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颁四川十大青年企业家 聂鑫:探索文旅创新 助力四川经济发展丨经济影响力人物_戏剧_沉浸_文化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榜样引领,奋勇前行。2月24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与射洪市携手举办的“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暨2022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颁奖典礼”在射洪举行。现场,知名85后沉浸演艺制作人、四川国潮文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聂鑫获颁“2022四川十大青年企业家”。

2022四川十大青年企业家 聂鑫

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聂鑫坦言:“非常感谢组委会的认可和肯定,这是一份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身为青年人,我会继续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探索文旅创新之路,不断完善自己,为助力四川经济、四川文旅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盘活闲置场馆资源

拓宽文化传播渠道

聂鑫大学学的计算机与网络工程专业,是CCNP思科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带着丰富的计算机专业背景与网络知识,他于2012年开始创业,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将目光转向数字文旅,创建了四川国潮文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潮文旅”)。

五年多来,聂鑫及国潮文旅已经拥有了完整产业链及专家制作团队,致力于数字文旅新基建、新业态、新场景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承接项目横跨四川、河南、安徽、云南等地,业务包含大型商业体、景区、剧院等演出创作策划及演出相关全产业链服务,国有资产盘活及升值方案设计和执行等。

2022年,国潮文旅开始探索用数字科技赋能沉浸式戏剧的产业领域,由聂鑫主持推动“光”系列之沉浸式戏剧《微光》《曙光》、大型文旅沉浸式戏剧《名楼盛宴》等,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行业专家高度认可,作品观演流量破万人次。这些项目不仅在四川成都、绵阳等地成功落地,他还带领团队让“四川造”作品走向全国,在河南等地落地沉浸式剧场。

展开全文

聂鑫参加2022成都数字文创峰会并演讲

“回望过去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展馆建设为例,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且各种场馆配套也非常成熟了。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了一种可能性,我们有那么多场馆、展馆,与之相应的也一定需要更为丰富的内容支撑。”聂鑫表示,“一般情况下,大家可能会去展馆、博物馆行进式参观,在我看来,这些地方对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加入戏剧的方式还可以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加鲜活。”

“如果用戏剧艺术形式去表达、去展现相关内容,演员或写意或抒情的表演,会带给观众很强烈的情感冲击。”聂鑫到现在都还记得自己看过的很多戏剧,还能回想起它们想表达的文化内容、思想精神。于是,他集中精力打造国潮文旅科技品牌,将一批有创造才能的人才聚集起来,深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

聂鑫希望通过舞台表演、沉浸式戏剧等形式,盘活闲置场馆资源,拓宽文化传播渠道,促进文旅消费的提质升级。“现阶段而言,这个市场非常广阔,像2022年我们一台沉浸式戏剧的演出就有300多场,今年这么好的前景下,我相信演出场次可能会更多,热爱戏剧的人也会更多。”

以“国潮”为切入点

探索戏剧创作新风尚

不同于一般的戏剧作品,聂鑫及团队创作的沉浸式戏剧,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活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华5000年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希望以‘国潮’为切入点和吸引点,通过孵化、扶植原创作品,引领年轻人的潮流文化,并把这种潮流文化推向世界。”

沉浸式戏剧《微光》中的京剧元素

在成都市金琴南路党群服务中心“星火”剧场上演的《微光》中,聂鑫和团队将京剧与时下备受年轻人喜爱的沉浸式演出相结合,讲述了一群怀有远大抱负的青年追求理想的故事。演绎空间里,茶馆、餐馆、照相馆、大戏台等充满特色的实景设计,不仅与体验者紧密相连,成为故事发展的线索,也是任务执行的地点,将体验者带入到当时的年代。

以盛唐文化为底色的《名楼盛宴》

基于四川绵阳越王楼历史故事改编的《名楼盛宴》,以盛唐文化为底色,勾勒了越王李贞与李白、杜甫、王维、陈子昂、孟浩然、李商隐、王勃、薛涛八位诗人的故事。在观演过程中,观众还可以在剧情里体验唐朝风靡大街小巷的爆款游戏,如斗草,以及与绵阳本地非遗文化相关的互动,如参与剪纸、制作毛笔、画年画等。

沉浸式戏剧《曙光》

正在进行内测演出的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曙光》,一比一复原的火车和悠长的汽笛声,让人瞬间“穿越”到百年前的陇海铁路旁。巨大的工业齿轮、斑驳的铁制工具等道具,全景式还原了百年前铁路工人的生活、工作场景。该剧不仅盘活了洛阳市会议中心后辅楼闲置资产,创新了党史学习和党建活动形式,更是洛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体验完《曙光》整场演出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感慨:“将红色题材以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更活泼的叙述方式讲述给观众,是一种有益也有趣的尝试,值得推广,也希望将来整个戏剧的沉浸式演出,整个戏剧的创作能够引领风尚。”中国戏剧家协会志愿服务处负责人李成伟也表示:“《曙光》的沉浸式能让观众走入戏剧情景,扮演戏剧人物,表达真情实感,极大了拓展了戏剧的观演体验,为戏剧的传播提供了新可能,更为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开拓了新领域、新空间。”

提升文化资产价值

“四川造”走向全国

近年来,沉浸式戏剧在国内不断走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以自由视角理解剧中故事,甚至左右剧情的发展方向。过去三年,尽管聂鑫及团队的活动频率低于往常,但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聂鑫认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有前期的铺垫,需要打基础。只有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把舞台搭建起来,才能做舞台内容的展现。让他欣慰的是,目前多个项目都已收回投资并实现盈利。“《微光》是我们做沉浸式戏剧融合的一个试点,规模不大,但成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同时也吸引了很多新的商机,并结识了新的发展伙伴。”

《曙光》的总体投资达到1200万,聂鑫及团队预测“每年票房可以达到700万,而且,这种演出不是演一次两次就结束了,而是天天演、年年演,市场需求非常大。从今年元旦开始,这两个月的运营数据一直很好,而且有很多外省团队来体验。”随着知名度的打响,聂鑫的国潮文旅科技品牌已经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今年过完年,我们接到了北京、江苏、贵州等多地的合作邀请,能感受到文旅产业发展将迎来春天。”

聂鑫清楚,想要文化企业做得久,产业融合也很重要。“我们计划今年开始整合资源,先在旗下成立运营公司,整合创作团队及产业资源,成立投资集团,实现文化产业的‘EPC+F’。也就是说,从融投资规划、选址规划设计、文化内容装填,到舞台搭建制作、交付、运营及管理,一整套的全产业链内容,我们都可以实现。这样能够更好地服务业主,更好地优化现有资源,产品的完整性也更好一些。”接下来,他还计划扩大业务范围,实现文化和学习、文化与康养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新兴消费模式,带领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作为“四川十大青年企业家”,聂鑫也分享了自己对青年精神的理解:“首先要很有活力感,年轻就要有活力,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其次应该有创新精神,敢于探索才有足够的信心快速扩大文化产业,全力投身到建设人民喜欢的现代文旅新征程中去。”

《礼赞生命·一起向未来》演出照

2022年,聂鑫还带领团队大力助推公益文艺事业发展,与四川残疾人艺术团合作的公益晚会《礼赞生命·一起向未来》,在成都市新声剧场首演后,又入选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剧美天府”项目,在四川大剧院进行更大规模的演出,现场一千多名观众+线上47万网友同步观看,产生了积极的公益影响力。“文化戏剧作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有更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应,也有提高艺术素养的作用,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美,这也是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意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