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学家们都说,李承乾是唐朝最可惜的一位太子?_长孙_贞观_太子

在中国历史上,太子和皇帝的关系,似乎一直是非常的微妙。

一方面,太子和皇帝,是父子关系。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子之间的关系,本该是最为牢靠的。但是另一方面,除了父子关系之外,太子和皇帝还有一层君臣关系。正是这层君臣关系,让原本单纯的父子关系,变得微妙了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皇帝怕太子夺权。

在太子和皇帝之间的父子惨案当中,唐朝的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应该算是最有名的一个例子了。

李承乾,字高明。生于公元619年,这一年,是唐朝建立的第二年,同时也是唐朝彻底平定关中,统一全国的开始。

据传,李承乾出生于长安的太极宫承乾殿,名字是他爷爷李渊亲自起的,与承乾殿同名。承乾二字,作为殿名和人名,那就截然不同了。李渊给他起这个名字,可见当时李渊对他的厚望。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他的生母,是著名的长孙皇后。

可以说,李承乾的到来,给李家带来了好运。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的老爹李世民,率领军队南征北战,终于扫平了天下,一统中原。而李承乾本人,也在刚刚两岁的时候,便被李渊封为恒山王,可见对其的器重。

然后,在李承乾八岁那年,他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

这一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迫使李渊禅位给他,改年号为贞观。

这一年,年仅八岁的李承乾,被封为皇太子。

在被封为皇太子之后,李承乾的太子位,可以说是相当稳固的。一方面,李承乾本人素有贤名,虽然年纪不大,但却十分好学,名声极好。另一方面,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长子,其生母长孙皇后,又和李世民感情极好,是患难与共的夫妻。

李世民对李承乾到底有多好呢?

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贞观四年,李世民下令,让李承乾‘宜令听讼’,也就是以后上朝之后,李承乾可以站在皇帝的位置下面听政务了。这一年,李承乾才仅仅只有十二岁而已。

贞观六年,李世民驾幸岐州,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李承乾,奉命监国!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宠爱,由此可见一斑了。

照理来说,能够让老爹如此信任,李承乾又恰好十分贤明。他的太子位,本该是非常稳妥的,等到李世民去世之后,他也可以顺利即位,不会遇到任何问题。

但可惜的是,在贞观十年这一年,李承乾遇到了自己人生当中的第二个转折点。

这一年,李承乾的生母长孙皇后去世。

长孙皇后的去世,对于整个唐朝来说,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位曾亲自陪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奇女子,性情极其温婉。可以说,李世民能开创自己的贞观盛世,能容得下魏征这样的谏臣,就是因为长孙氏的存在,给了性格刚猛的李世民,填补了一块温柔的自留地。

正是因为长孙皇后的去世,在仅仅一年之后,李世民才会再次开始选秀女。正是在这一年,后来成为一代女帝的武则天,正式进入了皇宫,开始了她传奇的一生。

同时,因为长孙皇后的离世,李世民和李承乾这对父子,开始渐渐出现了一丝裂痕。

这丝裂痕,倒不是李世民开始不再宠溺李承乾这个太子,而是因为父子之间,因为缺乏母亲这个角色居中调节,沟通起来会十分困难。

这种关系,其实可以类比于今天的单亲家庭。如果是母亲早逝,父亲自己将孩子养大,父子之间,多半会有严重的沟通障碍。而当时李世民一家的情况,其实就属于此类。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年仅36岁。当时李世民39岁,李承乾17岁。

贞观十年之后,生长在单亲教育环境下的李承乾,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加上一群古板文臣的教育,终于让这个正处于叛逆期的少年,误入歧途。

当做作为太子老师的孔颖达、张玄素等人,恨不得无时不谏,绝不允许李承乾犯任何错误。后来李承乾宠幸一名太常乐人,李世民因为害怕李承乾玩物丧志,直接把这名太常乐人给杀了!

这就好比今天一个上高中的孩子,每天无时无刻不在老师的监督下学习。好不容易喜欢上了一个明星,结果老爹为了怕耽误孩子学习,把孩子收藏的所有有关明星的东西,一把火都烧了。

别说是在皇家,就是在现代的普通家庭里,家长如果这样做,除了让孩子更加叛逆之外,恐怕再无别的选择了。

而作为太子,李承乾一旦开始叛逆,那结果可就严重了。

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时开始逐渐叛逆的李承乾,更是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问题。

自己兄弟的夺嫡挑战。

当时李承乾面对的挑战,主要来自于自己同父同母的兄弟李泰。

李泰也是长孙皇后所生,是李世民的嫡次子。对于李泰,李世民同样是极其喜欢。而且,因为李泰不是太子,李世民对李泰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按照朝廷惯例,所有皇子成年之后,必须去各自封地就藩。但李世民出于对李泰的宠爱,等到李泰成年之后,依然将李泰留在长安。

李世民这样的作为,更坚定了李承乾的误会,让李承乾误会李世民想要换太子。

贞观十六年,当时24岁的李承乾,在自己岳父侯君集等人的谋划下,仓促发动政变。这场政变,最后以失败告终。

遭遇太子谋反的李世民,这时终于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但这个时候,却为时已晚。李承乾谋反已是事实,就算李世民想要维护他,李承乾也不可能再做皇帝,大臣们是不可能同意的。

但是,就算这样,李世民依然还是尽量维护自己的儿子。李承乾谋反后,如侯君集等人,全部都被处死。但李承乾本人,却只是被李世民贬为庶人,流放黔州。

另外,为了保住自己这个嫡长子的性命,李世民深知如果李泰继位,李承乾必死无疑,所以不得不放弃了李泰,改立嫡三子李治为太子。

但可惜的是,李世民的保护,终究是已经迟了。李承乾被流放黔州之后,仅仅过了两年,就因病去世,时年26岁。李世民得知后,为其辍朝三日,以国公之礼厚葬,后迁葬于昭陵,得以永远陪伴父母。

从李世民李承乾这对父子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真是极为不利!母亲这个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实在是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