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双打决胜局规则(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什么)_发球_比赛_运动员

本文目录

  • 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什么
  • 乒乓球决胜局几分交换
  • 乒乓球正式比赛规则
  • 乒乓球双打比赛决赛局位置变化规则以及几球为胜
  • 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要求

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什么

  乒乓球比赛规则

  1.1 球台

  1.1.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高地向高76厘米.

  1.1.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侧面。

  1.1.3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1.1.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合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1.1.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1.1.6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1.2 球网装置

  1.2.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1.2.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1.2.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1.2.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1.3 球

  1.3.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40毫米。

  1.3.2球重2.7克。

  1.3.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1.4 球拍

  1.4.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1.4.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1.4.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1.4.3.1”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1.4.3.2“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1.4.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1.4.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1.4.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1.4.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1.4.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判 分 规 则

  1.5 定义

  1.5.1“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1.5.2“球处比赛状态”,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一瞬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

  1.5.3“重发球”:不予判分的回合。

  1.5.4“一分”:判分的回合。

  1.5.5“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1.5.6“不执怕手”:未握着球拍的手。

  1.5.7“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

  1.5.8 “阻挡”: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超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带的任何物品。

  1.5.9“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

  1.5.10“接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

  1.5.11“裁判员:被指定管理一场比赛的人,

  1.5.12“裁判助理“:被指定在某些方面协助裁判员工作的人.

  1.5.13运动员“穿或带”的任何物品,包括他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带的任何物品。

  1.5.14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之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又回弹过网,均应视作已”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1.5.15球台的“端线”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

  1.6 合法发球

  1.6.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1.6.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1.6.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1.6.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1.6.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1.6.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1.6.6.1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员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1.6.6.2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1.6.6.3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无需警告。

  1.6.7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予执行,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1.7合法还击

  1.7.1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1.8比赛次序

  1.8.1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1.8.2在双打中,首先由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1.9重发球

  1.9.1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1.9.1.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1.9.1.2如果接发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时,球己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同伴均没有企图击球。

  1.9.1.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1.9.1.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

  1.9.1.5在双打时,运动员错发,错接。

  1.9.2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

  1.9.2.1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

  1.9.2.2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

  1.9.2.3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

  1.9.2.4由于比赛环境受到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

  1.10 一分

  1.1O.1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下列情况运动员得一分:

  1.10.1.1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

  1.1O.1.2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还击;

  1.1O.1.3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

  1.10.1.4对方击球后,该球越过本方端线而没有触及本方台区;

  1.10.1.5对方阻挡;

  1.10.1.6对方连击;

  1.10.1.7对方用不符合1.4.3条款的拍面击球;

  1.10.1.8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两使球台移动;

  1.10.1.9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触及球网装置;

  1.10.1.10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1.10.1.11双打时,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

  1.10.1.12执行轮换发球法时,接发球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包括接发球一击,完成了13次合法还击。

  1.11 一局比赛

  1.11.1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连续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1.12 一场比赛

  1.12.1一场比赛应采用三局两胜制或五局三胜制。

  1.12.2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两分钟的休息时间。

  1.13 发球、按发球和方位的选择

  1.13.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1.13.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1.13.3在获得每五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2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1.13.4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1.13.5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1.13.6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1.13.7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1.14 发球、接发球次序和方位的错误

  1.14.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进行纠正,继续比赛。

  1.14.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运动员应站的正确方位进行纠正,再继续比赛。

  1.14.3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1.15 轮换发球法

  1.15.1如果一局比赛进行到10分钟仍未结束(双方都己获得至少9分时除外),或者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要求,应实行轮换发球法。

  1.15.1.1当时限到时,球仍处于比赛状态,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由被暂停回合的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15.1.2当时限到时,球未处于比赛状态,应由前一回合的接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15.2此后,每个运动员都轮发一分球,直至该局结束。如果接发球方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则判发球方失一分。

