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小雪是24节气的第几个节气_小雪节气的由来)_小雪_节气_降雪

本文目录

  • 小雪是24节气的第几个节气_小雪节气的由来
  • 小雪节气的含义与由来
  • 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 小雪节气的由来和含义
  • 关于小雪节气
  • 小雪节气的内容 小雪风俗介绍
  • 24节气小雪的含义是什么简介
  • 中国十二节气中“小雪”的由来和习俗
  • 节气小雪的来历及故事是什么

小雪是24节气的第几个节气_小雪节气的由来

进入 小雪 这个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小雪是24节气的第几个节气_小雪节气的由来,供大家参考。

目录

小雪是第几个节气

小雪节气的由来

24节气小雪养生知识

小雪是第几个节气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

小雪节气的由来

小雪,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节气,在今年11月22日,太阳到达黄经240°,表示开始降雪,雪量小,地面上无积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和 雨水 、 谷雨 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小雪时节已进入初冬,天气逐渐转冷,地面上的露珠变成严霜,天空中的雨滴就成雪花,流水凝固成坚冰,整个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素装。但这个时候的雪,常常是半冻半融状态,气象上称为“湿雪”,有时还会雨雪同降,这类降雪称为“雨夹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万物失去生机;所以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

24节气小雪养生知识

起居调养

小雪时节,天气寒冷,不应当扰动阳气,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至于防寒保暖,也必须做到恰如其分。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则既耗阳气,又易感冒。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亦易于入侵。

精神调养

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生多由内因即七情过激所致,七情包括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为避免冬季给抑郁症朋友带来的不利因素,所以在此节气中要注意精神的调养。要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多听听音乐,让美妙的旋律为生活增添乐趣,同时,多参加娱乐活动,以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清代医学家吴尚说过:“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应该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这个时候既不适宜吃生冷食物,也不适宜进食过于燥热的食物,好是食用滋阴潜阳,膳食以热量高的食物为佳。具体地说就要在这个季节要多吃温补性的食物以及补益的食物。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核桃等。

另外,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它们不仅可以补养肾气还可以抵抗寒冷,而且能够润肺生津,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矿物质应保持平常的需要量或略高一些。尤其是维生素的供给,应特别注意增加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萝卜、胡萝卜、辣椒、土豆等蔬菜;以及柑桔、苹果等水果。增加豆类等以保证身体对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的需要。此外,小雪时节,要常食菠菜、猕猴桃、橘子、黄豆和深绿色的蔬菜,因为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叶酸,可以帮助抵抗抑郁。

运动调养

民谚有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通过运动,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小雪时节,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但要避免在大风、 大寒 、 大雪 、雾露中锻炼,同时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

防病保健

小雪时节,要注意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心脑血管、胃肠病等疾病。

防感冒

小雪之后,天气会变得更加冷,感冒的高发季节也就来了。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在中医中,中医认为人体的抵抗力为“正气”,一切致病菌为“邪气”。只有我们的正气足够。抵抗力才会强任何疾病邪气才不会侵扰,才不会生病。这就体现了养生防病的重要性,预防感冒也不例外。

《《《


小雪是24节气的第几个节气相关 文章 :

★ 小雪是24节气的第几个节气

★ 二十四节气小雪的由来介绍

★ 关于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 关于小雪习俗介绍

★ 小雪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 小雪节气的由来含义

★ 24节气的小雪的由来

★ 二十四节气小雪的由来有哪些

★ 小雪节气的由来

var _hmt = _hmt || ;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小雪节气的含义与由来

小雪 节气就要到了,这里的小雪并不是指下小雪的天气,这一天会不会下雪也不一定。 大家知道小雪节气的含义和来历吗?我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小雪节气的含义和由来,希望大家喜欢!

↓↓↓点击获取“小雪节气”相关内容↓↓↓

★ 2021小雪是几月几日 ★

★ 小雪祝福语简短80句 ★

★ 小雪节气的古诗鉴赏 ★

★  小雪节气的民事农谚  ★

小雪节气的含义

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 大雪 。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麦区就下了大到暴雪。

北方地区小雪节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贮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白菜深沟土埋储藏时,收获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浇水,做好防冻工作,以利贮藏,尽量择晴天收获。收获后将白菜根部向阳晾晒3~4天,待白菜外叶发软后再进行储藏。沟深以白菜高度为准,储藏时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并排沟中,天冷时多覆盖白菜叶和玉米杆防冻。而半成熟的白菜储藏时沟内放部分水,边放水边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为宜,待到食用时即生长成熟了。

小雪节气,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华南“冬暖”显着。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华南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小雪的来历介绍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和 雨水 、 谷雨 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节气小雪与小雪天气

节气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小雪节气中说的“小雪”与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意义不同,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而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气象学上把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的降雪称为“小雪”。

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强冷空气影响时,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小雪节气里的第一候为虹藏不见,二候为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我国地域辽阔,“小雪”代表性地反映了黄河中下区域的气候情况。这时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总的来说“小雪”期间的天气呈现以下两个气候特点:

