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换乘”“喘息服务”!浦东探索社区资源内循环模式_无忧_课堂_社区

南汇新城镇海滨居委位于芦潮港社区的东南角,辖区内双职工家庭较多,托管需求非常大,但是社会服务机构较少,且往来接送不方便。加之疫情影响,中小学生经常需要上网课,许多双职工家庭不得不留一个人停工在家照看孩子。海滨居委在了解到居民的困难和需求后,进一步深入调研、深入思考,和居民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创新“时间换乘”服务模式

为了解决辖区双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在南汇新城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由居委会策划实施,开设了“时间换乘e栈—无忧课堂”,为辖区儿童提供晚托班、假日兴趣班以及喘息服务,为家庭减轻育儿负担。无忧课堂平台,旨在通过解决妥善安排辖区内孩子课余生活,打造一种创新性社区自治互助学习系统,居民服务于社区,社区提供居民一份方便,以此带动居民为社区的发展作贡献,同时提高老百姓对社区的满意度。2020年成立初期,由居民群策群力,拟定了时间换乘制度。时间换乘顾名思义就是用时间交换居民所需要的服务,根据家长参与志愿者服务积分的高低来筛选课堂名额。70余名家长中有25名家长顺利通过申请,他们利用休息时间参与了文明创城、疫情防控、爱国卫生运动等一系列志愿者活动。

搭建功能完备服务平台

为更好的推动无忧课堂的开放,海滨居委从制度、资源和环境三方面出发,搭建更加完善并有效的服务平台,保障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制度方面,重点聚焦不同服务人群。针对辖区内的贫困家庭、残障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基本服务需求,课堂无条件开放。为非特殊家庭提供服务时,需要这些家庭参加相关志愿活动,并用志愿服务活动积累的时间来兑换服务名额和时长。同时针对课堂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做进一步规定,保证有制度可依。在资源方面,挖掘社区达人,拓展服务。社区居民是最宝贵的资源,为了将这些“隐藏”在社区中的“能人”吸收到居民自治工作中,海滨居民区进行“点线面”相结合的办法,以“社区能人”为“点”,以自治项目为“线”,以基本群众为“面”,海滨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主任带领班子成员走访辖区居民家庭,通过宣传栏、公众号发布招募公告,让越来越多的能人脱颖而出,发挥他们的号召力、影响力。辖区内退休党员徐勤官,对乒乓、舞蹈、唱歌样样在行,还是上海风筝协会的会员,剪纸技艺也是远近闻名,风筝和剪纸课程在公办学校里一抢而空;海滨国际花园居民薛灿灿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不仅能做心理上的疏导,还能开发小朋友的潜能,是一名高情商训练讲师;还有书法老师张爱萍、律师倪富华、医生李自伟等各类人才为无忧课堂的发展添砖加瓦。在环境方面,以儿童的健康为上,以人为本。无忧课堂一直秉承以小朋友的健康、安全为第一的宗旨。进入课堂的人员,由志愿者进行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和随申码,为家长、小朋友准备了专用的免洗洗手液,温馨提示戴好口罩并遵守无忧课堂的安全制度;课堂将所有墙角贴上了保护条,桌角贴上防磕碰安全条,防止小朋友撞伤;墙面插座贴上墙纸,防止小朋友触碰导电;卫生间给低龄儿童贴心的准备了二阶脚踏垫,同时要求家长陪同如厕。一切以儿童的健康安全为主。

展开全文

提供丰富多样社区服务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家长们开始担忧三点半之后孩子的照看问题,以及双休日孩子的娱乐需求。为此,无忧课堂再次升级,在原有托管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加丰富的文体活动,全方位满足辖区家长及孩子们的具体需求。喘息服务,长效呵护。喘息服务依照“提供补充照料、保障儿童安全健康”的原则开展工作,针对没有照顾余力、需要临时支持的家庭提供短期照料服务,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和一支志愿者团队组成儿童照料工作队。志愿者经过居委精心挑选和考察,在照顾幼儿方面拥有一定的经验,可以让家长既放心又满意。家庭通过提前一天通过电话、微信预约喘息式服务,无忧课堂配备的阅览室、活动室等设施、设备,保证儿童可在喘息服务期间能自由地休息、游戏、阅读。

海滨居委辖区内有上师大临港附中、附小等学校,为了让家长有充裕的时间接孩子,无忧课堂推出晚托服务。有晚托需求的家庭申请之后,居委的志愿者可至学校接孩子,让家长安心;同时社区内热心的志愿者如退休教师、在校大学生等等,可辅导孩子作业。晚托服务很大程度上帮家长免去了接孩子之苦,同时孩子在无忧课堂既能专心做作业,提高学习效率、改变学习习惯、增加知识面,还可以一起交流沟通,提高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情商。2020年项目开展至今,晚托班累计招收学生40余名。家长们表示,无忧课堂的设计十分实用,孩子们可以做作业、下棋、看书,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开心,家长更放心。

通过探索“无忧课堂”,海滨居委建立了一种社区资源的“内循环”机制,将社区居民的需求和业余时间进行衔接,鼓励社区居民享受服务的同时回馈社区,在社区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互助氛围。同时沉淀了一支重要志愿者后备力量,为开展更多元的社区服务工作奠定基础。用老百姓自己的力量进一步提高社区的服务水平,将社区各方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真正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