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专题系列报告:智能化大势不改,产品快速渗透_驾驶_万元_英伟

报告出品/作者:中信证券

数据科技组、汽车及零部件组

张若海、李景涛、尹欣驰、张强、简志鑫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汽车智能化配置具有较强的消费升级属性,是车企产品实现差异化的重要方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以及智能化内外饰等系统具有显著的增配趋势。智能驾驶系统是汽车智能化的关键指标,在成本下降和行泊一体优化方案的推广下,预计L2/L2+级别产品是未来渗透提升的核心驱动力;高阶智驾大算力产品加速推广,主力自主品牌高端化,铺垫未来L3以及以上智驾需求。根据我们测算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等系统渗透率快速上行,且ASP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重点关注HUD、空气悬架和全玻璃车顶等典型产品。

1.1 SAE自动驾驶分级标准

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标准,自动驾驶分为L0-L5六级。随着级别升高,智能化程度逐级提升,驾驶操作、道路环境监测及最终的风险处理者逐渐由人类向汽车系统进行过渡。

L1-L2级别属于辅助驾驶。上述级别可以实现横向(如车道变换)或纵向(如前进行驶)的自动驾驶。二者的核心区别在于L1仅可实现横向或纵向某一维度的自动驾驶,L2则可同时实现。

L3级被视为自动驾驶分水岭, L3-L5可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在L3级别时,如果智能驾驶系统发生系统不可处理的意外时,系统将要求人类提供适当应答。与之相比,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可处理相应意外情况。L4与L5的核心区别在于,L4仅可在限定的道路环境完成自动驾驶;而L5作为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可实现不限场景的自动驾驶。

1.2.1 自动驾驶稳步渗透,季度环比保持平稳

特斯拉Model Y、Model 3,蔚来ET7、ET5、ES6、ES7、ES8、EC6,小鹏P5、P7、G9,理想One、L9,高合HiPhi等车型的部分车款具备地图领航/领航辅助功能,我们将这些车款归为L2+级别。我们认为L2车型应同时配备自适应巡航及车道保持、或具有自动泊车功能,而L1车型则具备自适应巡航或车道保持其中一项功能。未分为L1、L2、L2+的车型则为L0级别。

n 自动驾驶稳步渗透,季度环比保持平稳。基于中汽协的销量数据以及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的汽车配置数据(下同),我们测算,L2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逐年渗透,2022年季度环比较为平稳,2022Q4达39%;L2+车型的自动驾驶能力已接近L3水平,其在2022Q4所售乘用车中渗透率已达5%。

1.2.2 L2在25万元以上乘用车中保持高渗透率,15-25万元恢复提升趋势

动态地看,L2及以上自动驾驶在25万元以上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已达较高水平,在15-25万元价格带恢复提升趋势。我们测算,2022Q4,L2及以上自动驾驶在25万元以上乘用车中的渗透率超过75%,已达到较高水平;2022Q3,15-25万元价格带的渗透率出现下滑,主要系凯美瑞等少数车型对自动驾驶的减配带来的短期扰动,我们认为少数车型的减配不影响HUD中长期快速渗透趋势。2022Q4,15-20万元价格带与20-25万元价格带的渗透率均恢复提升趋势,环比分别提高2pcts、3pcts。

展望来看,高价格带车型树立了标杆效应,低价格带车型有望跟进。我们的测算结果显示,2022年,25万元以上车型L2及以上渗透率领先,为自动驾驶的搭载与放量带来示范效应;10-15万元车型中,L2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仅为26%;10万元以下车型中98%仅搭载L0级自动驾驶功能。因而,L2自动驾驶在25万以下,尤其是15万以下价格带成长空间广阔。此外,25万以上车型里,L2+已占据一定比例,我们认为25万以上车型或将成为高阶自动驾驶的角斗场,各品牌将以高阶自动驾驶体现差异化。

1.3.1 自主品牌加速向高端价格带渗透,自动驾驶开启军备竞赛

自主品牌加速向高价格带渗透,新发车型的传感器与自动驾驶计算平台配置亮眼。主流自主品牌向高端价格带加速渗透,大幅提升智能化配置,聚焦打造驾乘差异化体验。在自动驾驶方面,蔚来、小鹏、理想和北汽极狐等新发车型普遍搭载了高算力计算平台,AI芯片方案以英伟达和华为为主,其中蔚来ES7/ET5的单车算力甚至高达1016TOPS。另一方面,今年新发车型搭载的传感器总数均为30个左右,其中北汽极狐Arcfox αS搭载了34个传感器。

1.3.2 高算力芯片需求提升,英伟达Orin受到主机厂青睐

自动驾驶功能进阶,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需求提升。近年来,高速领航辅助、城市领航辅助、跨层记忆泊车等功能逐渐落地。自动驾驶功能复杂度的提高,意味着传感器传入信号的复杂程度逐步提升。相关芯片需要同步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传输带宽、存储能力。

n 英伟达Orin成高算力主流方案。英伟达Orin采用7nm制程工艺,在软件端集成了英伟达下一代GPU架构和Arm Hercules CPU 内核,以及新的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加速器。基于多个Orin的组合,对应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算力可超过1000TOPS。蔚来、小鹏、理想的新发车型,均基于英伟达Orin打造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1.3.3 基于高算力芯片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不断涌现,军备竞赛愈演愈烈

蔚来ADAM超算平台使用4颗英伟达Orin芯片,算力达1016 TOPS。蔚来ADAM超算平台搭载4颗英伟达Orin芯片,拥有48个CPU内核,256个矩阵运算单元,8096个浮点运算单元,共计680亿个晶体管,算力高达1016TOPS。ADAM通过两颗主控芯片负责NAD全栈算法计算,使用一颗作为独立完整的冗余备份芯片,最后一颗作为群体智能与个性训练计算专用芯片。

理想L9搭载2颗英伟达Orin,可同时实时运行各种深度神经网络。理想L9的智能驾驶算力平台搭载两颗英伟达Orin,总算力达到508TOPS。其双处理器互为算力冗余,可同时实时运行各种深度神经网络,并确保安全所需的冗余和分集。同时,理想还自研中央域控制器,使用恩智浦最新的S32G车规级芯片,并由理想汽车完成全部硬件、系统、软件的研发,对增程电动系统、空调系统、底盘系统和座椅控制系统等在内的功能实现全自研以及统一控制,提升驾驶体验。

-----------报告摘录结束 更多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报告合集专题一览 X 由【报告派】定期整理更新

新能源 / 汽车 / 储能

新能源汽车 | 储能 | 锂电池 | 燃料电池 | 动力电池 | 动力电池回收 | 氢能源 | 充电桩 | 互联网汽车 | 智能驾驶 | 自动驾驶 | 汽车后市场 | 石油石化 | 煤化工 | 化工产业 | 磷化工 | 基础化工 | 加油站 | 新材料 | 石墨烯 | 高分子 | 耐火材料 | PVC | 聚氯乙烯 | 绿色能源 | 清洁能源 | 光伏 | 风力发电 | 海上发电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报告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