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莫斯科战役,古德里安兵败图拉,闪击战遭遇恶劣天气_莫斯科_德军_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被称为二战德国“闪击战之父”,在他的头上拥戴着许多光环。可在莫斯科战役中,他的第2装甲集群居然连名不见经传的图拉都拿不下来,这还不算,在随后向高尔基的进军过程中,他不仅与德军统帅部顶着干,还违抗命令被解除职务。那么,古德里安到底在莫斯科战役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首先,闪击战使古德里安成名,也给他戴了一个紧箍咒

论名气,德军的古德里安、曼施坦因、隆美尔和苏军的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和罗科索夫斯基好有一比;论才华,古德里安在德军中率先将闪击战理论发扬光大,而且最后还稀里糊涂当上了总参谋长。应该说,古德里安的军旅生涯是一帆风顺的,虽然两度被解职,但最终还受到了盟军的礼遇,也算有个善终。

但事物要一分为二地看,虽然古德里安对德军闪击战理论有功,却也使德军较早落入闪击战失败的结局。因为闪击战的两个弱点让德军在东线战场都占尽了,一个是战线太长补给困难,一个是装甲快速进攻与步兵进攻脱节。因此,当古德里安从闪击波兰到占领法国,其闪击战因西欧国家的地理因素并没显露出来弱点,到了苏德战场以后,德军占有快速进攻和偷袭优势,从而创造了西部边境作战和基辅包围战的奇迹,但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许多没有预见的困难和漏洞,客观上讲,古德里安的焦急心态与德军统帅部的全局观念是相抵触的。

展开全文

其次,莫斯科战役的反复使古德里安倍受焦虑

本身,作为第2装甲集群的指挥官,古德里安一心想把自己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论证,所以,在中线进攻过程中,古德里安一直不遗余力做着大量工作和贡献,他的装甲集群也是4支装甲打击力量中表现得最优秀和突击最快的。但是,正是他的理论使古德里安不得不时刻听命于统帅部的掣肘,当他异常期待在进攻莫斯科进攻中拔得头筹时,德军统帅部却意外地要南下攻打基辅,客观上给古德里安兴奋的脸上泼了一盆冷水。而当他回头再迂回莫斯科战场时,所属装甲部队也在战场消耗和苏军的重点围攻下损失得差不多了,让他进攻图拉,居然没有打下来,不禁让人大跌眼镜。

再次,图拉之战,古德里安是被动作战

图拉战役是莫斯科战役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苏军不仅在这里重创了德军的闪击战进攻,还意外地遏制住了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这在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还是第一次。但对古德里安来说,有三个客观因素让他难以施展拳脚。

一方面,进攻图拉的装甲太少。本身在基辅战役时,第2装甲集群因南下和北上这一来一往就被苏军沿线阻击损失不少,加上姆岑斯克一战,古德里安损失了133辆主战坦克,使他的作战能力瞬间崩溃,也陷入了闪击战遭遇持久战和消耗战的困境。

另一方面,苏联的战场环境和气候对快速打击影响太大。由于德军统帅部推迟进攻莫斯科时间4个星期,客观上使机动作战因环境和气候影响大打折扣,不得不说,造化弄人,古德里安也是有力使不上,有劲没地方用。

更重要的是,德军统帅部的长臂管理,使古德里安壮志难酬。按古德里安的想法,他率领第2装甲集群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第4集团军跟上就可以,但德军统帅部偏偏要把他的装甲部队置于第4集团军的管辖之下,而4集的指挥官克鲁格又与古德里安不和,这样的配置使古德里安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从战场战术来讲,古德里安一心想着先打下莫斯科再说,而德军统帅部却非要把战线延伸到莫斯科东部的高尔基,客观上讲,古德里安是打不动攻不下,困难太多,他才不得已找统帅部理论去,结果丢了乌纱帽。

当然,对于德军来说,莫斯科战役的失利,最好的借口就是气候因素,而对古德里安来说,除了气候,还有内心的苦闷无法排泄。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莫斯科保卫战》

精彩推荐: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顿河集群为何救援不成?卡拉奇包围圈难突破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为何先围歼罗马尼亚军队?先弱后强

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铁木辛哥判断失误进攻受阻,30万苏军被围歼

二战苏德战争,曼施坦因冬季风暴为何半途而废?与天王星行动撞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