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考研真题题库!_大历_意象_诗歌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考研真题题库!

参考资料: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考研真题题库部分摘录:

《子虚赋》《上林赋》[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案】

《子虚赋》《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中具有开拓意义和典范作用的文学作品。《子虚赋》作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林赋》作于武帝召见之际,前后相去十年。两赋内容连属,构思一贯,结构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子虚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乌有先生不服,便以齐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上林赋》描绘了上林苑宏大的规模,进而描写天子率众臣在上林狩猎的场面。作者在赋中倾注了昂扬的气势,构造了具有恢宏巨丽之美的文学意象。此赋是表现盛世王朝气象的第一篇鸿文。

《七发》[辽宁大学2021年研;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

【答案】

《七发》是西汉辞赋家枚乘的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新体赋——汉大赋正式形成。《七发》是一篇讽喻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灸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诚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它对先秦文学多有借鉴,同时在继承的过程中又有很大的创造性,表现出有异于先秦时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取向,昭示出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七发》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问答的形式结篡全篇;笔墨铺夸,描绘精细;以叙事状物为主,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这些都是成熟的汉大赋的显著标志。

汉赋[首都师范大学2015、2012年研;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案】

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包括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其中大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汉赋对诸种文体兼收并蓄,形成新的体制。其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摘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五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第2版)考研真题题库!

展开全文

简述大历诗风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

大历诗风是指唐代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代表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他们都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大致相同,个性表现不强烈不分明,遣词造句都偏重工整精练。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升平、吟咏山水和称道隐逸;擅长写送别诗和隐居的诗歌。诗歌艺术讲究格律辞藻,工于白描写景,追求清雅闲淡的艺术风格。大历诗风的主要特点有:

(1)情感萧瑟落寞,语言色彩暗淡清冷由于大历诗人多生不逢时之感,意气消沉,受其特定心境和意绪支配的诗歌词语的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大量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情,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

(2)题材相对狭窄大历十才子的诗主要表现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蜀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山水与人情是描写的主要重点,很少提及国家以及社会。

(3)意象类型的二元化象征性和描述性意象在大历诗中,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多通过象征性意象或描述性意象表达出来,形成了两种意象类型。大历十才子的诗,虽善于运用细微清幽的自然意象,以一、二两联诗句就勾勒出“诗中有画“的优美境界,但往往构不成通篇浑融一气的意境。而且不少诗作过于讲究描写技巧而显雕琢,以至常常有佳句而无佳篇。

(4)刻画精细,语言省净,善于炼试,含蓄多味大历诗风以谢胱为宗,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得精致工整,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

(5)骨气明显减弱由于诗作内容狭窄,过于追求诗艺技巧的洗练,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简评李贺诗歌的艺术。[四川大学2013年研]

【答案】

唐代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有高度的艺术才华,醉心于浪漫主义,由于刻意的苦吟和对创新的追求,李贺的诗以奇著称。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

(1)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有独创性李贺诗歌的想象和构思往往超出常人的智力和自然时空的局限,充满神秘色彩。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览人世的沧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

(2)诗歌意象非同寻常李贺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词汇,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强烈的主观色彩常表现为意象复合的“通感”,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新鲜,化平易为惊险、瑰丽。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是李贺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代表作如《李凭筷引》。

(3)“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李贺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字词上浓妆重里,经常选择感情强烈或生新拗折的字眼,使用比较特殊的修辞方法,如喜用“啼“泣”“腥”“酸“冷“鬼“死“等字,使诗歌充满幽冷哀伤的色彩。

(4)唯美倾向李贺的诗是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想和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总之,李贺诗在构思、意象、遣词、设色等方面都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形成瑰丽、冷艳的浪浸风格,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王孟韦柳[北京语言大学2010年研]

【答案】

王孟韦柳是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和中唐诗人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独特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这四人的遭遇、诗风并非完全相同,但在山水田园诗歌创作上,都有较高的独特成就,并且在艺术风格上有某种相同或相近之处。王维是朝廷清贵,晚年山居消闲,诗的题材较广,有清新典雅、意境优美等多种风格;孟浩然是济世之心不遂,退而隐遁,集中地写山水田园诗,其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韦应物做地方官吏,比较关心民生,既有涉及社会方面的诗,也有写闲适境界的诗;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集团失败,长期被贬谪,其诗主要抒发愤激不平之情,也有一部分山水诗。

>>>本文为节选>>>相关资料均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