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3号上“出差”的宇航员,落地后为什么要恢复很久?神十二航天员已在轨一个月,这一个月来出现了哪些艰难时刻_宇航员_航天员_太空

神舟13号上“出差”的宇航员,落地后为什么要恢复很久

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想成为一名航天员,能够到太空看一看,这是一件多么酷的事情。而我们的神舟13号“出差”的宇航员马上就要回家了,而宇航员落地后却不是马上恢复工作和生活,需要一段时间去恢复,这又是为何?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宇航员返回地面后,身体会增高

在大家的认知里,成年人的骨骼都已成形,想再增高已不太可能。但是宇航员不一样,遨游一圈太空下来,身体会增高3~5厘米,而这种增高并不是什么好事,反而对身体有害。

人们在陆地上活动,比如跑步或打篮球,活动过程中身体会承受重量,但是地表有重力,可以降低骨骼承受的压力。

但是在太空中就不一样,飞船在行驶过程中,身体会发生抖动,又是在失重的状态下,脊柱之间的空隙就会舒展开来,每块骨骼之间的空隙也会增大,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太空返回以后,身高明显增高了。

宇航员返回地面后,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到了太空中,引力被转移,人体在失重的情况下,肌肉得到放松,不会像在地面保持紧绷,就好比失去行动的老人,缺乏锻炼以后,腿部肌肉看上去松散,并慢慢萎缩。

宇航员返回地面后,会发生骨质疏松的现象

即使在空间站中,狭小的空间还难以保证宇航员的活动量,几乎很长时间都会保持一个动作,难免会造成肌肉萎缩的现象。

骨头和肌肉一样,也是一种“活的组织”,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再加上辐射的影响,骨头的密度会降低。在太空中生活,人的新陈代谢也会产生影响,体内的钙、磷等微量元素,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流失率达30%。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时吃饭,只能在空闲时吃点压缩饼干,用来填饱肚子,谈不上营养,返回地面以后,骨骼脱钙的现象就比较明显。正是因为这样,宇航员出舱时,双腿用不上力,需要别人抬着才能出来。

体液缺失

众所周知,在太空中的时候,宇航员的体液是非常容易流失且补充不易的。人体是个十分奇妙的生态系统,宇航员来到太空之后,会自动做出调整以适应太空微重力,这个过程中,人身体内的体液是会重新分配的,比如血液体积将减少20%左右。

甚至,长时间在太空中生活的宇航员,其颈内静脉(IJV)还有可能会发生阻塞,甚至形成血栓和倒流!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状况往往是危及生命的。而在宇航员返航回到地球后,血液受到重力的作用会自发地向下回流,这个过程中宇航员的身体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

这个图片中,王亚平看着很胖就是体液缺失的表现。

同时,长期生活在太空中的宇航员脑部颅骨会被挤压而变形、大脑萎缩、骨质密度降低、改变肠道细菌成分,强辐射甚至能够导致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改变DNA结构并遗传…等等等等

所以,宇航员们在返回地球之前需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那么,航天员返回地面要恢复多久?

宇航员在轨飞过程中适应了太空的飞行环境,返回地面要重新适应地面的重力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落地之后要做好各种保护措施。不能让他们站立,要做好保护措施。三名航天员回地面要恢复大概三个月的时间。

1.第一步:14天隔离期

其实,航天员隔离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这个14天的隔离期,是为了让航天员在公寓里逐渐适应地球上有重力作用的生活环境,让支持运动的各个器官逐步恢复正常工作能力,然后前面说到的立位耐力也会逐渐恢复。

2.第二步:23天医疗疗养期

在此期间也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会对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和监测,并根据宇航员的恢复状况进行合理的体制训练,以确保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恢复到正常身体状态。

3.第三步:3个月恢复疗养期

一般会安排他们到一个环境空气好的地方进行疗养,而这个地方的选取一般是保密的。

总之,宇航员完成一次飞天任务,面对的艰难常人无法体会。他们是太空探索的排头兵,为这些航天英雄致敬。希望英雄们能够安全到家。

神十二航天员已在轨一个月,这一个月来出现了哪些艰难时刻

神十二航天员这一个月来没有出现那些艰难时刻。这是个好消息,我们应该替他们高兴。但话又说回来,航天员在宇宙中本身的工作就很辛苦。具体是哪些辛苦,我在这里给大家解析解析。

一:身体上的素质的锻炼。

我们要知道宇宙中和我们地面上的生存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他们要面对失重,各个方面行动不方便,因为没有重力的支持,在地面上可以轻松做到的是在太空中很难办到,就拿最简单的举个例子吃东西或者穿衣服,失重状态下,这些事情也很难办到。再就是宇航员要时刻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才能在太空中适应太空中的环境,因此宇航员们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做更多的研究,为航天事业献上一分力,促进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

二:宇航员要面对更多更大的压力。

宇航员在太空中要时刻绷紧自己的神经,因为要面对各种突发事件带来的压力。他们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做各种研究的时候也必须考虑清楚不然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他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使他们产生了更多的压力。

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

撇开这一次不谈,这一次没碰到什么大的危险和突发事件,但是不是每一次都是这么幸运,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可能会碰到太空垃圾,形成阻碍,又或者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因为太空环境的因素,可能任务会出错,从而导致一连串事故的发生。而且不是各种突发事件,宇航员们都有解决的办法,他们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所以在这里我向无私的宇航员们表达真挚的谢谢,谢谢你们为我们的中国所献出的一份力量。

神十二返回舱将于东风着陆场着陆,东风着陆场在哪里

百科资料显示,东风着陆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它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着陆场,2016年6月26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返回,这是第一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启用东风着陆场。

接下来,神十二返回舱也将于东风着陆场着陆。据人民日报报道,神十二航天员已在太空生活近 1 个月,在轨工作三个月后,将首次在沙漠着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索救援分队也将首次执行搜救航天员和搜索载人返回舱任务。队员们表示这个团队已准备了足足 21 年,此次任务坚决做到“舱落人到”,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

此次神舟十二号返回舱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首次开启着陆场系统常态化应急待命搜救模式。

东风着陆场的主要作用:

根据任务特点,东风着陆场确定了“指挥协同顺畅、捕获跟踪及时、搜索处置高效、回收安全顺利”的任务目标,紧盯关键环节,着重抓好思想发动、组织领导、总体协调、科研攻关、装备准备、试验文书、人员训练、任务保障、应急处置、安全管控等10个方面的工作。

着陆场区指挥部成立后,先后组织了3次全系统搜索回收综合演练,多次组织了针对着陆场周边沙漠、戈壁、山地等复杂地形环境的搜索、作业展开、野外生存等课目训练,熟练掌握了在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时间、不同地形等条件下,对返回舱的搜索、处置、回收等各种技能,优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还建立了多种方案预案。测控、搜索、通信、气象等10个部门结合自身任务明确分工、细化责任、研究问题、搞好协同,确保装备处于最佳状态、组织协调更为顺畅、人员安排更为合理。

为攻克在沙漠地区搜索回收的各种难题,科研部门聚力攻关,先后完成了返回舱落点预报方法研究和软件开发、机载搜索导航态势终端设备研究等,为快速搜索、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 齐鲁壹点-神十二将于东风着陆场着陆:首次沙漠回收、搜救团队准备了21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