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第几名(O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名次)_精神_女排_中国女排
本文目录
- O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名次
 -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第三,第一和第二分别是谁
 
O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名次
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
有人说,女排精神又回来了。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她说:“我觉得这就是女排精神的传承。”
我更喜欢郎平的说法。既然是一种精神,就不会时有时无,就不会在高峰时体现,在低谷时丢失。真正的精神,应该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意志,是一种传统。之所以人们会感觉女排精神又回来了,是因为此前两届奥运会女排的成绩不佳:2008年奥运会,中国女排0比3输给巴西,无缘最后决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2比3负于日本,未能进入四强。这样的成绩让人难免有所失落,失落时就会想到,是不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丢失了?
事实是,中国女排一直在拼搏。竞技体育本来就是实力的比拼,遇见实力比自己更强者,可能爆冷,但更大的概率是失败。就像2008年奥运会,尽管中国女排已经拼尽全力,但面对更优秀更出色、临场发挥更好的巴西队,女排姑娘怎么去决定最后的结果?她们并不能决定最终的比分,但她们能决定比赛的态度——这才是所谓精神层面的战斗力。即便明知其不可,也不会放弃和松懈,更不会抱怨和挖苦,而是发挥最好的实力,努力去拼一个更好的结果——失利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结果,与没有斗志的惨败相比,如果缺少了这种精神,竞技体育就会乏味到成为无聊的排位——谁得第一、谁获第二、第三,其他名次一概无需提及。
所以,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失败时,只要拼尽全力,就是女排精神的体现,女排精神并不必然意味着胜利和第一名。成功时,感恩过去的自己和队友,品尝成功背后的辛酸和付出,并戒骄戒躁,再次踏上征途,这也是女排精神的表现。任何昙花一现的精彩和遭遇挫折的低头,都谈不上真正的精神。只是,我们习惯了从态度层面去感受、感悟、发扬女排精神,还是已经习惯了将精神与胜负捆绑在一起——胜利时,为胜利者欢呼,觉得精神回来了;失败时,忽视失败者的坚韧与付出,觉得一切变得没有意义。如果是这样,所谓的精神永远难以成为一种真正的精神。
竞技体育有其规律,在竞争激烈的项目上,胜负乃兵家常事。我们热爱的是中国女排,是中国女排的精神,与最终胜负并无太大关系。如果单以实力来看,篮球和足球,无疑将成为中国球迷永远的伤心地,但有多少人会只以成绩论英雄?我们只是希望球员能够表现出应有的拼搏精神。而对于中国女排,人们自然要求更高,因为她们取得过辉煌的成绩,她们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发扬这种精神时,请先忘记胜负,因为精神首先是一种态度。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第三,第一和第二分别是谁
第一是巴西,第二是美国,比分3:1
北京奥运会女子排球最终排名:
  1  巴西  冠军
  2  美国  亚军
  3  中国  季军
  4  古巴  
  5  意大利  
  5  日本  
  5  俄罗斯  
  5  塞尔维亚  
  9  哈萨克斯坦  
  9  波兰  
  11 阿尔及利亚  
  11 委内瑞拉 
  个人奖项
  最有价值球员   洛根·汤姆 (美国)  
  最佳得分手   洛根·汤姆 (美国)  
  最佳扣球手   罗茜尔·卡尔德龙 (古巴)  
  最佳拦网手   荒木绘里香 (日本)  
  最佳发球手   亚内利丝·桑托斯 (古巴)  
  最佳垫球手   张娜 (中国)  
  最佳二传手   埃莉娅·平托 (巴西)  
  最佳接发球队员   周苏红 (中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