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想象的六大历史人物形象:康熙麻子脸,苏东坡大胖子_武则天_长孙_相貌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时代是个看脸的时代,颜值的高低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古代人是不是与我们现代人的观点不一样,颜值与成就也成正比吗?

康熙

一说到康熙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擒鳌拜、平三藩、平准噶尔、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等丰功伟绩,在人们心中妥妥的一个英明圣君形象。

再加上现在铺天盖地的清宫剧,无论是陈道明版,还是张国立、邓超、刘德华版的康熙,总是一副英勇威武、仪表堂堂的样子,这给我们造成了严重的错觉。

实际上英明的君主不一定都是“白天鹅”,他也可能是“丑小鸭”,清代康熙戎装像、帝王像,均是经过皇室的艺术加工,就像朱元璋一样,令人难辨真假。

根据史料记载,康熙帝小时候得过天花,所以留下了满脸的麻子,而且他的身高也很尴尬,根据清代的考古证据,推测康熙皇帝的身高只有一米六左右,和拿破仑一样,是个典型的矮个子。

曹操

展开全文

关于曹操的形象,评书演义是这样描述的:身长七尺,黑眉细目,白面长须,妥妥的大帅哥一枚,但真实的曹操却是长得很寒碜。

《语林》和《世说新语·容止篇》里都有相同的一个故事,说曹操将要接见南匈奴使者,“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让崔琰冒充他高高地坐在主椅上;自已则权做卫士,提刀侍立在榻旁。

使者出来后对人说,魏王果然身材魁梧;但旁边站的那个人目光锐利,神采奕奕,更不是一般的人。

看来,曹操此人,形象不甚佳(自以形陋),但很有器度(目光锐利,神采奕奕)。质之《魏氏春秋》说:“武王(曹操)姿短小,而神明英发。”可见曹操是个五短身材,用现在人所视身材标准,大概是在1.60米之下的。但其眼珠炯炯有神,确有特异之处。曹操形象不见于《三国志》,看来是有点为尊者讳的。

2009年,河南安阳发掘出的曹操头骨,经过专家复原后,根据复原的3D图,曹操的相貌是:眉毛稀松,鼻梁突起,额头倾斜,身高1.6米。

正如易中天那句玩笑话,曹操为什么至死不当皇帝?他是嫌自己长得太丑了。

苏东坡

被世人称为“三大仙才”之一的苏东坡,在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一个身材颀长、相貌清瘦、衣袂飘飘的万古风流人物,然而,幻想很骨感,现实很丰满。他其实是一个大胖子。

苏东坡有一首《宝山昼睡》诗,诗中苏轼自称:

“七尺颀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他说自己腰围十围,虽是夸大,却也道出自己是个大胖子的事实。一个腰围三尺三的人是不会“自谦”为二尺二的。

诗中的“七尺”,按照宋代的尺度,换算成现在的高度,苏东坡身高接近两米一。

而且从苏东坡的饮食习惯也可以推测,他的他身材不可能苗条。知名的东坡肉,就是苏东坡和小妾王朝云创制的。而且苏东坡还将烹饪红烧肉的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可见这是他的最爱,虽然东坡肉软而不烂,肥而不腻,但毕竟太过油腻,好这一口的苏东坡想不胖都难。

所以,成年的苏东坡其实就是个身材发福的大胖子。

武则天

武则天能把李世民父子迷得神魂颠倒,可见应该是个十足的美人,但拿现在的眼光来看,武则天的长相其实也就一般。

关于武则天的相貌有三种说法,一是武则天模样是“奇相月偃”。意思是说武则天面貌非常,有做人君的命,此说出自《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用“奇相月偃”来形容一个人的相貌,只会使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根本无法想象武则天的相貌究竟如何!

