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危机的事件历程?阿萨德家族是怎样掌握叙利亚大权的_叙利亚_化学武器_俄罗斯

叙利亚危机的事件历程

2011年3月20日
德拉市居民焚毁了执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委员会、司法以及警察机构所属建筑。叙利亚总统堂兄、巨商拉米马柳夫开办的电讯公司的两处办公楼也被洗劫。
2011年3月29日
以奥特里总理为首的叙利亚内阁29日向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递交辞呈。这是叙利亚当局在南部城市德拉3月爆发民众抗议活动后采取的重组政府措施。
2011年4月8日
叙利亚南部德拉市、大马士革农村省、北部拉塔基亚市和霍姆斯市等省市8日爆发大规模抗议游行示威活动,造成至少20死亡。
2011年4月22日
叙利亚多个省市22日举行了名为“伟大星期五”的游行示威抗议活动。叙武装部队发言人当天发表声明说,武装分子与安全人员发生交火,造成10死亡,39人受伤。
2011年5月23日
欧盟发表声明,首次宣布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进行制裁,禁止其入境并冻结其海外资产。
2011年10月4日
联合国安理会就法国、英国等提交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中国反对,印度、南非、巴西、黎巴嫩弃权,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美国等赞成,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2011年11月26日
三艘俄罗斯军舰进入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水域。同时,俄罗斯唯一一艘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也将在其他军舰的护卫下,于12月初赴地中海东部进行远洋巡航。
2011年11月28日
刚结束利比亚作战任务的美国“乔治·布什”号航母现已驶入叙利亚邻近海域。俄罗斯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上将”号正在奔赴叙利亚的途中。周边的以色列、约旦和土耳其3国军队都已宣布进入战备状态。
2011年12月22日
阿拉伯国家联盟一个先遣代表团抵达叙利亚,为后期派往叙利亚的观察团做后勤准备。先遣团由阿盟官员萨米尔·赛义夫·亚扎尔带队,成员大约10人,包括安全、行政和法律专家。
2012年1月23日
欧盟外长作出决议,再次扩大对叙利亚的制裁。根据欧盟外长会后公布的决议,本次共有22名“侵犯人权”的叙利亚人和8家“给叙利亚当局财政支持”的企业被欧盟列入制裁清单。欧盟将禁止成员国向这22人发放签证,8家企业在欧资产将被冻结。
2012年1月23日
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了阿拉伯国家联盟与西方国家提出的一项新决议草案。新决议草案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转交权力给副总统,保证其在过渡阶段履行职责,在两个月内组建民族联合政府。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拒绝了新决议草案中的部分内容,但表示仍愿意继续参与磋商,并致力于就解决叙利亚危机达成一致。
2012年2月4日
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表决结果为13票赞成、2票反对、0票弃权,俄罗斯、中国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使否决权否决了这一决议草案。
2012年2月27日
叙利亚新宪法草案公投结果公布。叙内政部称有近6成选民参加了投票,草案获得近9成支持率。该草案由巴沙尔指派的29人委员会起草。根据草案内容,国家政治制度以多元化为原则,改一党制为多党制;通过投票实施政权民主,总统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7年,只能连任一届。按此规定,巴沙尔的任期将到2014年结束。
2012年5月
叙利亚中部 霍姆斯省胡拉镇居民区日前遭大屠杀,死亡人数已升至108人,包括49名儿童。联合国安理会2012年5月27日谴责此次血腥屠杀。不过,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均否认是自己所为,并指责对方制造屠杀事件。有人权组织声称,在叙利亚哈马镇,有33人再遭屠杀,包括7名儿童。
2012年7月
位于首都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国家安全总部遭到自杀式爆炸袭击,叙国防部长拉杰哈遇袭身亡。据叙利亚电视台报道,叙利亚政府2012年7月18日任命法赫德·贾西姆·弗拉杰将军为新任国防部长。
2012年8月6日
叙利亚总理希贾卜叛逃加入反对派组织,成为叙利亚政府变节的最高级别官员。其发言人称希贾卜叛逃是为了抵抗巴沙尔政权对叙利亚人民发动的“种族屠杀”罪行。
2013年3月
俄外交部谴责叙利亚武装分子在戈兰高地附近绑架联合国维和人员,并呼吁遵守1974年关于该地区停战协议的条款。俄外交部网站发布的消息中指出,“俄罗斯强烈谴责绑架维和人员,要求尽快无条件释放人质。各方应充分遵守‘1974年5月31日协议’条款,不允许违反停战协议以及戈兰高地军事隔离区制度”。此外,俄外交部消息中还指出,俄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戈兰高地维和部队安全。
2013年3月19日
有关使用化学武器的报道称,“恐怖分子”(指叙反对派武装)在阿勒颇省阿萨尔镇发射了携带毒气弹头的火箭弹,造成25人死亡,86人受伤。报道中还配上受害者的照片。叙利亚外交部给联合国的信中说,反对派“纳斯拉阵线”和其他与“基地”有关的团伙控制了阿勒颇的部分工厂,这些工厂中存有有毒氯气,此前“基地”组织也威胁要使用化学武器。
叙反对派指挥官卡西姆随即回击,指责巴沙尔才是攻击凶手。反对派在阿勒颇的军事指挥官阿卜杜尔·贾巴尔自称看到了整个袭击过程。卡西姆表示,是政府战机从空中发动的袭击,爆炸产生了令人窒息的气体,一些受害者在反对派的医院里救治。
2013年4月29日
叙利亚总理哈勒吉的车队在大马士革遭遇汽车炸弹袭击,造成至少8人死亡,多人受伤,叙官方媒体称哈勒吉本人躲过暗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晚些时候发表声明,对这一袭击事件表示谴责。
2013年8月27日
美国国务卿克里表示,将与盟国一起公布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的新证据。叙利亚外长2013年8月27日强硬回击美国军事打击的传言,他说,一旦遭到打击,叙政府军会给西方一个“惊讶”。
2013年9月5日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四号下午就授权奥巴马政府向叙利亚动武的提案作表决,以十票对七票通过,预料参议院会在下星期的全体会议上就提案表决。
提案容许总统奥巴马下令向叙利亚发起有限度行动,维期不超过90天,也不能派出地面部队。表决一度因为麦凯恩提出修订而延迟,投票时只有一名参议员投废票。这是自2002年十月、时任总统的小布什,得到授权攻打伊拉克以来,美国国会首次就军事行动表决授权。
