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南邵学校2022-2023-1期末教学研讨会_单元_新课标_老师们

2023年1月4日,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南邵学校线上召开“潜心研学新课标 生态课堂强素养”期末研讨会,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人员有昌盛园小学南邵学校执行校长王淑阳,以及三个校区的130余位干部、教师。本次研讨会由教导处副主任赵泽英主持。

本学期,学校继续以周校长的课题《基于生态公民培育的课堂重构实践研究》为引领,以落实新课标为抓手,各教研组积极开展了“学课标-会课标-用课标”系列教研活动,多角度践行新课标。本次研讨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六个学科组对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汇报分享。

一、学科分享 异彩纷呈

语文李丽珊老师以“在体悟小说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成长”为题,分享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导读课。李老师课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单元内容,从不同角度绘制思维导图,课中采取“要素统领,层级推进”的方式展开教学,不仅完善学生对小说的认知,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更为单元单篇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全文

孙晓虎老师以“增强文体意识 把握小说教学特点”为题,分享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桥》一课的设计。孙老师从“小说三要素”着手,通过理清故事情节,结合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品读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从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使学生习得阅读小说的方法。

英语孙利英老师以“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为题,以北京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通过深入研读新课标的要求,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多彩的中国节日》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对单元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整合,形成单元育人样式。以单元主题意义为核心,设计多种类型的单元作业。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在探究单元主题意义的核心任务中横向、纵向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整体、系统的单元学习过程。

体育朱昕民老师以《篮球——原地拍按球》为题,以一年级“小篮球”大单元为例,有选择地将传接地滚球、抛接球、原地拍按球动作方法和游戏比赛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每节课突出不同的学习主题,教学内容层层递进,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从而熟练掌握篮球技能。

数学吴金华老师以“在历史长河中探寻乘法之源”为题,分享北京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拓展课例。吴老师从学生的学习问题入手,进行前期调研,将“数学史”融入课堂,使枯燥的数学内容和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的叠果算法、划线乘法等有机结合,带领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将“知识线、操作线、育人线”三线合一,让人耳目一新,凸显算理的“一致性”,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科学赵红民老师分享五年级上册《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一课。赵老师围绕水域、陆域两个方面,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基础上,通过列举事例、前后对比、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做出利弊分析,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

音乐李玮老师分享《多彩的民乐——赛马》一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民族乐器二胡的音色、结构及演奏方法。在整体聆听乐曲的基础上,通过分段聆听、情景再现,感受每乐段在力度、速度、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科主管对老师们的教学分享进行逐一点评,对老师们活学活用新课标、立足“大单元”、结合课题,进行多元化立体教学表示肯定。希望老师们通过学习实践,将学科课程标准入脑入心,根植课堂,切实落实减负增效,在引领学生成长的同时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沙龙研讨 互促齐思

“新课标”和“生态课堂”需要在实践中理解、探索和运用。与会的老师们展开热闹的沙龙研讨。大家根据六个学科的汇报分享,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交流。有的教师分享自己对本学科展示的感悟和建议,更多的教师交流自己对其他学科的认知和欣赏。通过此次沙龙探讨,老师们开拓思路,深入思考教学研究的突破点和生长点。

三、梳理展望 指明方向

王淑阳校长首先祝贺此次研讨会顺利开展,原汁原味的呈现“新课标”落地的成果。接着根据老师们在沙龙环节畅谈的收获和疑问进行细致的指导点评,使老师们在思想上达成共识。最后提出期待,希望老师们依据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结合“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开展真研究、真研讨!

在新的一年里,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园小学南邵学校将立足新课标,凝心聚力再出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