二是武则天模样是“龙睛凤颈”,此说出自相面大师袁天罡给武家兄妹相面的故事。这明显是夸张之语,就如李世民出生时“两龙盘旋”,赵匡胤出生时“满体芳香、通体金黄”一样,无非就是为凸显武则天皇权天授所作的惊人之语,所以此说最不可信。

三是武则天模样是“方额广颐”。此说出自《新唐书·诸帝公主传》,其中“太平公主”条下称,“主(太平公主)方额广颐,多阴谋,后(武则天)常谓类我”。意思是说武则天唯一的女儿太平公主长得像武则天,而太平公主的相貌,则是“丰硕,方额广颐”,就是丰满强壮,宽额大脸的意思。虽然此说是根据太平公主的样貌推断而来,但我们知道,唐代以胖为美,所以武则天这个相貌描述应该比较可靠。

以上三种说法都是文字记载,而且很有“玄幻色彩”,我们光凭想象并不能确知武则天的相貌。所幸的是,今天还留有武则天的一副“画像”,让我们可以一睹真容。此“画像”就是洛阳龙门最著名的,以武则天为模特塑造的卢舍那佛佛像。

那这尊佛像的相貌如何呢?见过奉先寺卢舍那像的人都知道,该佛头部稍低,面额宽广,眉目舒朗,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兼有雍容华贵的感觉,虽然说不上多美,但也许正是这种女生男相的奇异相貌,武则天才赢得了皇帝的喜爱。

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合,虎视天下,在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一个浓眉大眼、肩宽腰阔、声音洪亮、霸气侧漏的西北大汉,但真实的秦始皇样貌与人们想象中的相去甚远。

据《史记》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依据郭沫若先生的解释就是秦始皇长着蜜蜂形状的鼻子,眼睛细长得像马眼,露出怪异的目光,胸部鼓凸像鸟一样,大约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鸡胸,整个人长得活脱脱就是一个丑八怪!

但仔细一分析,其实秦始皇的长相非常有特点,甚至有点像传说中的龙。

“蜂准”是指高鼻梁,“长目”指眼睛比较长,“挚鸟膺,”如同凶猛的鸟的膺突,指的是身体魁梧挺拔,“豺声”,是指声音比较凶残嘹亮,如此长相,是不是和龙颜差不多?

欧阳询

欧阳询,唐太宗时期大书法家,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其独创的欧体字“结构险峻,笔法稳健,布白疏朗,庄重严谨”,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其所写的《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按照一般人想法,字如其人,欧阳询应该是一个玉树临风、风度翩翩,颜值爆表的美男子。其实,恰恰相反,可以说,他字有多美,人就有多丑。

《旧唐书》记载了两则故事就形象地说明了欧阳询的“丑态”:

一则: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李世民悲痛欲绝,下令百官为皇后服丧,奸相许敬宗在皇后的葬礼上看到欧阳询,实在忍不住,竟然就在这样一个严肃的场合上哈哈大笑,说欧阳询长得像猴子,结果被御史告到皇帝那里,李世民一气之下就把许敬宗免官去职。当时世人皆传,欧阳询利用自己的颜值为国除害。

二则:贞观六年的一天,李世民在太极宫宴请群臣,酒过三巡,李世民提议每人作诗一首,结果长孙无忌以欧阳询为题,作诗取笑欧阳询埋头缩肩像猴子。诗是这样写的:“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令麟阁上,画此一狝猴。”(长孙无忌《嘲欧阳洵》)气的欧阳询差点当场吐血。

不过欧阳询也不是善茬,受此嘲讽,自然要反击,当轮到他作诗,就以长孙无忌为题,作诗曰:“缩头连背煖,漫档畏肚寒。只缘心浑浑,所以面团团。”因为长孙无忌十分肥胖,欧阳询就取笑他如一个面团。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兄弟,两人互讽调笑,李世民担心二人不和,便笑着说:“欧阳询啊,你也不怕皇后听见?” 欧阳询反应极快,答道:“皇帝在此,何惧皇后。”于是二人一起哈哈大笑,尽释前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