  1.15.3换发球法一经实行,该场比赛的剩余部分必须继续实行,直至该场比赛结束。

乒乓球决胜局几分交换

乒乓球是我国运动员拿手的体育项目之一,在乒乓球比赛中有这样一个规则,那就是决胜局比赛双方需要交换场地,那么决胜局中几分才交换呢?如果是在单打决胜局中,由于每局比赛为11分制,有一方得满5分即交换场地;如果是在双打决胜局,交换规则就比较复杂了,和单打交换规则一样,一方得5分即交换场地,但另一方得分为奇数的话,交换场地同时交换优势方的发球权,即由原来的接发球员发球,另一方得分为偶数的话,发球权不做改变。

乒乓球正式比赛规则

乒乓球正式比赛规则

  导语:乒乓球(ping-pong),中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七局四胜。乒乓球为圆球状,重2.53-2.70克,白或橙色,用赛璐珞或塑料制成。下面是乒乓球的比赛规则,欢迎阅读!

   球台

  1.1.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由地面向上至台面高76厘米。

  1.1.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侧面。

  1.1.3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1.1.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1.1.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1.1.6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球网装置

  1.2.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1.2.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1.2.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1.2.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1.3 球

  1.3.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40毫米。

  1.3.2球重2.7克。

  1.3.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球拍

  1.4.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1.4.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1.4.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1.4.3.1”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1.4.3.2“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1.4.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1.4.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1.4.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1.4.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1.4.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定义

  1.5.1“回合”:球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1.5.2“球处比赛状态”: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一瞬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

  1.5.3“重发球”:不予判分的回合。

  1.5.4“一分”:判分的回合。

  1.5.5“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

  1.5.6“不执拍手”:未握着球拍的手。

  1.5.7“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

  1.5.8 “阻挡”:对方击球后,处于比赛状态的.球尚未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超过比赛台面或其端线,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带的任何物品。

  1.5.9“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

  1.5.10“接发球员: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

  1.5.11“裁判员:被指定管理一场比赛的人。

  1.5.12“裁判助理“:被指定在某些方面协助裁判员工作的人。

  1.5.13运动员“穿或带”的任何物品,包括他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带的任何物品。

  1.5.14球从突出台外的球网装置之下或之外经过,或回击的球越过球网后又回弹过网,均应视作已”超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1.5.15球台的“端线”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

   合法发球

  1.6.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1.6.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抛球上升路线与垂线之间夹角不能大于45度。

  1.6.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1.6.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1.6.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1.6.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1.6.6.1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员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1.6.6.2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1.6.6.3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无需警告。

  1.6.7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予执行,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合法还击

  1.7.1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

   比赛次序

  1.8.1在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

  1.8.2在双打中,首先由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重发球

  1.9.1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1.9.1.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在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触及球网装置,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1.9.1.2如果接发球员或同伴未准备好时,球己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其同伴均没有企图击球。

  1.9.1.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而使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合法还击或遵守规则。

  1.9.1.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

  1.9.1.5在双打时,运动员错发,错接。

  1.9.2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

  1.9.2.1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

  1.9.2.2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

  1.9.2.3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

  1.9.2.4由于比赛环境受到干扰,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

   一分

  1.10.1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下列情况(均是在比赛状态下)运动员得一分:

  1.10.1.1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

  1.10.1.2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还击;

  1.10.1.3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

  1.10.1.4对方击球后,该球越过本方端线而没有触及本方台区;

  1.10.1.5对方阻挡;

  1.10.1.6对方连击;

  1.10.1.7对方用不符合1.4.3条款的拍面击球;

  1.10.1.8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使球台移动;

  1.10.1.9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触及球网装置,包括对方运动员因抛乒乓球拍击球时乒乓球拍触网;

  1.10.1.10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1.10.1.11双打时,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

  1.10.1.12执行轮换发球法时,接发球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包括接发球一击,完成了13次合法还击。

   一局比赛

  1.11.1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一场比赛

  1.12.1一场比赛应采用三局两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或七局四胜制。

  1.12.2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一分钟的休息时间。

   方位的选择

  1.13.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1.13.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1.13.3在获得每2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 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1.13.4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1.13.5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1.13.6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1.13.7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方位的错误

