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中“争”应该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什么意思_惊起_李清照_日暮

请问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中“争”应该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呢

这里的“争”读:zěn,意思是:怎,怎么。

出自:宋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原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释义: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怎么才能出去呢?怎么才能出去呢?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溪亭:临水的亭台。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藕花:荷花。

扩展资料

“争”的其它含义:

1.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争论。

2.力求获得或达到:力争上游。

3.竞争;争夺:争先恐后。

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创作背景:

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翁舅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便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离开京城到了青州,也离开了与她有诗词唱和之谊的前辈晁补之、张耒等人。

赵明诚是金石学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创作雅兴,一度转移到与丈夫共同搜集、整理、勘校金石书籍方面。所以此词当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

细审作者行实,此词大致可系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此词亦当是她的处女之作。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自明朝以来,中国出现了四处“李清照纪念馆(堂)”和多处“藕神祠”。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什么意思

这句词的意思是: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水鸟。

原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水鸟。

出处: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词作赏析

这是追述少女时代一次郊游活动的生活剪影,虽然只有33字,叙事却十分完整,并将叙述、描绘、抒情三者融为一体:远处是长长的流水、沉沉的落日、隐隐的溪亭;近景是郁郁荷塘、少女奋桨、鸥鹭齐飞。有动有静,极富情趣。随着画面的展现,主人公的感情世界也层层展现出来。

美酒、胜景带来的“沉醉”、“兴尽”,日暮归返“不知归路”引起的不安,“误入藕花深处”所引起的焦灼,连呼“争渡,争渡”时的手忙脚乱……都倾泄无遗。充分显示出作者早期词用白描手法引出新思、以平常语度入音律的艺术特色。

如梦令中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摊鸥鹭.”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惊:惊动。起:飞起来。一滩:一群。鸥鹭:这里泛指水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译文: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