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吐槽博士妻子:为跟教授搞好关系,难道要不顾家庭不顾孩子?_自己的_妻子_教授

自古忠孝难两全,其实追求学业和兼顾个人生活这两件事情也容易产生冲突,在年纪小的时候还好,可是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对于女性的影响额外严重。

比如未婚女性在大学毕业后去找一份工作,用人单位肯定会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怀孕,生子会不会影响工作的进展?会不会请产假之类的问题。

那如果是已经结婚生子的女生继续去追求自己的学业呢,可能也会被自己的老公吐槽。

丈夫吐槽博士妻子,为跟教授搞好关系,难道要不顾家庭和孩子吗?

追求学术造诣这件事情需要能力,也需要运气等各方面的因素,尤其是读了硕士和博士之后,一般人的年纪都很大了,这个时候格外想快马加鞭,急于求成。

前段时间不就是有一个男生在浙江大学读了八年硕士,还没毕业,只能送外卖为生,变得苦不堪言,也有很多学者为了自己的项目和基金问题,每天周转忙碌。

最近有一位丈夫就忍不住了,在网络上公开吐槽起了自己的高学历妻子,据说这位妻子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副教授,工作的学校层次并不算太好,只是市属学校。

但是读博士的学校却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一所著名高校,所以妻子理所应当的就觉得,在读博期间多混一点人脉,对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有很大好处。

展开全文

于是就认识了一位教授,这个教授名声挺大,还有着四青人才的头衔,就决心要跟着这位教授混到底了,于是在近一两年期间,几乎天天都要去人家的实验室里面帮忙做一些杂七杂八的工作。

这位教授要开会了,妻子主动去到会议上给人家当会务员,又是接人送人的,甚至直接跑到对方单位里去接人,丝毫没有怨言。

教授的学术前景和资源都很不错,一年到头申请各种基金,妻子就负责给人家整理材料,整天都不在家里闲着,到了孩子放假的周六,周日,她反而更忙。

丈夫就无奈的说,作为一个母亲,从一入冬开始就不顾家,孩子不管不顾,家务也不做,孩子想出去玩儿,都是爸爸带着,妈妈几乎就没有同行的时候。

跟著名的教授搞好关系,就能有利于自己的教学事业发展吗?丈夫有些怨言

教授眼看又要申请新的头衔了,没想到妻子打下手比人家还忙,弄得还以为是妻子要申请头衔呢,丈夫无奈的问你到底图啥呢?

妻子却说,有这样的人脉,以后自己要做研究申请基金就靠他了,人脉广就能给帮很大的忙,可是丈夫却泼一盆冷水,你这样没日没夜的给人家打杂,人家就能送你一个大项目?想得美吧?

可不管怎么说,妻子依然是执迷不悟,家里一天两头的还吵架,互相生气,丈夫直接就说你这就是一种懒惰的心态,自己做科研有心无力,不愿主动去想,就指望着投机取巧是不可能成功的。

一个家庭里缺少了妈妈,其实对家庭教育肯定也没有好处,作为一个高校的副教授,妻子为了自己的事业忙碌,但是很有可能忽略下一代的教育,这也是很多女性要面临的问题。

尤其是学历越高的时候,女性就得做出更多的抉择,甚至是妥协了,其实男性又何尝不是如此,因为读博士可能30多岁也没来得及成家。

所以学历一旦到高了,真的是需要考虑会不会耽误自己其他人生的安排,不要光看着别人可以学业事业双丰收,到了自己这里,精力必定是有限的。

大学教授的工作,其实需要家庭庭中的妥协和忍让

大学老师也是老师,只要身为老师,大家都应该清楚老师的工作有多么繁忙,甚至真的会忽视了对自家孩子的关爱,这一点都不是夸张,而就是现实。

就像中小学老师因为忙于课后服务或者是下班之后与家长们沟通交流,会忽略掉自家孩子的成长,而大学老师也有自己的苦衷,他们主要忙碌的地方就在于做科研,搞项目。

如果家里有一个高学历的老师,如果家中的爱人是从事教学事业的,那么作为家庭成员真的应该给予一些安慰和鼓励,忍耐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人想要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功都不容易,都需要做出适当的取舍,太过严苛的要求一位大学老师既能教好学,又能顾好家,其实会很辛苦的。

那么你认为大学教授该怎么抉择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