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作文素材(有什么时新作文素材推荐吗)_李子_素材_自己的

有什么时新作文素材推荐吗

作文素材……这个比较广泛,对这个话题我觉得很多,像以前看的青年文摘,哲思等,万能作文,新时代等等

对于时新作文,我认为平时应多看一些新闻,了解时代潮流及其需要,多积累知识和素材点,对写作文很有帮助

有没有什么清新脱俗的作文素材可用于高考

2020高考时文素材运用指导

四川/王典馥

(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

【时文素材选粹】

李子柒治愈了什么

熊建

  这几天,一个名叫李子柒的四川姑娘火了。火到什么程度?世界闻名。

  她主要是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发布自己制作美食的短视频。几年下来,积累了几千万粉丝,在国外知名自媒体平台上,她的订阅量几乎和CNN差不多。

  网上制作美食的短视频多了,李子柒凭什么脱颖而出?首先,她过手的都是四川农村的家常食物,特色调料,而且差不多每一样都是她从地里刨出,山泉洗过,炉火炙烧,非常原生态,符合大众对绿色食品的期待。

  其次,视频制作精致,不管是雨落屋檐,灶台炉火,还是肩扛枯柴,石磙碾姜,都营造出一种文静祥和的意境。这是孟浩然领略过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是陶渊明体验过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是储光羲惊叹过的“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可以说,她的视频,满足了人们对山水田间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

  在光影流淌中,观者感受到了一股似乎非常熟悉、但又久未谋面的烟火气、生活味,以至于很多网友关注李子柒后纷纷感叹:太治愈了。

李子柒治愈了什么?

  说到治愈,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长眠在纽约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这句话中的第一层意思——治愈,意思是治疗疾病,网友感叹的“治愈”,含义其实是墓志铭的最后一层意思——安慰。大家在看李子柒视频的过程中,感到获得了心灵上的抚慰,产生了悦感。这种抚慰和悦感是怎么产生的呢?还得从她的视频特点——专注,入手分析。

  镜头里的李子柒,干什么都十分专注,一板一眼,看上去是那么沉稳扎实,这对于社会上的一种浮躁之气,颇有静气凝神之效。

  何谓浮躁?具体表现很多,比如干事业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总想着一口吃个胖子,以至于不能静下心来学习、研究,心神不宁,心猿意马,往往导致工作上追求浮夸,生活中热衷浮华。这种情绪长期萦绕心头,对人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小。

  当此际,看到李子柒那样专注地处理一件事,无异于服用了一剂清凉药,产生类似于禅定的效果,反躬自省下,得到心灵的净化,内分泌系统就会分泌出愉快的激素,产生悦感,压力得到释放,情绪得到抚慰。有网友说看后会落泪,也是压力得到舒缓的一种表现,难怪会产生“太治愈了”的感觉。

都说现代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命体验,新颖的娱乐形式层出不穷,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凸显,亚健康、抑郁症、路怒症、暴躁症,过去闻所未闻,如今司空见惯。人们渴望心灵上的宁静,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期待更多李子柒式的文化产品,来为我们的生活加点润滑剂。

(节选自选自《人民日报》 )

■素材还原

“意外”走红的四川姑娘李子柒 90后美食视频播主,近年来在微博、美拍、B站等自媒体收获了众多粉丝,其在境外最大的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上的粉丝量高达749万。李子柒发布的视频作品侧重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魅力,如将蚕丝、刺绣、竹艺、木工、造纸等中华民族传统手工工艺,以及充满古典韵味的特色美食小吃,结合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把山居田园的美好生活情境通过网络呈现给世界。这些视频在国外收获了超高的人气和关注度,有网友点赞,认为这代表了国外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认同,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适用主题

90后姑娘李子柒一时间成了万众瞩目的“网红”,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剖析这一素材,都应凸显其“红”的必然缘由,由此,考生可挖掘出以下写作主题:

其一,寻找质朴宁静的生活方式。之于喧嚣的外部世界,田园牧歌式的乡土生活,能够治愈浮躁,为人们的心灵安放朴素与宁静。

其二,学会快节奏时代的慢生活。李子柒制作的视频中“慢生活”呈现,恰好满足了人们在快节奏时代向往山居田园般的诗意生活的愿望。无怪乎,有位诗人的《题李子柒》的诗是这样赞美李子柒的:“气蒸茅舍是谁家,影落秋千日渐斜。莫道五湖争未得,谪居自有白莲花。”

其三,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李子柒正是在那种特定环境中成功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充分凭借网媒表现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向世人中华美食的特殊魅力,才在呈现自己的生活方式中,成就了最好的自己。

■链接高考作文

让我们拥有宁静朴素的心(节选)

福建一考生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以及愿望,真诚朴实得令人动容。在他的梦里,杂交水稻获得了巨大成功,水稻如高粱般高,颗粒如花生米般大……这是多么简单明快而又朴素的愿望啊,美好却有点儿遥远。而就是这朴素的愿望,这宁静致远的心境,使他勤恳工作,最终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袁隆平的愿望,是纯粹得让人起敬的。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任务,深知自己的本分是替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造福。至于追名逐利,在这位可敬的科学家身上无法存留。我想,袁隆平是宁静致远的,他拥有朴素、勤恳以及脚踏实地的精神,名利对于他是极淡的事情,就是因为这样,这个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的科学家会慷慨地把奖金捐赠出来,用于慈善事业。

反观我们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如他般心无杂念?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坚守自己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成功成了唯一的标准,急功近利是人们渴求成功而衍生出来的心态。大学里的导师们为了名利不恪守职责,抄袭论文;当郭敬明大言不惭地对大众宣布:“我写作就是为了赚钱!”当“最”时代的图书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不禁困惑: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人心浮躁,人们开始把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却在逐渐淡出视角。

