦。”

大约半月后的一个晚上,刘诞延林手拿着《无锡日报》对许慧说:“我给杨先生采写的稿子上报了,你下次把报纸送给他。”接着朱平志又说:“本来我很想在无锡多住些日子,采访些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但我妹妹下月要出嫁,这次我就不在你身边久留了,你同意吗?”说着,朱平志伸出双手轻轻地把许慧拥入怀里。

许慧情不自禁地陶醉了,她对刘说:“你是我第一个男人,你要一辈子真心对我好啊。”

朱平志发誓说:“我爱你,今生只爱你一人。”

见他一脸的坦诚,许慧坚守多年的防线在那一刻终于崩溃了。

事后,朱平志说他想给母亲和妹妹捎点礼品,但不知道买什么好。许慧上街买了10斤纯莲子粉,五双手工布鞋,一套西服,还有一根价值2000多元的金项链赠给朱平志。另外,还给了他1000元车旅费。送别的那一刻,许慧为这份迟来的爱,也为这位短暂相聚的丈夫泪流满面。

朱平志走后,许慧每天都在盼望着他的消息。然而,盼来的却是朱平志从广东清远寄来的一封断交信:“……我俩没有共同的言语,不合适做夫妻。你把我忘掉吧……”

许慧一下子晕了过去。她倒在床上睡了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被骗了,思虑再三,她决定去找他,问他为什么要欺骗她。她要他赔偿她的精神损失费。这些年来,为了保住自己的贞操,她付出了多年的青春多年的等待。如今,这个梦却被无情地击碎了。她想朱平志要是不依,她就让他身败名裂,以免再去祸害别的女子。

许慧按着朱平志当初写给她的通讯地址去了北京。她找到某公司,对方称查无此人。她又辗转西安去找到贾某,贾某听完许慧的泣诉也是爱莫能助,因为他压根就不认识朱平志,也未曾请人帮他改什么稿子,朱平志是骗子断定无疑。然而许慧为寻找朱平志而疲惫不堪时,《清远报》却在公开曝光,揭露朱平志制造假新闻的丑恶行为。

1997年10月25日,《清远报》发表署名为周海燕、朱平志两作者合写的《“龟司令”房后发》的通讯。文章内容说,连州市房后发靠以养殖绿毛龟而发了大财。一只小的绿毛龟可以卖200美元以上的价钱,大的价值数千美元。《龟》文一发表,顿时成了万人瞩目的新闻。于是,穷人想学习技术;富人想去做买卖,但终因没有详细地址而急得团团转。

报社副社长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电话里找到了朱平志,这才知道他撒了弥天大谎。11月7日,《清远报》以编辑部名义刊登一篇《坚决杜绝假新闻》文章,称朱平志是“过街老鼠”。

许慧看到《坚决杜绝假新闻》一文后顿想,这个朱平志会不会是她的负心郎?她来到清远报社打听消息。在报社的帮助下,许慧找到了周海燕。但周海燕矢口否认。无奈,许慧只好回到无锡。

不久,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她不能生上没有父亲的孩子,只好去医院做人流。由于医生一时疏忽大意,许慧险些丢掉性命。死里逃生的她寻找朱平志的愿望更强烈了。

1998年6月,某杂志报道了周海燕征婚被骗的事,骗子正是朱平志。许慧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清远。她含泪责问周海燕:“你我都是受害人,你明明知道朱平志,你为什么要骗我?今天你把话说清楚!”

面对咄咄逼人的许慧,周海燕含泪说出了真相。

周海燕是一位大学生,科级干部。她在杂志上征婚之后收到了朱平志写来的信。在200多封应征信中她选中了朱平志。她与他互通了2年恋爱信。1997年10月5日,朱平志来清远和她见面。见面礼是10斤莲子粉,一双手工布鞋,一套西服和一根金项链。周海燕深为感动,不久,朱平志的采访稿分别被几家报社刊用。在事实面前,周海燕相信了朱平志,欢天喜地地购买结婚用品,并把这一喜讯告诉了亲戚和单位同事。然而,令周海燕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她准备披戴婚纱的前两天,即11月7日,《清远报》发表了揭露朱平志造假的文章。

周海燕把7日的《清远报》装在袋里,回到家,她用安眠药放到咖啡里,请朱平志喝,一会儿,朱平志倒在沙发睡着了。周海燕轻轻地从朱平志身上摸出锁匙,打开了朱平志紧锁着的皮箱。箱里装有一大叠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剪报复印件:一大本从全国报刊杂志上抄来的征婚女通讯录,大约有1300多个;一本日记,内页写着13个女人的资料,记载着她们的地址、姓名、年龄、文化、胖瘦、见面时间、占有时间、次数、分别时间。这其中就有许慧。见状,周海燕吓得一声尖叫。她知道自己遇到大流氓了。

从日记里,周海燕得悉了朱平志的身世。朱平志出生在黑龙江省阿城市于店村,初中毕业,时年35岁,家里有个老母亲,一个患精神分裂的哥哥,一个患小儿麻痹的妹妹,其父早年去世。由于家里穷,28岁的朱平志仍是光棍一条,常被村民耻笑。后来,他和本村的一个老寡妇的奸情被人揭露后,砍伤了人,逃到北京,以打工和捡破烂为生。一次,他在整理旧杂志时,偶然发现了残疾作家史某娶了个女大学生老婆时,他的心头陡然一亮。试想,自己不缺腿不少胳膊,假如自己也有文章上报,搞个作家的名声,然后拿文章去骗征婚女,这也许能骗到女人。

