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简介(八达岭长城景点介绍)_长城_八达_万里长城

本文目录

  • 八达岭长城景点介绍
  • 八达岭长城简介历史 八达岭长城历史简介
  • 八达岭长城的历史简介 八达岭长城的历史简介是什么
  • 八达岭长城简介
  • 八达岭长城景点介绍 八达岭长城的简介
  • (跪求)北京八达岭长城简介(速度!!!)
  • 八达岭长城的资料 关于八达岭长城简介
  • 北京长城景点介绍 北京长城景点简介

八达岭长城景点介绍

  八达岭长城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很多小伙伴都想去该地游玩,那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达岭长城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曾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并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指挥长城防务。八达岭长城也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 文化 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八达岭长城基本信息
  门票

  票价

  1、门票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40元

  普通优惠门票:学生凭有效证件(不含成教) 20元

  60岁(含)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 20元

  6周岁(不含)至18周岁(含)未成年人凭有效证件 20元

  享社会保障金人员凭领取证 20元

  淡季(11月1日~来年3月31日):35元

  普通优惠门票:学生凭有效证件(不含成教) 17.5元

  60岁(含)以上老年人凭有效证件 17.5元

  6周岁(不含)至18周岁(含)未成年人凭有效证件 17.5元

  享社会保障金人员凭领取证 17.5元

  2、索道票

  单程:60元;往返:80元

  优惠政策

  1、身高1.2米以下 儿童 免票。

  2、年满60岁(含)的老人凭有效证件,学生凭学生证,可享受旺季25元,淡季20元的优惠票价。

  3、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旅游时节

  春秋两季,春季,百花盛开,温度宜人,是登长城的最好季节;北京的秋季虽然较短,但也是北京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此时秋高气爽,温度适宜。尤其是十月下旬( 霜降 前后)至十一月上旬,红叶正浓,此时登长城可赏满山红叶。
  八达岭长城交通推荐
  公交

  1、919路公交车,票价12元。

  德胜门—延庆 早上6:00发车 末班车 19:00。

  延庆—德胜门 早上5:00发车 末班车 18:30。

  2、877(空调车),6:00-17:00,发于德胜门,12元。

  3、877(普通车),6:00-17:00,发于德胜门,7元。

  旅游专线

  北京有很多旅游专线前往八达岭长城。

  游一路发于前门;游一支发于丰南马场;游二发于北京站;游二支发于崇文门;游三发于东大桥;游三支发于郎家园;游四发于动物园;游五发于前门西大桥;游五支发于颐和园。

  S2线动车组

  市内在北京北站乘坐S2线至八达岭。

  票价:一站5元,两站以上6元。

看了八达岭长城的人还看了

1. 八达岭长城有哪些景点介绍

2. 八达岭长城有哪些景点

3. 长城景点介绍导游词3篇

4. 八达岭长城旅游攻略精选

5. 八达岭长城游记精选

6. 八达岭长城英文导游词

八达岭长城简介历史 八达岭长城历史简介

1、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明长城之一。这里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八达岭原为隘口,后建关城。明隆庆三年(1569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并在各口两侧的山上建起边城、梢墙、挡马墙等,后来逐渐增建为长城,并修筑敌楼、墩台。

2、八达岭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第一帝王秦始皇东临碣石后,从八达岭取道大同,再驾返咸阳。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元代皇帝每年两次往返北京和上都之间、明代帝王北伐、李自成攻陷北京、清代天子亲征等等,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近代史上慈禧西逃泪洒八达岭、詹天佑在八达岭主持修筑中国自力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孙中山先生登临八达岭长城等,为今天留下了许多历史典故和珍贵的回忆。

3、城墙:八达岭长城城墙高6-9米,平面呈梯形。大部墙顶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人并行”。青龙桥一带,山陡坡险,墙顶较窄,最窄处仅2米多。城墙中线偏于外侧,外侧墙高,内侧墙低。墙两侧用花岗岩石条包砌,最长石条达3.1米,重1.5-1.7吨。无论陡峭山坡或平缓地段,石条均逐层水平垒砌,纵横交错,横架竖垒,咬合成一体,合缝处灌以灰浆。墙体内填泥土、石块,用夯砸实。墙上体为3-4层城砖,用石灰膏粘接灌缝。城面上用墙砖铺砌,使墙顶平整。在坡度较大的陡峭地段,筑成梯道,便于上下。墙顶两边有砖砌矮墙,外侧叫雉堞或垛墙,内侧叫宇墙或女儿墙。垛墙为迎敌面,墙高1.7-2米,便于掩护人体,一般在人体胸部高度开始筑垛口,垛口之间距离约1米。垛口的砖是特制的,一边为斜边,码在口上,呈扇面状,外宽内窄,观察面大。