提案得到通过,令奥巴马的动武构想向实现迈进了重要一步,目前最大的难关是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因此国务卿克里跟防长哈格尔还有参联会主席登普西到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攻坚,游说议员支持授权。
2013年9月6日
白宫6日发表一份联合声明,显示在刚刚闭幕的G20峰会上,9个成员国及代表欧盟与会的西班牙支持美国对叙利亚动武,使得奥巴马极力构建的“国际联盟”增至15国。
联合声明称,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G20峰会间隙,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英国、西班牙等10国与美国就叙利亚问题签署联合声明。
另一方面,作为本届G20峰会的东道主,俄罗斯已明确表态反对美国对叙利亚动武,俄罗斯总统普京6日更公开表示,如果叙利亚遭到军事打击,俄罗斯将施以援手,包括提供武器和开展经济合作。
2013年9月10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全国电视讲话说,叙利亚危机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俄罗斯表示愿意推动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交出化学武器,叙政府也表示愿意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奥巴马称,虽然当前进行判断还为时过早,但考虑到俄罗斯是巴沙尔政权最坚强的同盟之一,俄方的建议可能实现在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消除叙利亚化武危机。据此,奥巴马请求国会推迟进行对叙动武草案的投票,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推动解决叙利亚问题。
2013年9月12日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表示,他愿意将叙政府拥有的化学武器交由国际监督。
巴沙尔说,叙利亚将把化学武器交由国际监督的决定是因为俄罗斯,而“美国的威胁没有影响这一决定”。他表示,叙将向联合国提交必要文件以制订有关化学武器的协议。巴沙尔表示,叙利亚是否能够顺利执行这一计划,取决于美国是否能放弃军事打击叙利亚的威胁。叙利亚驻俄罗斯大使哈达德当天在莫斯科表示,只要国际社会同意,叙利亚将立即将俄罗斯的有关建议付诸实施。哈达德还说,按照俄罗斯的愿望,大马士革“愿意立即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2013年9月16日
联合国公布了对2013年8月21日叙利亚大马士革郊区使用化学武事件的调查报告,称叙利亚境内确实有化学武器被大规模使用,无论谁人使用了化学武器,都违反了国际法,这样的行为犯下了战争罪,并表示化学火箭发射来源离总统府很近。联合国还公布了对叙人权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无论是叙利亚政府还是反叛武装,都犯有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对叙化武问题报告中,对叙使用化学武器造成包括儿童在内大量平民伤亡,深表震惊和感到遗憾。
2013年9月26日
据外电报道,一名美国高级官员表示,就美国和俄罗斯提出的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解决方案,联合国安理会将在2013年9月27日举行投票。
2013年9月30日
叙利亚当地时间2013年9月30日上午11时左右,叙利亚反对派使用多枚迫击炮弹袭击了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府附近地区,其中一枚落入中国驻叙利亚使馆院内,造成使馆内一名当地雇员受伤。
2013年10月6日
联合国计划派遣约100名国际专家参与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进程。潘基文表示,他就叙利亚化武问题拟定的两大优先目标分别是:完全清除叙利亚境内化武、保障来自联合国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人员的安全。
由14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和19名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成员组成的先遣队2013年10月1日抵达大马士革后,立即展开相关工作。按照安理会决议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要求,叙利亚应于2014年年中完成化学武器的销毁。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6日表示,叙利亚化学武器项目的销毁进程已经启动。在联合国和禁止化武组织的联合推动下,叙利亚化学武器及相关装置正在展开销毁,其中包括导弹弹头、炸弹和混合罐装设备等。
2013年10月7日
美参议员与国务卿意见分歧,怀疑叙秘密转移化武。以呼吁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著称的美国参议员麦凯恩和格雷厄姆要求核实叙利亚当局似乎在秘密转移现有化学武器的消息。在联合声明中,表示不同意美国国务卿克里的意见。克里欢迎叙利亚开始销毁化学武器的事实。根据可能了解化学武器情况的叙利亚前官员的证据,麦凯恩和格雷厄姆认为,叙利亚当局试图隐藏部分储备,包括将它们转移到黎巴嫩和伊拉克。
2013年10月28日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称,联合国调查员已经对叙利亚23处之中的21处场地检查完毕,他们仍在试图安全进入剩下的两处场地。
2013年10月28日
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在贝鲁特呼吁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叙利亚危机,强调军事行动不会改变叙利亚现状。
2013年10月28日
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别代表拉赫达尔·卜拉希米2抵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就29日日内瓦会议的筹备工作展开斡旋。卜拉希米此次斡旋将面临两大难题:第一就是谁将代表反对派出席会议:第二就是会议的召开不应该设置前提条件。
2013年10月30日
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发表讲话说,越来越多的叙利亚人涌入土耳其境内,希望国际社会在资金上帮助解决叙利亚难民危机。滞留在土境内的叙利亚难民已超过60万人,其中约20万人登记后留在难民营内,其他40多万人涌入土耳其南部后投亲靠友,自谋生路。土耳其境内已建立21处难民营,提供包括住宿、食品和医疗在内的基本人道主义援助。
2013年11月
叙利亚方面2013年11月14日援引在巴黎的外交人士消息,被推迟的新一轮日内瓦谈判将于12月12日举行。
叙反对派“叙利亚全国联盟”11月11日发表声明称,同意参加在日内瓦召开的叙利亚问题国际和平会议。