他说干就干,于是,他白天捡破烂,晚上在出租房把旧报文章改抄寄到新闻单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朱平志在几个报刊发表了200多篇抄袭作品。接着,他自编自造了1300份应征信投寄给全国各地的征婚女。结果,他收到了800多封复信。

1997年春节,朱平志开始了恋爱旅游,他把征婚女甲赠送的礼品送给征婚女乙,又把乙赠送的礼品送给丙,而他中间只图吃饭、喝酒、在女人家过段日子,这比他打工捡破烂的日子快活多了。不到一年,他就占有了13个女人的贞操。

来到清远和周海燕见面后,他又故伎重演,把从西安图书馆和无锡图书馆复印来的各行各业先进人物事迹的新闻报道统统改抄成广东省清远市,投寄各大报社。其中的《“龟司令”房后发》的《奇龟·奇人·奇趣》就是一例。但最终因清远没有绿毛龟而露了马脚。

周海燕想报警,又怕闹得满城风雨,毁了自己的名声。于是她抄下了那13个女人的地址,等朱平志苏醒后,周海燕把7日《清远报》递给了朱平志,说:“闯祸了,公安局要来抓你了,你快走吧。”

周海燕送走了朱平志,但却没有理由向人们解释她突然不结婚的原因。于是,有人说她遇上了大流氓,有人猜她是石女,有人说她是个骗子。这些话使她悲痛欲绝。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她请来了某报特约记者倪某。周海燕对倪某说:“朱平志与别的骗子不同,他骗婚不为财不为色,只为一个”情”字”……”周海燕掩盖了朱平志的丑恶,为朱平志编造了种种美丽的谎言,为自己遮丑。

倪某不知实情,于是,这篇失实报道就发表了。周海燕终于达到了目的,但她哪里知道,许慧却又找上门来了。

看着许慧一脸的正义凛然,周海燕感动了,她说:“不能再让他害人了,只要你抓住他,我愿意上法庭做证人。”听完周海燕的故事,许慧百感交集,恨周海燕知情不报,让骗子继续害人。同时她同情周海燕,一个堂堂的女大学生干部也为骗子浪费了青春。想想自己和那么多受害女的悲惨遭遇,许慧由不得满腔怒火,她发誓一定找到朱平志。她对周海燕安慰一番后,回到清远,拿走了13个女人的地址。她要为受害女们报仇雪耻。

许慧去西安找到了日记里提到的一名征婚女——李文琴。

李文琴明白事情后,说道:“我是农村干部,丈夫嫌我养了两个女儿就和我离婚了。那年大女儿6岁,小女儿才3岁。我独自生活了4年,96年我征婚时遇到了朱平志,我写信告诉他,你是作家,又住在大城市,可你为什么要喜欢我这个无钱无势的农村妇女呢?朱平志说他爱孩子,他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说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后来我就拒绝了其他应征者的追求,把心思对准了朱平志。97年8月中旬的一天,朱平志来西安和我第一次见面。当天晚上我俩就同居了。一个月后,他说他去无锡有事,走的那天,我给他母亲和妹妹买了几件礼品,还给了他500元车旅费。今年6月10日,他还从江西南昌写信,说来看我,谁晓得他是这路人呢?”

听完李文琴的故事,许慧心想:“某杂志已在全国上市,朱平志每到一地,他必上书店和图书馆,当他看到某杂志关于他的骗婚报道时,他一定会躲躲风头。再说,李文琴家住穷乡僻壤,这里信息不灵通,便于躲藏。在众多征婚女中,只有李文琴文化不高,她能容忍朱平志。”想好之后,许慧准备在7月上旬再来李文琴家。

1998年7月15日上午,许慧在走访了6个受害女之后,携带了一支猎枪和一把匕首再次赶到西安。她把匕首藏在连衣裙里,把猎枪掩藏在李文琴家不远处的小树林里。

许慧猜对了,朱平志果然在李文琴家里。许慧用计把朱平志诱到她埋枪的小树林里,一见朱平志,许慧恨得牙痒痒的,严厉地对他说:“你欺骗了那么多女人的感情,而我险些被你送掉了性命。如今你是给我100万精神损失费,还是去公安机关自首,接受法律的制裁。”

对一个弱女子,朱平志并没有放在心上,厚颜无耻地说:“我也没想到,抄袭作品加一封自吹自编的情书竟吸引了那么多女人;一个被村民耻笑的穷光蛋竟能过上了皇帝生活。这些日子我好快活,这年头当骗子是多么有市场。所以这也不能全怪我。我还是有良心的,我只是把一个女人送的礼品送给了另一个女人,我没有骗她们的钱。如今你找我索要100万,这太离谱了,我根本没有钱。”

许慧说:“那你就去自首。”

朱平志说:”我没杀人,没放火,我只是谈了三角恋受。这不算犯法。”

难道让他继续为恶人间吗?

不行,绝对不行。许慧气极了,神志有些恍惚起来,难道就没有任何办法惩治这个“流氓”吗她猛地从草丛中抄起猎枪,把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朱平志,命令道:“去派出所。”朱平志不肯,反而步步逼近许慧,想借机反扑。愤恨中许慧含泪扣动了枪栓,一颗铅弹击中了朱平志的下身。朱平志没有倒下,更加疯狂地扑向许慧,许慧手疾眼快地从身上摸出匕首朝朱平志的裤裆狠狠刺去。朱平志终于松开了双手,跪倒在地。

这个流窜全国,欺骗了800多个征婚女的“专业作家”变成了太监……

骗子骗人靠的就是圈套。让人遗憾的是这些上当的女性面对圈套,假如能够当心,再当心,也许就不会伤心再伤心了。而许慧的最后行为虽是气极而至,但毕竟十分不当。永远也不要忘了法律。

此文是反面教材。

(因可理解原因,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