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属于南方还是北方?总的来说河南属于南方还是属于北方_河南_秦岭_分界线

河南是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河南是属于北方。但河南人的生活习惯又比较像北方,对于河南人自己来说,他们说我们是中原人。如果从地理上分析,我们国家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这样算河南省绝大部分,都在秦岭淮河线以北,河南基本上是北方的省份。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截至2014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县级市,省会郑州。河南省总人口10662万人,常住人口9436万人。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河南有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鞅、张良、张衡、杜甫、吴道子、岳飞等历史名人。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首位。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内陆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郑州航空港区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新设立的自贸区。2016年12月,国家批复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 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总的来说河南属于南方还是属于北方

北方

河南省准确描述是中原,是中部,历代都是中国的中心和逐鹿的目标。 如果要分南北,河南应是北方。一是河南省绝大部分都在秦岭-淮河线(南北分界线)以北,只有信阳地区在淮河之南,而南阳的地理位置很奇妙,刚好位于秦岭以南,淮河以北。河南属华北平原,华北自然是我国的北方。

从文化习俗上与陕西、山西、山东等比较接近,与湖南、福建、广东则相差较远。从语言上看河南方言属于北方语系。

气候上也类似于北方其他的地方,具有明显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燥,夏季湿热,南方则是四季潮湿,降雨明显要多。从饮食上河南的饭菜也有北方的特色,以面食为主,家常菜的做法也总体注重实惠,经济,炖、煮、蒸十分常见,在考究上关注不多。

扩展资料:

河南介绍:

河南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 ~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 6.7 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4%),2008年底河南总人口为9918万人(居全国第1位),常住人口9429万人。河南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省会是郑州。

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也是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方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部地区

河南是北方还是南方

河南大部分地区在北方,小部分地区在南方。秦岭—淮河一线,就是常说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此线南北,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不同。

此线也是一月份0度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水田与旱地分布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种植分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扩展资料

此线的走向为,西起与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岭余脉(E104°15′、N32°18′),经四川省的平武县、青川县,甘肃省的文县、康县,陕西省的宁强县、略阳县、勉县、留坝县、城固县、洋县、佛坪县、宁陕县、镇安县、旬阳县、商南县。

湖北省的郧西县,河南省的西峡县、内乡县、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泌阳县、确山县、驻马店市、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

安徽省的临泉县、阜阳市、利辛县、凤台县、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北距蚌埠市区约4.67公里)、五河县,江苏省的泗洪县、洪泽县、淮安市(北距淮安市区约5.68公里)、涟水县、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等44个县(市)蜿蜒而下,止于东海海滨(E120°21′,N34°05′)。

总长度约1666.28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北分界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