阿萨德家族是怎样掌握叙利亚大权的

哈菲兹·阿萨德和巴沙尔·阿萨德这对父子总统,已经对叙利亚实施了35年的家族统治,而且很可能还会统治下去。父子两人小时候都想当医生,但长大后都当了总统。这两位父子总统的禀性和治国方式又像又不像。

多数派把少数派逼上权位

阿萨德家族所属的阿拉维教派是叙利亚独有的,占人口不到12%。阿拉维的含义是“阿里的崇拜者”,被归类于伊斯兰教什叶派。但他们也崇拜太阳、月亮和天空,而且又分为太阳派、月亮派和天空派,这是“正统的”伊斯兰教不能容忍的。因此,这个教派自10世纪形成后,一直被认为是异端。根据14世纪逊尼派长老的判词,阿拉维人是“比犹太人还要恶劣的异教徒”,“向他们开战是会令真主满意的”。
阿拉维派于是饱尝了歧视和欺凌,也养成了逆境求生的秉性。他们世世代代都是没有土地的贫雇农或地主权贵的仆人丫鬟,贫穷和地位低下伴随着他们,藏在心底的是对翻身和复仇的渴望。
一次大战后,宗主国法国对该地实行了分而治之。不仅将黎巴嫩分离出去,而且还要营造“阿拉维自治邦”。阿拉维派欢迎法国人,法国人则有意利用他们镇压形形色色的反叛。在法国人组建的八个营的叙利亚新军中,竟有三个是阿拉维营,其他的部队里也有大量替主人服兵役的阿拉维仆人,叙利亚军队就这样变成了阿拉维派的军队。但逊尼派权贵们没有意识到威胁,还是不送自己的孩子去当兵,也不让他们进军校。于是,叙利亚的军事学院就变成了阿拉维精英青年大展宏图的摇篮。
1930年出生的哈菲兹·阿萨德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1941年9月,戴高乐麾下的“自由法兰西军”宣布叙利亚独立。逊尼派慌忙将自己的子弟送进军校,但为时已晚。根据1949年叙利亚军方的报告,所有部队均在少数派统领之下。例如空军,尽管没有几架飞机,但司令却是阿拉维派。

