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要对乌克兰开战(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原因)_乌克兰_俄罗斯_罗斯

本文目录

  •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原因
  • 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 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什么打仗
  • 俄罗斯为什么要打乌克兰
  • 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什么会有冲突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原因

有专家分析称,回顾过去,乌克兰可以讲被俄罗斯“吞并”四百年,但俄罗斯也没能赢得乌克兰人的内心认同,相反,乌方人民一有机会就立刻从苏联独立出去。俄罗斯当然不甘心,还要幻想乌克兰继续做他的小弟,乌克兰面对这样一个武力强劲的“北极熊”,当然要找靠山,以防再次被俄罗斯吞并。

也有人表示,举个例子,当前“任何家园国土一夜之间裂出去三块,你不急呀?对方再强大也得跟他拼老命,否则选民投票选你干哈。”

当然,乌克兰在先前扣了俄罗斯的船,俄罗斯当然寻机报复。乌克兰似乎大有非把美国拉下水不可之势。俄乌冲突的背后实际上是多方势力的角逐,欧洲大佬们想把俄乌拖入战争,从而把美国也拉进烂泥潭,美国消耗够了,欧洲就可以做大。

美国佬也是这么想的,耗死欧洲,从而更好地控制它。所以俄乌之间总有人煽风点火,闹到要动手了,谁也不愿出兵干涉。所以这就给乌克兰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隐患,一旦开战,乌克兰或许只能自己应对强大的俄罗斯。

当前形势

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开始逐渐升温,种种的势头都呈现出了两边要开战的架势。俄军强调绝对不会对扣押的三艘军舰和24名舰员轻易释放,北约和乌克兰则表现出了你不放人放舰就要制裁俄罗斯的架势,两边的炮火可谓是一触即发。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多次要求美军给予其提供军事支援,但美国在进几日的表现都之时口头上对俄罗斯警告,并没有出兵保护乌克兰的举动,相反乌克兰一旦和俄罗斯陷入战局,那么俄罗斯强硬起来。

美军也只能对其提供武器军火支援,毕竟在叙利亚战场美国都不敢招惹俄罗斯,何况在俄罗斯的家门口,这要是闹得大了,俄罗斯的说不定随时会把“核大棒”拿出来。

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什么会发生战争

1、乌克兰有亲欧和亲俄两部分人民群众。

2、这两部分群众没统一思想,一部分要加入北约,一部分要加入俄罗斯,结果两方发生内战。

3、亲欧的乌克兰总统对亲俄的人民挥起屠刀,结果俄罗斯看不下去了,就发生战争。

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什么打仗

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由黑海进入地中海的战略踏板,黑海出海口是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所在。失去在克里米亚的基地,俄黑海舰队将沦为无脚的天鹅。

乌克兰政局起起伏伏,对外政策随当权者变更在俄与欧盟之间摇摆。亲西方的尤先科只允许俄军租借克里米亚半岛塞瓦斯托波尔港至2017年。靠拢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上台后改变立场,与俄签署延长租借协议,同意俄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继续驻扎至2042年。

俄罗斯确已无力扭转乌克兰政局变化,普京也不一定在做收编克里米亚的打算,武力吞并乌克兰更是无稽之谈,但俄只要牢牢占住黑海之滨的军事基地、扼住克里米亚命运的咽喉,再加上一个流亡莫斯科的亚努科维奇,就仍有同乌新政府和西方讨价还价的资本。

未来乌克兰中央政府的对外政策取向并非决定俄在乌进退的唯一标准。只要乌克兰民主制度和上千万俄罗斯族人口基数继续存在,只要乌对俄经济和能源的先天依赖继续存在,只要欧盟不从根本上调整对乌克兰的可有可无态度,俄罗斯就不缺少维护在乌利益和培养新代理人的机会和手段。

扩展资料:

战争产生的原因:

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的根源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物本性,并认为战争是自然的和永恒的现象。宗教战争论者则认为战争是上帝对人的惩罚,并用超自然力量解释战争起因。种族主义者则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优劣民族之间差别。

近现代地缘主义政治学者则认为战争是基于地理环境,即为争夺一定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引起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

战争是由于参战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在战后,直至21世纪初,大多是由于多极化与单极化的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但以后因宗教文化民族冲突升华引发的战争将是主要原因(如巴以冲突)。战争的根源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争