  1.14.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进行纠正,继续比赛。

  1.14.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运动员应站的正确方位进行纠正,再继续比赛。

  1.14.3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轮换发球法

  1.15.1如果一局比赛进行到10分钟仍未结束(双方都己获得至少9分时除外),或者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要求,应实行轮换发球法。

  1.15.1.1当时限到时,球仍处于比赛状态,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由被暂停回合的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15.1.2当时限到时,球未处于比赛状态,应由前一回合的接发球员发球,继续比赛。

  1.15.2此后,每个运动员都轮发一分球,直至该局结束。如果接发球方进行了13次合法还击,则判发球方失一分。

  1.15.3换发球法一经实行,该场比赛的剩余部分必须继续实行,直至该场比赛结束。

;

乒乓球双打比赛决赛局位置变化规则以及几球为胜

  乒乓球双打比赛决赛,一般采用五局三胜制,每局11球,先赢11分者胜,发球为两球换发制,当比分达到10:10时采用一球换发制,直至拉开两分得差距决出胜负。
  决胜局位置变化规则是,任何一方比分达到5分双方交换场地;每局比赛结束之后休息时间为一分钟;下一局比赛开始时,双方交换场地与发球权,接发球者为此次发球者上次所接球的发球者。也就是说,如果比分是5:3或5:1,那么交换场地后,原发球人就变成接发球人,原接发球人就变成发球人。其余规则不变。

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要求

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要求

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要求。乒乓球是一种球类竞技,乒乓球是我们国家的国球,想要打好乒乓球就得明白乒乓球的一些规则。下面一起来看看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要求及相关内容。

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要求1

球台

1.1.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由地面向上至台面高76厘米。

1.1.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侧面。

1.1.3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应具有一致的弹性,即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1.1.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1.1.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1.1.6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球网装置

1.2.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1.2.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1.2.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1.2.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1.3 球

1.3.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40毫米。

1.3.2球重2.7克。

1.3.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球拍

1.4.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1.4.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1.4.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1.4.3.1”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1.4.3.2“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1.4.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1.4.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1.4.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1.4.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1.4.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一分

1.10.1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下列情况(均是在比赛状态下)运动员得一分:

1.10.1.1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

1.10.1.2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还击;

1.10.1.3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

1.10.1.4对方击球后,该球越过本方端线而没有触及本方台区;

1.10.1.5对方阻挡;

1.10.1.6对方连击;

1.10.1.7对方用不符合1.4.3条款的拍面击球;

1.10.1.8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使球台移动;

1.10.1.9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西触及球网装置,包括对方运动员因抛乒乓球拍击球时乒乓球拍触网;

1.10.1.10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1.10.1.11双打时,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

1.10.1.12执行轮换发球法时,接发球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包括接发球一击,完成了13次合法还击。

一局比赛

1.11.1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一场比赛

1.12.1一场比赛应采用三局两胜制或五局三胜制或七局四胜制。

1.12.2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但在局与局之间,任何一名运动员都有权要求不超过一分钟的休息时间。

方位的选择

1.13.1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

1.13.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后,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

1.13.3在获得每2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 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

1.13.4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1.13.5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1.13.6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1.13.7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方位的错误

1.14.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接发球次序错误,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在双打中,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进行纠正,继续比赛。

1.14.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应立即暂停比赛,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按场上比分运动员应站的正确方位进行纠正,再继续比赛。

1.14.3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要求2

单打乒乓球比赛规则

一、赛制: 本次比赛实行淘汰赛,初赛一局决胜负(每局11球),半决赛和决赛实行3盘2胜制。

二、分组抽签规则: 比赛中首轮都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若有一人轮空,直接进入下一轮比赛。

首轮结束后,第一轮比赛的胜利者,重新进行抽签分组,从数字号码中抽出,胜利者顺利晋级下一轮,轮空者则直接晋级。

三、选择发球权和方位 : 比赛开始前双方猜发球权,获胜者选择发球或接发球,接发球者获得选择场地权,比赛结束前发球场地固定不变;