敌楼:八达岭长城共有敌楼43座,形制相仿又各具特色,其中有巡逻放哨用的墙台,也有上、下两层的敌台,上层周围设垛口和射洞,下层为士兵住宿和存放物资的房舍。台堡的距离根据山势和地形而设。一般敌楼为两层,高10米、长宽均10米。全部为砖石结构,第一层和第二层顶部做成许多拱券,有梯道上下。两层均有射击口、了望口和吐水嘴,楼上有垛口,台突出墙外,收墙于台内。

4、墩台又称烽火台。八达岭长城外的东、西山上,各有一座墩台。墩台高均五丈,周围建小城,高一丈五尺,上设悬楼垒木,下设壕堑吊桥,外设塌窖陷阱;门道上置水柜,冬日盛冰、夏日盛水;不修台阶,以绳梯上下;每台有火铳、火炮2门,有守卒10人。

八达岭长城的历史简介 八达岭长城的历史简介是什么

1、八达岭长城,建于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对八达岭长城进行了长达八十余年的修建,共1300多里。并将抗倭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指挥长城防务,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2、据《史记》记载和文物工作者普查,证明八达岭一带在战国时期筑有长城,而今仍见残墙、墩台遗存,其走向,与今明长城大体一致汉习记载:曾设军都、居庸两座关城。北魏《水经注》说:“居庸关在居庸界,故关名也,南则绝谷,垒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其水历山南,迳军都界”因此,有专家认为汉置居庸关,关址在八达岭。

3、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国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筑长城,名叫“畿上塞围”,东起上谷军都山(即八达岭一带),西至黄河岸。后来到北齐王朝天保六年(555年),又修筑长城,西起大同,经军都山东去,把长城延长到了海边。

八达岭长城简介

八达岭长城
发布时间: 2008-06-23 02:02:00

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全国文明旅游风景示范区。位于延庆县境内,距市区60公里,沿八达岭高速路可直达。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明长城的杰出代表。
明弘治十八年(1505)八达岭关城建成,嘉靖十八年(1539)重修八达岭关城东门,嘉靖三十年(1551)在八达岭关城西北三里建兵营,名岔道城,驻重兵防守,作为八达岭的前哨阵地。万历十年(1582)重建关城西门,先后经历了八十多年,将八达岭长城建成城关相连、墩堡相望、重城护卫、烽火报警的防御体系。明代《长安客话》说,“路从此分,四通八达,故名八达岭,是关山最高者。”
八达岭长城是拱卫京师的门户。从八达岭至南口,中间是一条40里长的峡谷,名“关沟”。八达岭高踞关沟北端最高处。登上八达岭长城,极目长天,只见群山逶迤,峰峦叠嶂,万里长城如一条巨龙腾跃在万古苍茫之中。步入关沟,两峰夹峙,一道中开,居高临下,地势极为险要。古人有“自八达岭下视居庸关,如建瓴,如窥井”,“居庸之险,不在关城,而在八达岭”之说。八达岭长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清代以来,八达岭长城日渐荒废,墙体、敌楼等已破烂不堪,建国后曾进行多次修缮。
关城、敌楼、城墙等是八达岭长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八达岭长城游览区以瓮城为中心,南到七楼北至十二楼,全长3741米,关城南段1176米,北段2565米,共有敌楼19座,可供游览面积19万平方米。关城墩台高大,下部用10余层花岗岩条石砌成,上部砌大城砖,宽20多米,厚17米,高7.8米,下面建有大门,顶部为长方形城台,四面筑有垛口,城台两侧各建敌楼一座,以墙连通。从关城两侧的敌楼,向东南修筑2道U形城墙,叫作关城。墙上内外两面建有垛口,瓮城依山就势,建于山脊,东窄西宽,约5000平方米,有东西二门,东门上题“居庸外镇”,西门题“北门锁钥”。八达岭长城城墙雄伟壮观,两面都用抗腐蚀性能好、硬度大的花岗岩石包砌,剖面为梯形,城墙高6至9米,最高处10米,平均高度7.8米,底宽6.5至7.5米,顶宽4.5至5.8米。八达岭关城两侧城墙顶面宽阔平坦,可以“五马并骑,十行并进”。城墙下部就地开采花岗岩石条,上部特制大砖,缝部灌以灰浆,墙上面铺三四层方砖封顶,用糯米汁掺石灰粘结灌缝,墙体内填泥土、石块,用夯筑实,砌墙的石条有的长达2米,重1000多公斤。墙顶部两边用砖砌成矮墙,外侧叫做垛墙,内侧叫做宇墙。垛墙为迎敌面,高1.7至2米,上有垛口,挡垛上面留有了望孔。宇墙高约1米,主要是保护人马行走安全。城墙顶部还建有两边有墙的巷道,在一定的位置砌有小水槽,在较低处经吐水嘴把水排出墙外。长城内侧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个登城口,叫作券门,是官兵登城之处。八达岭长城每隔一段就有一座敌楼,有梯相连,上下两层都有射击口、了望口、吐水嘴,楼顶有垛口。北八楼是八达岭长城所有敌楼中位置最高、最为壮观的一座,海拔888米,楼内两层,一楼迎敌面有6个箭窗,是八达岭长城敌楼中箭窗最多的一个;北五楼卷洞最多;北十楼和南六楼建有铺舍;北六楼面积最大。
八达岭长城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第一位帝王秦始皇东临碣石后,从八达岭取道大同,再驾返咸阳;辽代肖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明朝帝王北伐,清代天子亲征…….八达岭都是必经之地。“不到长城非好汉”,伟人毛泽东的一句名言,更给登临万里长城赋予了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和重大的人生意义。八达岭长城自1952年向游人开放以来,迄今已经成功接待了1.3亿中外游人。尼克松、里根、撒切尔夫人、戈尔巴乔夫、伊丽莎白二世、叶利钦、小布什、普京等420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和众多的世界风云人物登上八达岭长城观光游览。历代的文人墨客为八达岭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诗文,八达岭地区的风土人情、建制沿革、战争战役、历史故事传说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类著述、书法、绘画等,无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页,闪耀着灿烂的光辉。今天,雄伟的八达岭长城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胜地,也是我国各族人民以及全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纽带和桥梁,更是中华民族留给全人类的历史瑰宝。
地 址:北京市延庆县八达岭特区办事处;
咨询电话:010-69121383;
门 票:45元;
乘车路线:公交,德胜门乘919路车直达
铁路,北京北站乘S2线直达