气温继续走低

在 立冬 节气,我国的西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有雪,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华北地区将有降雪。如果说立冬节气标志着我国北方大部地区进入冬季的话,走到小雪节气,冷空气的直接表现就是使这些地区的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我们都知道只有在云层内及云下气层的气温都在0℃以下时,降水形式才由雨变成雪。所以,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是不争的事实。

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冬季

立冬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基本上都进入了冬季,到了小雪节气,长江中下游许多地区陆续进入冬季。虽说随着冬季的到来,全国降水逐渐跌入一年中的低谷,但江南比江北的降水量还是要多一些,即便这一地区12月中下旬才有初雪,但此时的阴雨天气,给人们的感受已经不是深秋凉意,而是湿冷了,这种感觉比北方干冷地区有供暖条件要难受得多。

小雪节气的含义与由来相关 文章 :

★ 关于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

★ 小雪节气的由来及习俗

★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 2020小雪节气含义

★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2021小雪节气的由来和含义

★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关于小雪习俗有哪些

★ 小雪节气由来和民俗介绍大全

★ 小雪节气的含义

var _hmt = _hmt || ;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一、小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也是天蝎宫和人马宫的分界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二十四节气解》中说:“雨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强冷空气影响时,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二、小雪节气有什么说法
反应天气现象的节气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降雪会稍晚,而北方,已进入寒冰封冻季节。
三、小雪节气有哪些风俗
吃糍粑
小雪节气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碌碌烧”是非常形象的客家语言,“碌”是像车辘那样滚动,意思指用筷子卷起糯米粉团,像车辘那样前后上下左右四周滚动,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烧”即是热气腾腾。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最有农家乐趣。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腊肉的习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对腊味情有独钟。
食用腊肉等腌制食品时可适当配些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青椒、苦瓜、橙子等,既降低了亚硝酸盐的危害,又增加了菜的营养。

小雪节气的由来和含义

一、小雪节气的由来

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第二十节气,在11月22日或23日,表示开始降雪,雪量小。“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二、小雪节气含义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强冷空气影响时,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华北南部有望在小雪节气迎来今冬首场降雪,20-22日,受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和大风降温过程,黄淮地区的降温幅度将达12—18℃,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将出现雨转雨夹雪或雪。

小雪节气的饮食

1、适当选择肉类食物:小雪时节气候寒冷干燥,可以适当吃些羊肉、牛肉、鸡肉等肉类食物,但需适量,切勿过量。

2、多吃保护心脑血管的食物:小雪节气气候转冷,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因此为避免血液黏稠,建议多吃一些对心脑血管有益的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红枣、红心萝卜等。

3、多喝水:小雪时节天气更加干燥,多喝水,缓解口干咽燥、便秘、皮肤干燥等不适症状。喝水最好选择温开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每天健康成年人摄入1500~1700毫升水,大约7~8杯。

关于小雪节气

小雪节气的由来:小雪,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到达黄经240度,中国广大地区气候开始变冷最早,多地区到达0度,开始下雪,但天气初冷雪量不大,故称为小雪,小雪节气的风俗主要是:吃糍粑,腌菜,晒鱼干、刨汤肉、食羊肉。
关于小雪节气由来的说法,最早记载于元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冬后十五日,斗柄指亥,为小雪。十月中(农历),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大致意思是十月中旬,雨水将要滴落却被寒气侵入,因此凝固变成雪降落,古籍《群芳谱》中也有说到:“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时候,大部分地区气候开始变冷,但一般地区温度在零度左右,降雪量不大,体现为小雪,故称为小雪。
小雪的风俗习惯,大多数关于吃有关:
1.吃糍粑,糍粑是南方地区节日的传统食物,在早期多用来制作贡品,用来祭祀神灵,发展到后来在南方地区但逢重要节日都有做糍粑的习俗,以广东梅州、福建三明等地尤为更甚,至于为什么小雪节气吃糍粑,可以从俩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糍粑一般是做成圆形的,而且糍粑黏稠度很高,这也就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家庭气氛相融、和和睦睦的寓意。
其次就是,糍粑是一种热量高的食物,在小雪节气时,天气较为寒冷,故食用糍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御寒,这是从科学角度去观看,小雪节气吃糍粑。
2.做腌菜,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在小雪节气,白菜是最主要的节气时令蔬菜,古代人们对食物都看重很高,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对于吃不完的菜,也要想办法保存下来,将白菜洗净、切碎晒干制作成腌菜利于保存,而且腌菜做的菜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着古代劳动人民的产物。
3.晒鱼干,在小雪节气来临时候,南方沿海地区,很多渔民也要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而恰好这个事情,鱼群也大批的返回海岸海峡区域,适合捕鱼,南方地区对鱼类等富含高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自然就是过冬的好食物,同样为了储存,将鱼晒干就是最好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晒鱼干也就成了小雪节气一种习俗。

小雪节气的内容 小雪风俗介绍

1、小雪的由来

从气象学角度讲,每年太阳运行到黄经240度时,这天即为小雪。一般在每年的11月22日-23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2、小雪的气候特征

