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洋盘”了一回,与川剧美女演员合影又学扮演角色_成都_演员_听戏

在我换妆前,二姐和我合了一张影

昨日公园观菊展,喝茶,掏耳,侃“龙门阵”,怡然自乐而忘了听戏。而听戏如绘画、看书、写作、书法一样,为我一大嗜好。难赴一次成都,岂能不听戏而离成。为了此心愿,今日一早,姐和姐夫便陪直奔成都“窄巷子”戏园。

座落在成都宽窄苍子的“蜀韵园”戏园

戏园坐落在成都繁华市中区的“窄巷子”中段,戏园门口的正红朱漆方格浮雕大门左倒挂满了戏剧脸谱,右侧竖有一块“老戏园子、成都茶馆、老照像馆”信息牌,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地题着三个大字“蜀韵园”,它是成都众多茶馆戏园中具有特色的一家全天满时段表演传统戏曲的演出场所。据工作人员介绍:“禧来蜀韵园以川剧表演为核心,融合四川本土传统曲艺文化、川茶文化、川菜文化,每日为来自海内外的朋友完美的演艺巴蜀特色川剧《白蛇传》、《变脸》、《滚灯》、《手影》、《霸王别姬》等经典剧目,力图打造成都独有的神奇演艺与梦幻精典表演。”

展开全文

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看起太过隐了

戏园兴盛于什么时期,我没去考究,但知道他是成都城市市民文化发展的产物,每日集各地之游客,昼夜不绝,男女混杂,从这一个侧面反应了川戏重要的影响力。

步入园内,精妙的布局让我惊叹!里面设计新颖,造型奇巧,雕梁画栋,气派不凡。虽不富丽堂皇,其古韵却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站在古戏园中;虽不著名,然听戏的游客却络绎不绝,走出一拨又进一拨。

戏园里的主角演员

戏院的整体结构为一座方形或长方形全封闭的大厅,顶层由许多立锥形的图案结构而成,共二层。上层是包间,下层是这个戏院的心脏。厅中朝里的一面是化妆间,厅的中央是戏台。戏台朝向观众的三面设仿古红柒圆柱,柱头雕莲花或狮头造型。戏台顶上方悬园名匾。园内从座位、灯光、音响直至舞台上的调度,都作了特别十分精细的设计和安排。整体封闭的戏园空间里可容纳100余人,观众席的所有坐椅和茶桌更是作了精心的设置,尽显古趣。观众座位按区域和舒适程度分数等,按等收费,票价分别为48、68、88元,姐为我订的戏园里最好的位置,离戏台最近,观听时炳若观火,方便拍照,可见姐的一番苦心。当我坐在淡褐色的仿古硬椅上,默默浏览着剧场的一切时,我好像看到古代各种艺术在这个艺术世界里轮回演出。

经同意和姐、姐夫跨过拦截线进入戏堂合影

川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整个上午,姐和姐夫及我和友人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国粹《变脸》、《滚灯》、《手影》、《霸王别姬》等经典剧目,尽情品味成都慢生活,享受慵懒惬意慢时光。

与帅哥演员合影

看完《白蛇传》,盖碗茶未饮淡,汤色仍浓,香味未散尽,仍冒着蒸汽,不忍离去。观戏的观众都也散尽,唯独我还坐在戏园前排,还沉浸在戏剧的情景中梦游。突然眼前闪出一位还未卸妆的演员,目光瞬间追了过去。一窥视,是一位身着华丽古装束的美女,气势不凡,心中顿时涌出想与她拍张戏照留念的想法来。我赶紧起身上前,请求给她合影留念,美女演员落落大方,一口应答,让我喜不自禁。在与她照完像观她满身华丽而又奇异的服装后,又向她提出想戴戴她头上的金色凤铃戏帽,没想到又得到她的应许。戴上戏帽,情不自禁的走起小步来,

与还未卸妆的美女演员合影留念

“蹭蹭蹭”的转了一圈,真还有点像模象样的。为能与她多呆一会,我又提出让她教我扮演小生,还是获得了她的同意,竟让我这个戏迷有些飘飘然了。旁边的姐观我笨拙的表演,笑得躬身腰弯,眼泪直流,美女演员也被我逗乐了,合着姐一起笑,引来了戏园里更多的演员。我一看不炒,赶紧收敛起调皮捣蛋的“瓜像”,赶紧和姐离开了戏园。走在宽窄巷子路上,心里仍想着那位女演员,她虽不是明星,却有一颗比有些明星美丽而善良的博爱之心,令我十分敬仰。赶紧打开手机相册,翻出刚才与她的合影,又反复的看了一会。

戏园里精彩的笛子独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