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保活动(有的学校每年都会参评一年一次的文明校园,你觉得这种活动有意义吗)_参评_垃圾_活动

本文目录

  • 有的学校每年都会参评一年一次的文明校园,你觉得这种活动有意义吗
  • 我想建议将“垃圾分类”普及知识进校园活动,你怎么看

有的学校每年都会参评一年一次的文明校园,你觉得这种活动有意义吗

谢谢邀请。

身为教师的我,而且是已经22年教龄的我,告诉你,首先文明校园不是有的学校每年都会参评,而是每个学校都会参评,几乎没有例外。其次面对参评活动,我们班主任应该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

一、学校要不要参评各项活动

这个问题,如果说是作为个人而言,我肯定是反对的。但是我们明白学校不是象牙塔,它不能独立于社会,隔绝于社会,它连接结着教育局,家长,还连接着老师和学生。而且我们的工资来自于财政的下拨,也即俗话所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而这么多的学校,年终要下发各类资金补贴等,怎么发?平均发?肯定不可以。必须要有差距,而且还能体现优劣好坏,那怎么办?组织各种活动来评比,区分高下。就比如学期结束,我们也会给学生进行考核,让学生投票之类的,就是为了表彰先进、优秀之类。

而且不仅是我们教育单位如此,就是其它的企事业单位都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是将心比心去换位思考。不过貌似我们学校这些单位评比的活动可能会多一点,因为我们一年是算两个学期,所以如果每个学期都要考核的话,因此各种考核都比其它单位多一些,这也是正常现象。

二、如何看待各项参评活动

的确作为班主任,上有学校下派的各项任务,下有教育教学任务一大堆,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去应付。如果你把它当作负担,当作额外的任务,你就会很烦,很累,久而久之就会尽力憔悴,甚至是筋疲力尽。

怎么办?这个道理有点像半杯水原理,悲观的人会说,唉,只剩下半杯水了,马上就快没了;而乐观的人会说,啊,太好了,还有半杯水。当我们不能改变事情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这就是所谓的山不转水转,水不转,我转。

然后我来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事。比如电话测评,确实在我的工作时间,有电话过来我尽量接,但是我不可能保证24小时开机,而且测评老师他也要休息的吧,他难道会凌晨2点或者半夜12点给你打电话?我上课时候可不可以打电话?肯定是不可以的,所以我们没必要把这个测评组给妖魔化。

最后,我觉得这些参评对老师来说,对班主任来说我们尽力而为就好。但是最主要的,我们还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比如管好班级,教好功课。因为这样的老师,不管你在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你说是吧。

最后祝你工作开心。

我想建议将“垃圾分类”普及知识进校园活动,你怎么看

关注飞鱼,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感谢邀请!

其次,由摄影师陈国平老师提出“垃圾分类教育”,请允许我表示由衷的敬佩!

专门的“垃圾分类教育”,在学校还未广泛开展。部分学校主要侧重于清洁卫生、环境卫生教育,然而这些都是“动作上的”,而不是“理念上的”。

我们的学生急需进行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环保教育,但是目前学校往往只重视清洁卫生打扫,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教育行为。

在师范读书时,我们的化学老师对我们人生的成长有深刻影响,他强调“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打扫清洁卫生,而是要恰当地处理有毒垃圾,比如塑料袋、锂电池等,这些垃圾都是不易分解的,其埋藏地底,有毒物质很容易污染地下水源!

这与陈国平老师提出的“垃圾分类教育”不谋而合,也让我印象深刻!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人对“垃圾分类”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垃圾分类总是那些清洁工人的事,与我们无关”,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垃圾分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正常、健康、幸福的生活有着积极重大意义,“垃圾分类”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我非常支持“垃圾分类”普及知识进校园活动,这样的活动应该弄成体系,弄成课程,让“垃圾分类理念”伴随着孩子们一生的成长!

当然,我也有一些忧虑:这个活动本身有着深刻的意义,尤其是在习近平提出“绿色中国”的大背景下,我们决不能将这样有深刻意义的活动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停在表面!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开展这样的科普及环保教育,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再次感谢陈国平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奉献!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在学校、家长、社会共同的关注和维护下,才能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关注飞鱼,关注教育,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