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主题名称(如何看待“三八妇女节”被称为“女王节”、“女神节”)_女神_妇女节_妇女

如何看待“三八妇女节”被称为“女王节”、“女神节”

三八妇女节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本是在每年的3月8日为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也是一个为世界女性争取劳动权利,争取劳动解放的节日。

时下,三八妇女节却被称为“女王节”、“女神节”。因何而易名,恐怕与“妇女”一词有关吧。想想谁愿意做那挥汗如雨,还不受人待见的“劳动妇女”?

其实,在辞典中,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但并不指已婚女子。在司法解释中,14岁以上的女性被定义为妇女。现实生活中妇女指有孩子的女人。

因此一些女性一听到“妇女节”,就浑身的不舒服,尤其是“未婚”的、不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女人。这本身就带有我还“未婚”,“我不属于底层’妇女’”,而是上流社会的‘女士‘这样的自我感觉。

“妇女节”一改再改,先是女王节,又是女神节,有的干脆改为“女生节”。“女神”给人一种高颜值,极具魅力;“女生”则具强大的气场,男人都得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女生”更是“纯洁”的象征。妇女节变得遮遮掩掩。

从妇女节到女王、女神节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演变。但在另一种程度上也受到了商业因素的影响。不是嘛,随着3.8国际妇女节的到来,映入眼帘是各大商家为三八妇女节造势的各种广告,网络媒体上莫名其妙的称呼、煽情的语句让人目不暇接,也让女人们心情激动。把这个从纪念女性在争取权利的路上流过的血,不尊重地变为开展促销活动,刺激女性购物的强烈欲望的一个“平台”。这就是对女性一点也不友好的表现,但却迎合了一些女人的心理需要。

这已经完全背离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本意。淡化了妇女节原来的意义,把中性“妇女”一词当作贬义词对待,替换字眼以示“尊重”。这就是向人们灌输“女人老了,结婚生子就贬值”物化了女性的腐朽观念。要知道,“女王”、“女神”是别人附加给你的一种“光环”。奉劝女性,不要再随波逐流了,妇女从来不是一个令人蒙羞的词汇。

现在有人把三八劳动妇女节叫“女神节”,将来还会叫她什么节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个节日产生有它的道理,那么这个理发生着质的变化。一种不平衡变成另一种不平衡,这是现实。这对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人们会有感受的。女神节,听起来不错,深思味道奇奇怪怪……

3.8国际劳动妇女节什么时候成了女神节了为什么这么叫

谢小秘书邀;

笔者孤陋寡闻,没有听见这种说法!

中国民间有个农历8月初2“女神节”,仅流传于湖北清江两岸。

拒说有位妇女用盐做的菜非常好吃,君王赞不绝口。但君王知道她是用盐做菜,认为没有糖做好吃,就在8月初2这一天把她杀了。后来君王还是觉的盐做的菜好吃,又后悔杀了她。清江两岸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厨艺高超的女性,称颂她为“盐女神”,每年在8月初2“女神节”,家家摆出美味佳肴纪念她。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歌颂了劳动妇女的伟大,若要称为“女神节”,歌颂妇女的伟大而圣洁,在中国,这样改称绝对没什么问题。

中国是个阴盛阳衰的世界,妇女在各个行业巾帼不让须眉、做的很出色!例如目前的武汉抗击疫情,没有数万白衣天使打主力还真不行!给她们冠以女神的头衔恰如其分!

“女神“这个名字气场很大!

在长江三峡,有令人敬仰的“神女峰”,在纽约,耸立着美国人崇拜的“自由女神”塑像。在贝多芬大气磅礴的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中,人们讴歌着“欢乐女神”。“女神”能给世界带来欢乐和幸福。

再说点白话!

如果诸位先生能把你身边的女人尊称为“女神”,尽管有些”肉麻”,必定回馈多多!别不信,在我们四川,这是被俗称为“耙耳朵”男人哄女人的策略,恭维好了“女神”,会得到“女神”福佑,男人悄悄的活的滋润洒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