第一位当上总统的阿拉伯飞行员

哈菲兹·阿萨德是父亲八个孩子中的长子。父亲是一位开明本分的农民,不仅为阿拉维身份自豪,也崇尚反抗一切外来者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他们的故乡是阿拉维派的发源地———地中海沿岸古城拉塔基亚附近的山村,村子不远处就是被萨拉丁大军摧毁的十字军城堡废墟。少年阿萨德崇拜打败十字军解放耶路撒冷的库尔德大英雄萨拉丁。
阿萨德14岁时到拉塔基亚上中学。那时候,叙利亚复兴党的创始人阿弗拉克宣传的是“统一、自由、社会主义”。阿萨德17岁时,复兴党成立。同年他就在学校里建了党支部,要领导革命。他的第一次革命是革掉了自己的父姓“瓦赫什”。“瓦赫什”的意思是野兽,在阿萨德看来,该姓显得野蛮粗俗。而阿萨德的意思是“狮子”,威猛而正派。后来他当了总统,大马士革就传出谣言,说美国米高梅的大片以后他们看不上了,因为阿萨德见不得米高梅公司的吼狮标志。
1952年,阿萨德放弃了少年时代当医生的理想,考入霍姆斯军事学院,后又转入阿勒颇空军学院学飞行。他刚刚毕业就赶上了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在战备执勤中,驾驶一架英国战斗机击落了一架误入领空的英国轰炸机,获得嘉奖并被送到埃及学习驾驶苏联的米格-17。和他同时受训的是另一位后来当了总统的阿拉伯飞行员———埃及的穆巴拉克。
1958年,叙利亚和埃及组成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但纳赛尔的阿拉伯民族主义不仅容不得苏联的共产主义,也容不得复兴党的社会主义。大清洗持续了三年,一万多不愿追随纳赛尔的叙利亚军官被解除职务。由于埃及人的疏忽,在埃及服役并秘密担任复兴党军事委员会骨干的空军上尉阿萨德没有成为清洗目标。1961年叙利亚脱离埃及之后,阿萨德转业回国在运输部当了一个小职员。
小职员的身份掩护着他的秘密活动。1963年3月,复兴党政变一举成功,政变的三个军事首领都是阿拉维派。阿萨德再次入伍,职位是空军司令。
接下来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党内路线斗争。党的创始人阿弗拉克变成了“保守派”,愤而出走黎巴嫩,后来落户伊拉克辅佐萨达姆。1966年2月,阿萨德在叙利亚第13次政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上了国防部长。紧接着就是1967年的阿以战争,他指挥的军队丢掉了戈兰高地。1970年9月,叙利亚军队开进约旦帮助巴勒斯坦人推翻约旦王室,同样被打了回来。一连串的失败导致“责任之争”异常激烈。1970年11月13日,阿萨德起兵发动“纠正运动”,逮捕了“阿拉维三巨头”中的最后一个竞争对手———复兴党领袖贾卢德及其同伙。几天后的群众大会上,与会者先是高呼三声“纳赛尔”,然后高呼三声“阿萨德”。次年3月,在一次只有一个候选人的选举中,阿萨德以99.2%的选票当选总统。后来,他的得票率又上升到99.9%。

为什么叙利亚政府军中占大多数的逊尼派士兵仍然效忠巴

因为叙利亚几十年采取的是世俗化政策,而不是以宗教意识为主,国防部长就是逊尼派出身,巴沙尔的姐夫前防长舒卡特是基督徒,同时受长期苏式军事训练方式,思想工作不错。

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سّوريّة‎;英语:The Syrian Arab Republic),通称为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包括戈兰高地,全国总面积为185180平方公里。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叙利亚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历经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大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法国委任统治,1944年独立,1963年起由阿萨德家族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至今。从2011年年初开始,爆发了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

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中心位置,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