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众山小全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这首《望岳》为何誉为绝唱)_泰山_杜甫_齐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这首《望岳》为何誉为绝唱

关于这个问题要先来看看杜甫的写作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也称杜拾遺,杜工部,杜少陵,河南巩县人。杜甫生在一个有文学传统的世家,其祖父就是武则天时代的著名詩人,由于受到了家庭的熏陶,杜甫七岁就会写詩,后来与“詩仙“李白齐名,人称“詩圣“,“李杜詩篇万古传“说明杜甫詩歌的巨大影响力。

《望岳》是杜甫在年轻的时候写得三首诗中的一首,詩中字里行间处处都洋溢着作者的蓬勃之气。詩中是这样写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詩主要是写了山东的泰山,其中的“岱宗“是指五岳之首的泰山,夫如何?怎么样了的泰山,“齐鲁青未了“,当时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跨着两个国界看泰山,烘托出泰山的遥远和泰山的高峻。“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形容大自然的造化,使泰山这样的雄伟壮丽鬼斧神工。自然也是很钟情秀美的,山南为阳坡,山北面为阴坡,一山都能“割“昏晓,可见詩人的炼字用词的功夫很是了得,一个“割“字如同神来之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了杜甫的艺术造诣之深,字字珠玑的功夫。“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詩人还在细看泰山,不断的缭绕的雾烟,激荡着胸怀开阔的视野,老是瞪着眼不停的看着,眼眶都要决裂了,看到了暮色中的归鸟,詩人对大好的景色观赏一天,可见詩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情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最后的结尾,通过描写了泰山,带出了富含哲理的思考,一定要登上顶峰,不怕任何困难,你就会知道周围的群山都那样的矮小,会领略着成功后无限的风光,体现了詩人的豪迈和坚定的信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一个千古名句,流传至今妇孺皆知。

所以说这首詩是杜甫的一个杰作,是五律中的精品。被人称为绝唱也不为过,但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还是不用绝字为好。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什么地方说这句话比较合适

梦幻里,天姥山,

面向大海,

春暖花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壮哉!阔哉!

我站在咧咧风雨中,

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叹,

壮怀激烈。

不问功名尘与土,

屈原问天忧民哀。

苏州平台高大尚,

难比岳阳小对联。

听惯霓裳羽衣曲,

草堂寒士谁挂怀。

南柯一梦有时醒,

醒来方觉万事空;

胸怀壮志无余力,

唯有借梦向天鸣。



能说出一首关于山东的诗吗

一、张养浩《登泰山》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平生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似觉宽。

笑拍红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二、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为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