我们应该呼吁有更多像袁隆平一样的人,不仅是科研工作者,还要有社会各领域的公民们。须知,欲速则不达,别让名利的欲望淹没了你的道德底线,每一个个体应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再加上一点仰望星空的梦想,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如中世纪的石匠们,他们精心雕刻着教堂顶部无人可见的雕像——如果有谁问他们谁能看得见,他们会微笑着说:“上帝看得见,我也是。”

只有我们每个个体拥有宁静致远的心境,朴素诚恳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的社会才能不那么浮躁,最朴素的生活才能通向最“遥远”的梦想,我们的国家定会成就更远的伟大与卓然。

●亮点揭示:

拒绝浮躁,宁静致远;观点鲜明,诗意彰显;素材典型,对比深刻。

【专家简介】王典馥,教授级中学正高级教师,四川语文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所教学生获市高考状元,考入清华、复旦、人大等全国十大名校。曾受聘省内外重点大学校外硕导、本科高校特聘教授和“国培”专家。出版《高中语文教与学应用研究》等20余部独著、主编论著。

高三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作文水平,如何收集新鲜的作文素材

转载一篇我学生之前所写的学习经验。如下。

========================================

作为一个刚脱离苦海的高三生,高中三年经历分班,但庆幸我的语文老师与我甚是有缘,在她的春风化雨下学习了三年意义非凡的语文。相信每个语文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做摘抄,写随笔,同样我们的老师从高一就一直督促着我们做这件事。她要求我们本子折三分之一的边用来写自己的感想,但不强迫,用她的原话就是“你们所摘抄的句子有时就能表达想法了。”所以,在日积月累和逐渐养成的好习惯下,我开始从被动的应试的摘抄到主动去找美句、哲理句去体会其中的韵味,每次摘抄的时间就成了特别享受的时段。下图是我在高二暑假里每日积累的句子,请忽略略显拙劣的感想和曲曲折折的字。

下面是高三摘抄的,记得高三刚刚开始,老师让我们给摘抄本起名字并写在扉页上,我起的为“永续集”意为“阅读无止境,思想得以延续”并附上周国平的一个“丰盛的安静”这一人生观点。

确实,高三生活学习非常忙碌,不太可能能够完完整整看完几本书,但是在阅读一些碎片、句子、段落时,我却清楚的感受到那种内心丰盛却无比恬淡之感。所以我认为,真正能在考场上运用自如的素材、句子,都是真正给你启迪、让你产生思考和自己见解的,正如同老师所一再强调的“你写了一个例子素材,就必须在后面对它加以阐述。”倘若你用的仅仅是那种市面上所谓的《高考素材集》中的大众例子,大众想法,是很难真正让你的作文提升层次和深度的。这也可能是题主认为low的原因。

下面,我来说说平时的素材来源。

这些是伴我高三的新闻、文艺类app。申明:本人并没有任何打广告的心态,没有收取任何金钱,所推荐的人或事物都与我无半点关系,只是单纯的推荐~~

首先来说说“MONO”,是我想极力推荐的一个,内容超级充实丰富,画风也很精致。我主要摘抄其中的“mono诗+歌”一栏的内容,说实话有些句子我真心领略不透,但是下面也会有他人的评论,这时候汲取汲取他人思维也是很好的。

其次是“片刻”,如果大家用的话,可以关注一位叫做北渺的用户,她经常会分享自己阅读后所积累的喜爱的句子,收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知乎不必多说,大家都懂。“鲜果”我觉得是比较零碎的app,结合各种文艺类,新闻类,科技类的文章,缺点是部分订阅号更新较慢,但一些科技人文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豆瓣”相信大家也不陌生,我主要用来看看影评等。“南方人物周刊”画风简洁,做工用心。学生的话,看其中对于人物的访谈是对于素材积累很有益处的。“澎湃新闻”是语文老师推荐的,作为高中生。了解时事也相当相当重要!澎湃新闻据老师所言是她在同类新闻app中认为最有深度的一款了。最后是“喜马拉雅”曾经一度疯狂订阅栏目,洗澡的时候,上学放学路上的时候都能听听名人演讲之类的,当然,希望你们不要订阅那种灌鸡汤式的栏目,有很多人文类、访谈类的节目如“开讲啦”“遇见大咖”“超级演说家”“锵锵三人行”“金星秀”都是很好的选择。可以让你在聆听之中收获颇多有深度有内涵的想法和名人轶事。

关于手机app推荐就到这里。

下面说说对于课本和纸质书的把握。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其实许多阅卷老师对能够巧妙作用课内素材的学生作文会有很大的好感,(语文书中的所选文章真的都是来头不小的,大家不要看轻忽视)老师可能会对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有所赞同。所以啊,多多用书本上的素材是很吃香的~纸质书的话,我习惯用铅笔划下喜欢的话,喜欢的观点。推荐书目有老师给我们的《精神明亮的人》《病隙碎笔》《人类群星闪耀时》《瓦尔登湖》《一次作文,一个生日》《文化苦旅》《我们这个时代的怕和爱》等等等等,列出来的多少有过一点点的阅读。另外呢,如果你有个上课有时会分享感想,分析时事的语文老师的话,请务必记得,——认真听讲!其实很多素材在一些平时看似胡诌,闲聊中就累积下来了。犹记得高二的时候,语文老师分享了一个关于宋丹丹要求导演按她自己的方式演戏云云的事件,让我们辩论是导演安排演员,还是应该顺从演员之类的(具体准确的我忘了),结果,正巧那年某个省市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就是这个,当时简直要跪拜了~

大致如此,祝大家学业有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