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谁:发掘亚洲、欧洲、非洲古老诗歌种子,走向东西方多中心主义_诗歌_主义_中心

发掘亚洲、欧洲、非洲古老诗歌种子,从西方中心主义走向东西方多中心主义

——世界诗歌运动世界诗人大会亚洲筹备会发言

曹谁(中国)

我听了世界诗歌运动各国诗人的报告,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现在必须要走出民族中心主义,走向东西方多中心主义。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中心主义或者欧洲中心主义曾经泛滥,随着二战以后大量民族国家的建立,我们很容易走向跟西方中心主义对抗的道路,在各个国家产生民族中心主义思想,在中国就有东方中心主义的思潮。为了融合各个文明,我在汉语文坛提出大诗主义运动,其中核心的一条就是合璧东西,也就是融合东西方文化,另外两个重要主张合一天人、融合古今,可是事实上东西方文化都是相对的,东方究竟在阿拉伯,还是在印度,或者在中国?许多人有不同的说法,现在我意识到,我们有多个古老的文明中心,现在新建立的国家也在创作新的文明,所以这个时代是应该从民族中心主义走向多中心主义。

我所倡导的大诗主义运动,跟《世界诗歌运动宣言》有许多共同的追求。事实上大诗的概念就来自印度文学,在印度文学中,大诗即Mahakavya,跟他相对的是小诗Khandakavya。在人类古老的亚欧非洲,以两河流域为中心,曾经分布这样一些重要的文明中心:中国、印度、波斯、巴比伦、迦南、埃及、希腊,这些文明如同旋转的巨大花朵一样,发展成我们今天的各个文明。

展开全文

我们这次大会的主题“诗歌精神让死亡走向重生”(From Death to Life through the Poetic Spirit)来自印度的《奥义书》:“引导我从邪恶走向善良,从蒙昧走向知识,从死亡走向重生。”(Lead me from evil to good and from darkness to knowledge. And from death to Life)其实在印度、中国、波斯、巴比伦、迦南、埃及、希腊有很多这样的伟大著作,比如中国《老子》的“天人合一”观念。

在中国,我希望今后在诗歌节、诗歌奖、杂志、出版、翻译、朗诵会等方面都推广世界诗歌运动的理念,诗歌节包括博鳌国际诗歌节、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节、丝绸之路国际诗歌春晚等,诗歌奖包括博鳌国际诗歌奖、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奖、大诗奖等,杂志包括《世界诗歌》《世界诗人》《国际诗坛》《国际诗人》《国际诗歌》《大诗刊·文学视角》等,我们已经在各个项目翻译推荐了世界诗歌运动一百多位诗人,我们将继续翻译推荐世界诗歌运动诗人作品,让世界诗歌运动走向中国,也让中国诗歌走向世界。

古老的诗歌精神像种子一样埋藏在古文明中,今天我们要发掘亚洲、欧洲、非洲各个文明的古老诗歌种子,让他们生长为人类多元文明的美丽花园。我希望,我们能够从民族中心主义,走向东西方多中心主义。只有这样,才能让诗歌和文明从死亡走向重生。(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