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版的唐诗三百首(24岁了还适合看《唐诗三百首》,《诗经》这些书籍吗)_诗人_惊心_春天

24岁了还适合看《唐诗三百首》,《诗经》这些书籍吗

读唐诗,宋词,诗经,还有古文观之等是中国人,或者说爱好中国文学艺术的中国人一辈子的事!这些中国文学经典是中国灿烂古典文化的瑰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常读常新,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启发,新的感悟。无论什么年纪读都会有收获,有教悔,有长进,有感悟。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经典五律《春望》

《春望》是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被困在长安时有感而作,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景中有情,诗中的景是国家破裂后长安城的春景,诗中的情是忧国忧民,盼望和平统一的情。

《春望》的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大意是:

国都陷落,旧时的山河依然存在,长安城的春天草木幽深,人烟稀少。感伤时见到盛开的花却泪流不止,怅恨时听到鸟鸣声却惊扰我心。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书价值万金。手搔白头只觉白发更加稀疏,简直承受不住发簪。

诗意赏析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爆发,虽然旧时的山河依然存在,但是国都长安早已经破败不堪,一个“破”字写出了战争对国都的危害程度。春天本来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枝繁叶茂的季节,然而此时的长安城却是草木纵深,人烟稀少,荒凉一片,失去了春天该有的活力和色彩。这一切全都归咎于由安史之乱所引发的战争。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因当时的社会时局而感伤,感伤时看见春天里盛开的花却流下泪水;诗人怅恨离别,心中怀有恨意时听到春天里悦耳的鸟鸣声却惊扰了他的心。花开,鸟鸣本是春天的欢快景色,反而使诗人溅泪,惊心。这两句诗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衬托出了诗人因时局而忧愁的情怀,以及有家不能回的怨恨。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诗人被困长安,对家中亲人的想念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战乱时期,想要收到一封家书是何等困难,因此诗人发出了“家书价值万金”的感慨。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因忧愁而白了头,手搔头发时却觉察到了头发已稀疏可数,甚至连束发的发簪都快要承受不住了。

想教2-3岁孩子一首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谢谢邀请:根据题主的提问的问题是“如果教2 ̄3岁的孩子一首古诗,你会怎么怎么方式?。首先讲在我动笔之前有61位网友回答了这个问题,我浏览了几篇,大家各抒己见,观点不一。但笔者认为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讲幼儿不宜过接受太多知识类教育。应以开发智力为主。如果题主非要让人一位2一3的幼儿学点古诗也可以,题主可选择以下方式进行:一是领读。让年幼的他跟着父母等人读,或用电脑,手机下载的适合幼儿读的古诗,比喻李白的《靜夜思》;二是指读。父母或其他人教幼儿读书教者指着字让他跟读,到会时自己指读。因为现在书店有专售这个年龄学习的古诗集,并配有内容丰富的图案,诗歌解释,便于家长教学。等学习方式。但要记住是神童就不要讲,若不是千万别硬塞硬填,使他今后对学习产生恐惧感,拔苗助长反而不利,现在学前教育三年就反对识字教学,请题主若是自己的孩子也要适当好吗?你的心情笔者非常理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