俄罗斯为什么要打乌克兰

俄罗斯没有攻打乌克兰,目前是乌克兰政府军与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爆发冲突。
乌克兰冲突,是由乌克兰亲美势力,幕后美国政府支持下演变的示威运动,后通过街头抗议活动,以及乌克兰军方倒戈,乌克兰合法民选总统亚努克维奇逃亡俄罗斯。
2014年4月,乌克兰东南多个州地区,当地俄罗斯族人爆发示威抗议运动,抗议乌克兰亲美势力政变推翻亚努克维奇政权。而乌克兰亲美势力与极端右翼分子则镇压示威者,尤其在西南敖德萨地区,制造流血事件,导致50多名俄族示威者死亡。激起了东南多个州俄族民众的反抗,在5月初演变为武装冲突。乌克兰当局派出军事力量镇压,演变为大规模战争,直到9月初,乌克兰军方损失惨重,多个成建制部队被重创或被打垮,东南地区俄族民众也伤亡惨重,在俄罗斯与欧盟斡旋下,双方停火。但是中小规模冲突仍然不断,至今也未能停止。
截止2014年12月,导致4700多名乌克兰东南地区平民死亡,乌克兰军方与反政府武装的损失数据,则没有有效的统计,交战双方报道差异很大。

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什么会有冲突

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什么会有冲突既有民族遗留问题,也有政治冲突。

为什么这么说?看下去,有点长哈。

一、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的分分合合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东斯拉夫民族,“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意为“边陲之地”,在9-12世纪的基辅罗斯时期他们和俄罗斯族一样被称为罗斯人,“边陲之地”指的是南罗斯加利西亚沃伦地区,生活在“边陲之地”的罗斯人,随着“乌克兰”这一称谓逐渐的扩展,也逐渐将地理概念演变成语言概念和民族概念,到15世纪乌克兰民族已经形成了单独的民族特性——有自己的语言、生活地域并形成经济、政治和宗教特征。

 俄罗斯族也是罗斯人,之所以在族名前多了个“俄”,是因为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为“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属欧罗巴人种,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即我国古代称的“罗刹”。

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他们砍伐森林,平整土地,从事耕作,集体饲养牲畜,狩猎和打鱼,一切问题由氏族大会决定。直到公元862年才有了以本族群为主体的君主制国家,因为首都在基辅,也被称为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它们共同的摇篮。

10世纪初,基辅罗斯不断扩张,版图东至伏尔加河口,经克里米亚半岛迄多瑙河口,北起拉多加湖,循波罗的海沿岸,南临草原,盛极一时,接纳东正教,创立罗斯法典。

13世纪初,强大的蒙古帝国入侵,在东欧建立了钦察汗国,罗斯人与其他民族的联军被打败,罗斯人臣服于钦察汗国,基辅罗斯被分裂成几个部分;一部分罗斯人的发展重心转移至东北部莫斯科一带。

 但随着罗斯人的发展重心转移至东北部莫斯科一带的转移,这里也便有了“边陲”的意味。此后,乌克兰与俄罗斯一直是分分合合,乌克兰在狭缝中艰难生存,为抵抗波兰入侵,1654年通过《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此后300多年乌克兰的文化逐渐和俄罗斯统一,1922年乌克兰加入苏联(西部乌克兰1939年加入),苏联解体后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大批军事装备,但是由于全面否定俄乌合并后的300年历史,国内乌族与俄族对立,从总统制到议会制,又从议会制到总统制,乌克兰政局一直处于动荡状态,不能形成合力。

  执权者完全跪拜西方意识形态,亲西方与亲俄的严重对立,民粹横行,舆论被西方操纵,后来美国和俄罗斯与乌克兰合作实现该国无核化,失去了博弈的筹码,最后沦为地缘博弈的牺牲品。

二、战略地位

  1949 年北约成立,以美为首的北约在90年代初提出东扩战略。此后该联盟不断扩大到 30 个国家,甚至包括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

 乌克兰跟俄罗斯是邻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美国自冷战以来就一直视俄为威胁,拉拢乌可以抑制俄罗斯,何乐而不为,而俄罗斯将北约东扩描述为“对俄罗斯的生存威胁”,亲美自然想加入,后由于出于俄乌关系的考量,以及其他种种原因暂告一段落。

 乌克兰作为俄罗斯西南部国土面积最大的邻国,是俄罗斯在面对北约军事威胁时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也几乎被俄视为“最后的安全屏障”。

三、冲突

 2014年2月起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战争,由俄罗斯控制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的亲俄势力与乌克兰政府军交战,要求加入俄罗斯,克里米亚在经过公投后宣布独立并随后加入俄罗斯联邦,而顿涅茨克州及卢甘斯克州等地亲俄民众也占领了政府建筑物并升起俄罗斯国旗。

因此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俄乌关系就一直紧张。

 2022年2月11日媒体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在与欧洲盟友的视频会议中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日期是2月16日,16日俄罗斯不但没入侵反而撤走了一部分军人;于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表示,俄罗斯可能在2月20日前“入侵”乌克兰,呼吁美国公民应在未来24小时至48小时内离开乌克兰。

 这下乌克兰彻底绷不住了,俄罗斯还没打过来,他们反倒是主动开火了,西方真给了他们这么大的勇气信息?也不想一下险恶用心,那边正看着乐呢,愁没借口呢,也不怕把自己玩没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