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并且夜冻昼化。而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3、小雪日期计算公式:-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2.36,20世纪=23.08。

举例说明:2018年小雪日期==26-4=22,11月22日小雪。

例外:1978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4、小雪风俗:

(1)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瞭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瞭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2)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瞭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3)腌腊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24节气小雪的含义是什么简介

在我们说起 小雪 节气的时候,人们多少会有些陌生,但是在节气到来的时候人们也会想要去了解一些节气的知识,那么小雪节气的含义来历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24节气小雪的含义是什么简介_小雪节气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仅29°50’。“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您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儿了。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阴气下降,阳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节气习俗

腌寒菜

在古代的冬季,没有今天这样种类的丰富的各种食物,也没有良好的食物存储条件。为了在漫长的冬季中有足够的菜、肉食用,先人们发明了腌制食物的 方法 ,将各类蔬菜(主要是白菜、萝卜)或者肉食腌制或者风干,尽可能地延长它们的存储时间,以备过冬时食用。如今,虽然食材已经极大丰富,保存也不再是问题,但这种腌制的习俗还是保存了下来,并成为一些地方的特色美食。

比如,在东南沿海的浙江一带,就有在小雪节气中腌菜的习俗,当地人称之为“腌寒菜”。清代文人厉惕斋在《真州竹枝词引》中记述过当时情景:“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

又如小雪过后,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做腊肉、香肠的习俗。腊肉、香肠等熏制、风干肉制品,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今天的人们一般将这些作为一种美食,但在古代,这主要还是一种冬日里储藏肉食的方法,所以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说法。之所以选择小雪之后开始这项工作,可能跟小雪后气温迅速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比较适合加工腊肉有关。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至今,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 春节 前必做的美食。有的地方将糍粑制作成圆形,有大有小,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有的地方又称为年糕,这一名称也是寓意吉祥如意,人们常说:“年糕,年糕,年丰寿高”。

晒鱼干

晒鱼干是小雪节气的习俗,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开始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酿酒

《诗经·国风》有云:“十月获稻,此为春酒,以介眉寿。”古时酿酒多在刚入冬的时候,也就是小雪前后。这个时期秋收刚刚结束,先人们手头粮食相对富裕。同时,在古代社会,饮酒除了具有现今这种娱乐的作用之外,很多时候还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属于礼的范畴。而时至岁末,正是各种祭祀活动的高峰期,对酒的需求也就很大。

这种初冬酿酒的习俗,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比如浙江安吉地区,人们至今仍然习惯在入冬之后酿制林酒,当地人称为“过年酒”。平湖一带农历十月上旬酿酒储存,称为“十月白”,也有用白面做酒曲,用白米、泉水酿酒的,称为“三白酒”。入春之后可以在酒里面加上一点桃花瓣,称为桃花酒。浙江长兴地区民俗在小雪当天酿酒,称之为“小雪酒”,据说是因为小雪时节,泉水特别清澈的缘故。


24节气小雪的含义是什么简介相关 文章 :

★ 小雪节气的含义

★ 二十四节气小雪含义知识

★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关于小雪习俗有哪些

★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小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 小雪节气有什么寓意 二十四节气小雪和大雪什么区别

★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雪常识

★ 24节气小雪的由来及风俗习惯

中国十二节气中“小雪”的由来和习俗

小雪节气到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降水状态由雨变成雪。小雪与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节气,它不同于我们日常所指降雪强度较小的小雪。如果说前面节气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气温下降水汽凝为水珠,发展到冷凝为霜,那么,小雪则是寒气降至零下凝为雪。从节气名称的变化中可看出古人的活动规律——看天生活,以节气的变化安排生活与农事。小雪节气的含义“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北方地区小雪节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贮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白菜深沟土埋储藏时,收获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浇水,做好防冻工作,以利贮藏,尽量择晴天收获。收获后将白菜根部向阳晾晒3~4天,待白菜外叶发软后再进行储藏。沟深以白菜高度为准,储藏时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并排沟中,天冷时多覆盖白菜叶和玉米杆防冻。而半成熟的白菜储藏时沟内放部分水,边放水边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为宜,待到食用时即生长成熟了。小雪节气,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华南“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华南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小雪节气的民俗腌腊肉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吃糍粑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节气小雪的来历及故事是什么

节气小雪的来历及故事:

《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气候要素包括降水、气温、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一个重要要素。

小雪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

这个节气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

节气小雪的习俗:

小雪节气过后,寒意越来越明显,人们也要酌情加衣,饮食习惯也有所改变,人们从小雪节气就已经忙碌起来,为春节储备过冬的粮食,有的腌菜,有的腌肉,热闹非凡。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节气后天气转冷,变得干燥,是腌制腊肉的好时机,这时候人们将多余的肉类进行腌制保存,灌香肠、腌腊肉,利用传统的储存方式,将美味延长,等到春节的时候再一同品尝。

腌菜也是一个延续多年的习俗,俗话说得好,“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过去的人们生活条件不好,所以会在小雪前后腌萝卜、腌黄瓜、腌酸菜、荠菜、豆角等蔬菜,靠着咸菜过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