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征联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_下联_对联_上联

"观音山上观山水"的特点,如一词两性、并列词组并可转义等,但最突出的特点是重字。

什么是对联的重字?对联重字是指在同一副对联中,同一个字用了两遍或者更多遍。所谓重字联,就是采用重字技巧而创作的对联。重字是对联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对联创作中,若能恰到好处地采用重字的手法,则可以收到突出语意、加强语气、加深印象、增添情趣等特效。

然而,对联重字也不是随便重的。《联律通则》第十条避忌问题就规定"忌不规则重字",可见,重字是有规则的。

对联虽不排斥重字,但是必须遵循重字规则。重字在上下联中,必须做到同位或互位对应,且在重字个数、重复次数、间隔位次、交错顺序等方面都必须对应一致,否则,就该避忌了。

重字联的主要形式是两种:一是上下联同位各重,二是上下联异位互重。

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第五位"观"重第一位,第六位"山"重第三位,并要求下联也同样相重,这就是上下联同位各重。

笔者应征的下联"飞瀑水中飞水山"就是按此规则创作的。除此外,该下联的第三字还重了上联的第七字"水",第七字重了上联的第三字"山",这就是异位互重。

这里的异位互重还意外地构成了某些文字排列和平仄的巧合。

在同一副对联中,集重字联的两种形式于一身,更提升了该联的品位;构成七字联中六字相重的多重字联,有可能成为经典之作。

有联友会说,你的下联的重字虽然属有规则,不在忌避之列,但"飞瀑"和"飞瀑水"都不是专有名词,如何能入围?是的,但你不能否定它们都是名词。既是名词,就符合《联律通则》中"词类属性相同"的规则,凡同类词相对,就叫"工对",更不存在违规。当然,能做到名词小类的专有名词相对,只是更"工"罢了。

或许又有人质疑,上联中有"山水",你下联中又有"水山",岂不明显犯了合掌?非也。所谓合掌是指上下联同一位置上的词意相同或相近,也就是出句与对句基本或完全同义,叫"合掌"。而在本联中,上联的"山水"包括了具像的山和水,更主要是指抽像的概念化的山水,即风景;下联的"水山"只指具像的水和山,当然,也可转义为水光山色和绿水青山的风景,与上联的"山水"函盖面不同,所以不能认为是合掌。

一副对联的好与不好,应该把意境放在第一位,形式次之。意境是对联的灵魂。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上再合规,但没有好的意境,就形同一具僵尸、一堆积木、一出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有了好的意境,在形式上做些宽容和让步也是允许的,自古就有"重意不重形"和不"因形害意"之说。

就此次征联而言,在"专有名词"中,如果没有令人滿意的作品,退而求其次,在"非专有名词"中找一找为何不可?!为什么要吊死在一棵树上?!

"飞瀑水中飞水山"一句,如果不能入专家评委法眼,作为作者,也无能为力,只好呵呵,听命作罢。

如果专家评委慧眼识珠,予以采纳,作者将免费赠送一横批与此联配套(若此联不用橫批或已有更佳者则免)。

我的横批是:"好客玩好"。此橫批有以下特点:

一是重字,该重字与上下联的重字相配套,构成七字联的七重字,这可能绝无仅有;

二是巧用一字多音多意的"好"字,"好客"的"好"字读去声,与"恶"相对;"玩好"的"好"读上声,与"坏"相对;

三是一个"好"字首尾相重,喻首尾相顾、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四是其意境与上下联的主题相统一,并具有补充作用,正读或倒读都通,并具有主客热情相互呼应的感觉,这更适合观光游览场合使用;

五是文字风格与上下联一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正读或倒读都很和谐喜庆,生动活泼。

申明:若不采用,作者保留著作权,若其他单位或个人有用,与作者联系可有偿转让(13971925591)。

石根泉老于2023.02.20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