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对我的爱如此深沉,我却曾经以为他不爱我_父亲_复读机_朋友

我曾问一位朋友,找对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先去看看对方的父母。

我不解,“是为了提前看看,能不能跟对方父母和谐相处吗?”

朋友摇摇头,说,“不是为了看父母,是为了看你的对象。”

我恍然大悟,“这是要看原生家庭?”

朋友点点头,“嗯,想了解伴侣的未来,就去认识他的父母。”

今天读了《少有人走的路》的这一篇章,更深刻理解了朋友的话。

我的父亲是一个极能干的人,在过去贫穷的年代,靠自己在外面打拼,赚来的钱能让我的两个叔叔顺利读完大学。

如今又凭着手艺赚来的钱,让我和哥哥顺利大学毕业。

正因为他能干,所以人也很自负,总是带着一股傲气,对人说话也喜欢用命令的语气。

父亲在外面跟朋友聊天,有说有笑,龙飞凤舞。

回到家,却是不苟言笑,一副大家长的威严。

我从小就很怕父亲,虽然我知道他很疼爱我,就算犯错,也不打我,但我还是很害怕父亲。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格,即使家里墙上贴满奖状,他都不会当面表扬我。

“怎么是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呢?你考试的时候怎么老是那么粗心呢?你的脑子放哪里去了?”父亲说完,就把奖状放在一边,然后就出门去了。

展开全文

但每次我把新奖状贴在墙上,他就会请朋友来家里喝茶,朋友坐的位置,刚好是观赏奖状的最佳位置。

初中时,父亲给我买了一台复读机,用于学习英语。

这正中我下怀,我的两个抽屉很快就堆满了音乐磁带,父亲见了也没说什么。

直到一天晚上,我戴着耳机边听歌,边做作业,父亲进来拿起耳机就听。

听到放的是歌曲,突然暴怒,把耳机连同复读机狠狠摔在地上,复读机和磁带瞬间爆裂。

我的谢霆锋啊,就这样震碎了。

“给你买这个,就是拿来听歌的啊?”说完,就愤愤地出去了。

巨大的响声和父亲的震怒,把我和旁边的堂弟吓得半晌不敢说话。

第二天,我要回学校前,桌子上又多了一个崭新的复读机。

还有一次周末,邻居小伙伴来找我玩,我就放下课本,陪着他一起看电视。

平时我们都会放得很小声,门外一旦有动静,就赶紧关电视。

这次的电视剧太好看,都忘了听门外的动静。

看得正入神,父亲从外面回来了。

要是往常,只要父亲那不怒自威的眼神扫我们一眼,我们就会自觉地关上电视,灰溜溜跑回屋里。

我们还没来得及起身,父亲就把电源线猛地一扯,然后瞪了我们一眼,就干活去了。

小伙伴吓得猫着身子跑回家,再也不敢来我家玩耍。

其实我本身性格很开朗,在学校交友也广,加上喜欢踢球,上下几个年级的男生都能混个脸熟。

但因为跟家里交流少,又害怕跟父亲说话,所以家里人都以为我是一个害羞,沉默寡言的人,在外面可能也没什么朋友。

这也导致我跟叔叔伯伯说话,都带着畏惧的心理,不敢表露真实心意。

毕业出社会后,忙着工作的事情,跟家人就更没有交流了。

即便节假日回家,一家人在饭桌上默默吃完饭,收拾好碗筷,又回各自屋里待着。

最初以为是因为知识和认知不同,或者有代沟,才会跟父母无话可聊。

现在发现错了,这完全是因为性格和心中的畏惧。

父亲在家里沉默寡言,习惯于用行动表达情绪,或者用行动直接取得效果。

两个闷葫芦凑一块儿,能说话就怪了。

母亲则成了父子之间的传话筒。

正如这篇文章开篇所说:

【孩子缺少自律,不一定是因为父母管教不严。】

父亲对孩子严厉,没有错。

父爱是深沉的,如果没有适当地表达出来,小孩也是很难体会。

他会认为这是父亲的冷暴力,觉得父亲不关心他,不比他,这比体罚更令人畏惧。

很多人性格上的缺陷,都是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完成的。

这些缺陷只能通过读书,或者专门的心理训练来弥补。

有的人甚至要为此付出一生的努力。

今天的读书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

下面的图片里有我提炼出来的重点,欢迎大家点击查阅。

你是否认同书中的观点呢?

欢迎在评论区里讨论。

原创写作不易,请大家多多点赞、收藏、点击头像关注我。

谢谢你的阅读。

下期再见。

#教育听我说#

《少有人走的路》第一部分·自律,重点摘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