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郭敬明的表现,让“导演”两个字,变成了贬义词_导演_就位_节目

对于“导演”两个字,相信很多观众对这两个字其实是充满赞美之情的。毕竟很多的大导演都具有风骨、都很有匠人精神,让人钦佩不已,比如诺兰、比如李安。

但随着《演员请就位》的播出;随着陈凯歌、郭敬明等导演在节目中“乱来”,“导演”这个词似乎慢慢的变了味道,从一个赞美之词,变成了贬义词。

纵观《演员请就位》上,陈凯歌、郭敬明等“导演”的表现,不得不说,“导演”两个字,真的变味了。

出尔反尔,双标

说到“出尔反尔”、“双标”,如果这些词只是放在郭敬明身上的话,还可以理解,毕竟一直以来,他的形象一向如此。但是当这些词出现在陈凯歌身上的时候,其实是有点让人大跌眼镜的,毕竟他和郭敬明不同,他可是“名导”、“大导演”呀!

展开全文

但是“双标”、“出尔反尔”的事情,还真发生在了陈凯歌这位名导身上。在节目第一期的时候,陈凯歌曾经劝阻过尔冬升,说他们给出的卡要代表这个舞台的标准;并且在郭敬明给何昶希S卡,还“引战”李诚儒舌战郭敬明。可是接下来呢?陈凯歌还是以“以资鼓励”的方式,将卡给了“演技不如人”的陈宥维。

黑幕不断,关系上位

《演员请就位》作为一个标榜“演技竞技”的节目,其实观众还是想要看到一个以“演技”为衡量标准、而不是以“流量”为衡量标准的节目的。只是从目前节目播出的情况来看,无疑是让观众失望了,因为这个节目关系上位、流量上位的现象层出不穷。

比如对于“何昶希”、“陈宥维”这样的流量艺人,即使在演技不足的情况下,凭借着“以资鼓励”的借口,这些艺人仍旧能够打败“演技派”,顺利的晋级。可以说,当郭敬明、陈凯歌把晋级的卡片交到这些人的手中的时候,什么看什么觉得“恶臭”。

商业互捧,极尽虚假

在个人印象中,“导演”这个词应该是有文人的风骨在的。但是在《演员请就位》的节目上,陈凯歌、郭敬明等导演的“风骨”,全然不见;能够看到的,只是一群“市侩”的商人;一群在台上对着观众“睁眼说瞎话”的导演;以及一个互相吹彩虹屁、商业互捧的现场。

虽说前期还可以看到尔冬升怒批陈宥维、张大大;以及李诚儒舌战郭敬明的画面。但是随着李成儒的离开,导演们下场指导,舞台上的“批评”之声早就已经荡然无存,所谓的导演点评,也不过是蜻蜓点水的说一下而已,场上到处都是“商业追捧”、极尽虚假。

对此,只能说《演员请就位》,已经把个人心中对于“导演”两个字的好感消磨殆尽,让这两个字变成了贬义词。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