八达岭长城景点介绍 八达岭长城的简介

1、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2、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伟人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

3、八达岭景区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跪求)北京八达岭长城简介(速度!!!)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南部,在北京城区的西北方向,距市中心75公里。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达岭长城碗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八达岭位于居庸关外口,有东、西两座关门,东叫“居庸外镇”,西称“北门锁钥”。关城东窄西宽,长城从“北门钥 锁”关门城合台起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约7.5米,顶宽约6米,可容五马并驰,十人并行。
该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顶地面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1.7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洞,内侧建有宇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式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 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在制高点上还设有烟墩,即烽火台,是古代传递警讯的设施。

八达岭长城的资料 关于八达岭长城简介

1、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南部。八达岭地处居庸关关沟北口 ,地势高峻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八达岭长城修筑得格外坚固。其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门额题“居庸外镇”,西门额题“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两门均为砖石结构 ,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京张公路从城门中通过,为通向北京的咽喉。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长城沿山脊延伸,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度约7.5米,墙的下宽约6.5米,顶上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或士兵十人并行。城墙下为条石台基,上部为巨砖墙壳,内部填以黄土和碎石。墙顶地面铺砌方砖,顶部内侧为宇墙,外侧为垛墙 ,垛墙上有垛口(望口)和射洞,用以镃望和射击敌人。

2、城墙上每隔 30~40 米或100~200米,于险要处筑一堡垒式堡台。堡台建筑于山脊的高处、城墙的转角处或险要之地。堡台有高有低。高的叫作敌楼,上层有垛口可以镃望射击,下层有券洞、射口可以住宿、射击 、屯储火药和粮食。低的为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于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原来上面还有房屋建筑用于士兵休息,现仅存地基。

3、在八达岭城墙向外眺望,远处还有零散的烟墩,上筑垛口 ,是守卫八达岭长城的警戒设施 。出北门锁钥关门不远,有明隆庆五年(1571)筑成的一座砖城,名岔道城,是八达岭前哨指挥处所在,可驻军 800 余人,并可储备大量的军械于此。八达岭长城在明代盛极一时,到清代后就失去其防御的历史作用,不再修葺。经多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而日渐荒芜。1949年以后曾多次整修八达岭关城、关门及南北各4个敌台。1978年又重建了居庸关外镇的城楼。八达岭居庸关,翠岭重叠,花木葱茏,早有居庸叠翠之称,古代燕京八景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北京长城景点介绍 北京长城景点简介

1、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明长城的八达岭段被称作“玉关天堑”,为明代居庸关八景之一。

2、居庸关长城。居庸关长城,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北京旅游局评定的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昌平县城以北20千米的峡谷中。居庸关长城建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山谷间,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

3、慕田峪长城。北京的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境内,距北京城区73公里。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外享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景区内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长城全长5400米,是中国最长的长城 ,也是著名的北京十六景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区。

4、司马台长城。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北部的古北口镇司马台村北,紧邻古北水镇,司马台长城的城墙依险峻山势而筑,并以奇、特、险著称于世。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评价“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在2012年又被英国泰晤士报评为“全球不容错过的二十五个风景之首”。

5、金山岭长城。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北京市密云区相邻,距北京市区130公里。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大将徐达主持修建。金山岭长城,在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蓟镇总兵官戚继光、蓟辽总督谭纶在徐达所建长城的基础上续建、改建。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素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之美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