四、发球制 :发球为5球换法制,每一局比赛,每人只发5个球,发完就立即交换球权,以此类推直到比赛结束。每局比赛先得11分的参赛者为胜方,但双方比分达10平后,先多得2分为胜者。在10平后,双方实行轮换发球法,每人每次只发1个球。

五、判罚细致

1、发球时,乒乓球出手即有效;

2、发球时不得遮挡,并将球抛起;

3、发球时,乒乓球应先接触发球方桌面,后接触接发球方桌面,未接触桌面者为死球,接发球方得一分;

4、发球时,乒乓球触网并落在接发球方桌面,发球无效,双方不得分,重新发球;

5、发球时,乒乓球先接触发球方桌面,没有接触球网,接触接球方桌面边角,为好球,此球有效;

6、比赛过程中,乒乓球触网为好球,此球有效;

7、比赛过程中,乒乓球触球架,为死球,对方得一分;

8、比赛过程中,乒乓球连续触网两次(触网之后没有落到乒乓球桌面上,而再次触网),为死球,对方得一分;

9、比赛之中以非握拍手接触桌面,对方得一分,此次对抗结束;

10、比赛之中对方接球之前以身体各部位接触球台使球台移动,对方得一分,此次对抗结束;

六、比赛规则最终解释权归乒乓球比赛裁判组。

乒乓球比赛规则简述

发布时间乒乓球比赛规则规定:乒乓球比赛采用11分赛制。而关于乒乓球比赛规则中的赢得比赛的判定和发球次序及方位的规定,请看下文:

乒乓球比赛中如何赢得一局比赛

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两分的一方为胜方。

乒乓球比赛中的发球次序和方位

在获得两分后,接发球方变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到该局比赛结束,或直至双方比分为10平,或采用轮换发球法时,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不变,但每人只轮发1分球。

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在一局比赛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比赛的下一局中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比赛的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以后,接发球的一方必须交换接发球次序。

乒乓球比赛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比赛的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乒乓球比赛规则及要求3

乒乓球比赛需要的物质条件有

一、赛区:应不小于14米长、7米宽、5米高,应由75厘米高的深色挡板围起;

二、光源:距地面不得少于5米。从台面高度测得的照明度不得低于1000勒克斯,场地四周应为暗色;

三、球台: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是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高度76厘米。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作,应具有均匀一致的弹性。台面应一律呈暗色,无光泽,各边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线。沿2.74米长的台面边缘所画的线叫做“边线”,沿1.525米长的台面边缘所画的线叫做“端线”。“比赛台面”应包括台面的上边缘,不包括台面上边缘以下的“侧面”。台面中央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球网将其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每个“台区”由一条与边线平行的3毫米宽的白线叫做“中线”,将两个台区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左、右“半区”;

四、球网: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的夹钳部分。整个球网的顶端距台面为15.25厘米,网长为183厘米;

五、球:应为圆球体,重2.5克,直径为38毫米。呈白色或橙色。应用赛璐珞或类似材料制作。无弹性限制。目前国际乒联正考虑试用直径为40毫米乒乓球,并委托中国乒协研制和测试。中国乒协科研委员会于1996年10月研究结果:直径40毫米、重2.79克球的正手扣杀速度为17米/秒,拉球转速为116.5转/秒。直径40毫米,重2.49克球的正手扣杀速度为15.4米/秒,拉球转速为105转/秒。现行使用的标准球正手扣杀速度为17.8米/秒,拉球转速为133.5转/秒。实验证明,直径大的乒乓球其速度与转速小于直径小的现行标准球;直径相同,重量和弹性大的球其击球速度与转速大于轻球;

六、球拍:它的大小、形状或重量不予限制。球拍的底板厚度至少应为85%的天然木料。底板的粘合层可以是一层普通的颗粒胶,颗粒向外,连同粘合剂不得超过2毫米;也可以是颗粒向里或向外的海绵胶,连同粘合剂不得超过4毫米。球拍的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其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七、服装:比赛服包括短袖运动衫、短裤或短裙、短袜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