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课堂】师道传承,携手共进——记石狮市实中附小“名优校+”同步课堂联盟校“师徒结对”活动_老师_自己的_习作

师道传承 携手共进

展开全文

谁说现在是冬天呢?

当你在我身旁时

我感到百花齐放,鸟唱蝉鸣。

为了贯彻落实《石狮市小学“名优校+”同步课堂试点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创新名优校➕同步课堂教科研工作模式。12月16日上午,邱厦小学王明塔校长、教务处王碧玉主任带领蔡亚莉老师到我校参加“名优校+”同步课堂联盟校“师徒结对”听评课活动 。参与活动的还有实中附小纪清俊校长、教务处施湘湘主任、林淑玲老师以及五年段的语文老师。

联盟携手,共研共长

邱丽敏老师在实中附小五年4班执教《推荐一本好书》习作讲评课。课堂上,邱老师以朱熹的《观书有感》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从学生的习作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赏析题目、设计题目。从教材中提炼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评价、修改,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学习优秀范文的写作思路和经验,同时让同学们在他人的评价下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学生在欣赏同伴的作品的过程中,借助程序支架、范例支架,分项完成任务,实现思维的可视化,重视习作成果展示,评改结合促进提升,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课后,在纪清俊校长的组织下,老师们在党建室进行听评课活动。师傅邱丽敏老师从如何进行评课这个难点入手指导徒弟们进行点评。

关于作文课,听得更多的应该是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应该是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听,应该是对老师全面语文素养的一次考验。我们会发现学生怕写作文,怕二次三次改作文的现象比比皆是。那么,老师如何在作文讲评课中,既抓住习作核心目标,又能迸发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写作热情呢?听了老师的这节《推荐一本好书》讲评课后,我恍然大悟,本次紧紧围绕单元习作的核心要素展开,设计具体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有理可说,有参可循,在互评自评师评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评价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平时我在作文讲评课中,只是简单的出示评价标准,学生在作文本上互评写评语反馈,对于评改他人作文,学生热情还是非常高的,写的头头是道,但是却忽视了链接《怎样上习作讲评课》中提到的针对问题共同评改,这个环节应该是特别重要的,也是学生在讲评课中收获最深的,提高他们写作的重中之重。以后我会在这一方面多一些尝试。

——徒弟 蔡亚莉老师

听了丽敏老师这节课,让我对作文的讲评课有了更深的领悟。学生对自身作文的评改就要从欣赏、懂得评价他人的习作开始。而丽敏老师在这一节课就展现孩子在作文交流课上的主体性。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首先是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一开始的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而展示的作品也是出自本班学生,这也让其他孩子形成了榜样,恰到好处。在鉴赏他人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如何评价,并出示评价标准,从而起到让学生有的放矢的作用。

接着让学生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形成对比,通过前面环节的铺垫,此时的学生已能找出不足,邱老师则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习作,从而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徒弟 邱阿亮老师

有情怀、有智慧的老师自带光芒。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听着意犹未尽。师傅精心准备、深研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教学效果展示高水平的示范课,起到了引领徒弟发展的良好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立足课堂,不断学习、思考,在课堂上绽放光彩。

云端相约 师徒连心

本次师徒结对活动是“名优➕”联盟校同步课堂的最后一场活动,自 2022年6月,实中附小安排4位骨干教师与鸿山镇邱厦小学开展一系列师徒结对活动。一学期来,四对师徒牵起手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如课堂展示、评课诊断、教研活动、作业设计与批改、好书分享师傅们从课标的解读、教学设计的撰写、作业设计与批改、班级管理等。师徒互学共研不仅在线下,更有云端相约,共学不休。

让我们一起听听师徒间的那些事儿——

王海霞老师:虽年纪有点大,但责任使然还是勇于挑战薄弱环的“师徒结对”,它让我意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其实在师傅这“名”与“实”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教与导”的重任,就只能努力缩小学科差距,减缓自己的教学盲点了。在提高徒弟业务水平的同时,我也逐日努力充实自己,勇于向自己的薄弱面进行自我挑战,试图日积月累的教学反思、总结提炼、自我完善中逐步凝聚自己的教学特色,然后才能用“一桶之水中去舀取一瓢之水”,施与他人的同时亦获得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我们在暑假里一起进行语文作业设计,参与市级比赛,平时一起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相信在以后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我们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战经验与身体力行的直接榜样作用来影响徒弟施缘缘,说教的力度也会更强,指导的深度与广度亦能得到进一步的深掘与拓宽。

邱丽敏老师:2022年6月,我们学校与鸿山镇邱厦小学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我被领导委任为邱厦小学蔡亚莉老师的师傅,我深感荣幸,决定不负这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自己的徒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下面我就谈谈这学期与蔡亚莉之间的成长故事。

一、共同阅读,博采众长

阅读是教师丰富学科知识,提升教育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回顾我自己的成长历程,也大都得益于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渐渐摸索着教育的方法,探索着教育的乐趣。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史。作为师傅,我带领并督促我的徒弟和我每天阅读。

暑假里,我们阅读了《和孩子聊书吧一让孩子爱上阅读》《从整书精读到群书阅读》《课外阅读》(期刊)。

我向亚莉推荐关注公众号“吾课”“我在小学教语文”“第一语文”“语文教学通讯〞。我们从中汲取新鲜的教育方式方法,并转化为课堂上的精彩演绎。丰富多彩且优秀的案例,让我们尽快地了解教育最前线的信息,少走了许多弯路。

二、激话课堂,磨砺自己

作为师傅,我对徒弟提出恳切的期望和严厉的要求。我期望她能通过各种渠道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我鼓励她多举行公开教学,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亚莉老师也很努力,开学初便在学校进行了公开教学《夏天里的成长》。凭着她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及合理设计,课堂教学获得了学校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同时,她也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大方得体地展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与设计,努力锻炼着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聆听意见,取长补短

作为师傅,我有义务和责任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她,为了促进徒弟的成长,我诚恳地指出她课堂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纪淑团老师:本学年,我负责指导邱厦小学的青年教师张明杰,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在互帮互助的学习同成长。

平时加强交流,做到指导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新理念。这要求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工作的同时,鼓励张明杰老师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精神追求,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李芬芬老师:

一学期来,本着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理念,我和邱世雄老师经过微信文字交流,语音通话等方式进行了远程交流,彼此收获颇多。

一、在理论学习中共成长

(1)网络专家培训

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于8月份推出后,我推荐了几个微信公众号让邱老师学习。1、“追寻数学本质”这一微信公众号,其中关于数学新课标的10个讲座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解读新课标,让我们教有所依。2、“引领卓越学院”这一微信公众号,里面汇聚了全国百名名师专家,他们以更专业的引领,以课例研修等方式促使课改理念落地。3、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各种网络交流研讨,我也第一时间给予分享。

(2)好书分享

推荐了几本好书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学》《名师作业设计新思维》《种子课》《一线教师》等,让老师及时充电,汲取书中养分,以新的思想观点指导教育实践。

二、在备课和作业批改中成长

平时我们不间断地交流教案,在备课指导中,包括教学进度、知识的重难点突破、例题的精选精练、课堂容量以及节奏的轻重缓急等都进行指导,课后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授课难度。鼓励邱老师支持写教学反思,希望通过平时地认真实践,及时总结,邱老师的教学水平能不断地进步。

在作业批改的指导中,对的打勾,错的轻轻地点一个“.”,待学生改正后,教师复批,再从这一点上直接勾起来。同时对于学生的作业态度、作业习惯、创新算法给予激励性的语言评价,这种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的主动性。

聚力而行,集智共研。借助云端教研打破时空局限,为教研提供无限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校与联盟校将继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对口帮扶活动。以求真务实之精神,全面落实推进帮扶工作,手拉手资源共享,肩并肩携手共进,实现课堂教学体质增效。

双向的奔赴让教育更美好。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这个冬天,我们正在“积蓄”力量,努力做好教学的引路人,为办好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贡献自己新的力量。

-END-

撰稿:林淑玲、各指导老师

供图:邱啊亮、各指导老师

编辑:吴玲玲

初审:林淑玲

复审:许敏莉

终审:纪清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