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案例小故事(分享一下创业的故事吧,无论失败还是成功)_孩子们_儿童_美育

分享一下创业的故事吧,无论失败还是成功

为了生存,在98年的时候,我在城中北路盘了一间店面,用来开早餐店和副食店。开店后,真的是尝遍了酸楚苦辣。甜是一点也未体会到,最后失败关门大吉。我也就说说当时的惨状吧!

早餐店,就是要起早,冬天的早上,才两点多钟,我们就要起床了。先是点煤球炉,我们的是五星煤球炉,外面风大,又没有经验,足足点了半个小时,才点着火。怕它熄火了。在风中,用扇子朝煤球炉下部的出风口,不停地扇着。被风吹的,全身打冷颤,鼻涕也不争气流下来。手上粘满了煤灰,风吹的头发盖在脸上,挡住了双眼。用手拨一下头发,脸上顿时成了大花脸。脸也被寒风吹的青紫青紫。

好不容易把煤球炉引好,大铝锅装好米和水,放上去煮稀饭。两个人要分工了,我在包水饺,馄饨,同时照看稀饭,先生骑上三轮车去批发油条和包子,馒头了。当时我们不会做面点,只能去别人店里拿,攒点微薄的差价,利润极低。没有几天功夫,我们这里,一条不到一里地的街面上,象雨后春笋一样,一下冒出了十几家早餐店。我的隔壁,就从我一家,变成了三家。刚好又是轮到道路扩展,居民陆陆续续在拆迁,客流量一天一天在减少。饭店却越来越多,我们硬着头皮,开了一月,但营业额一天比一天少!只好惨淡收场。停了早餐店。我去打工,先生在店里看店,顺便给人烙画扇子,店面只销售副食品和提供便民公用电话收费。店面的执照也予以变更。

副食店营业执照,店招,公用电话都刚刚审批好,才过了半年,由于城市旧场改造,道路延伸,店门前的地面,被挖掘机挖的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再加上四周居民和工厂的陆续搬迁,真让是惨淡经营。好不容易维持到2000年,关门大吉了。

从那两年开店的过程,让我感受到创业的艰辛和困难,所以我又投身到打工的行列中。老板不是那么好当的,不是所有的创业都成功的。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一定付出了许许多多的艰辛和汗水。不过,我真的,佩服那些创业失败,还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最后终于成功的人!年轻人,是要尝试着自已创业,成功可能正向你招手呢!加油!




大家讲一下创业失败的故事吧,有哪些

2011年找了几个朋友凑齐了50万元,在我们地级市开了一个150平米的酒类门店,一开始定位就是打算做品牌连锁。挑了100多个条码的白酒。因为资金有限,50万投入下去就没了。红酒区空空如也。后来在当地网站上发布了一些找红酒合作商的信息。接到十几个电话,选择了一家红酒代理商合作,要求他最少铺货20万元,底价结算。卖出去的红酒利润对半分。总算把商品搞起来了。

门店搞好,商品有了,开始筹备开业。因为我们想快速多搞几个门店出来,又苦于没有后续资金。

开业的时候就搞了几个骚操作。

一,开业的时候请了30个嘉宾一起过来吃饭,【有在银行上班的。有手头上有闲钱的朋友。】

二,开业的时候做了3个事,

1,印了3万宣传单,拿出了1000瓶酒来免费送。

2 ,在大街上雇了30几个摩托车出租师傅,每人发了200元给他来门店里买酒,卖一次20元劳务费。【托】

3,吃饭的时候在酒店和请来的嘉宾描述酒类行业的趋势,未来发展方向,及我们的目标规划。

这几个动作搞下来,不出所料。开业现场人气爆棚,通过30几个托带动购买,当天营业额达到20几万。

初战告捷,开始第二步操作,开业活动结束,分批游说开业过来的那些观摩团的嘉宾。畅谈发展未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引进了第二个门店的合伙人。【合伙人出的现金刚好够门店押金,装修,还有一些流动资金,我们再从第一个门店把货品分一半过去,第二个店就搞定】。

这一波操作,不到5个月,我们在当地就开了四家分店。紧接着就开始大张旗鼓招加盟商。差不多1年时间搞了30几个加盟商。

那两年用一个字来形容。【顺】。12年底,莫名其妙银行找上我们借了1000W给我们公司。再加上亲戚朋友都说要和我们一起发财。

手里一下就多了好多资源,开始有点飘了,感觉无所不能。

13年初,在我们省城搞了一个500平米的旗舰店【房租就8万一个月】。

还是复制第一次开业的骚操作,【但是请到的嘉宾档次也更高了,活动执行也更有经验了】开业一波活动搞下来,做了140多个W。还请省里的地方电视台,报社的人过来报道了一番。

这一波下来,很多人蜂拥而来,我们又在好几个地区去开直营店。通过直营店又带动了一波一波过来的加盟商。

走到16年发展了四个省,最多的时候200多家加盟店。四个分公司,几十个直营店,几百号员工。

一下子摊子大了,管理配套不上,大部分门店第二年开始就出现严重亏损。加盟商流失。资金紧张。从16年下半年开始我就什么也没有做,为了让公司能够存活下来,保住信誉。不会被人说是老赖。我的工作就变成借钱找投资人,哪里能要到钱就往哪里跑。满脑子都是?。没想到越陷越深。最终在18年的时候还是没有挺过来。

总结一下:经历是最好的老师,只要经历了才能够体悟过中滋味。以前想的是光宗耀祖,没想到变成丢尽了祖宗的脸。————前半生是为了出人头地,后半生是为了洗刷老赖的骂名。

同路人,我们一起加油,祝我们早点坐上高铁与飞机。

你身边有哪些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

确实有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想创业,但是最后能称得上成功的却少之又少。在这里分享一下之前接触过的一个案例吧。

两年校外实习经验,为她攒下了第一笔宝贵财富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钱丽如,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与内在。大三时,她就开始校外兼职、实习。一开始她只是在一家教机构中当兼职美术老师,家长们都喜欢叫她小钱老师。

随着课程的推进,许多家长愈发欣赏和认可小钱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授课风格,逐渐有家长邀请钱老师去家里为他们的孩子单独开设私教班,让自家孩子接受小钱老师一对一的专业化、个性化辅导。

积硅步以致千里,大三、大四这两年的教学经验让钱丽如攒下了丰厚的人脉和资源。大四期间,钱丽如用自己攒下的第一桶金投资了一家民办教育机构。在兼任股东的情况下,她继续活跃在美育教学一线,开展大班教学。在给不同类型的孩子进行了多次教学后,小钱老师给自己两个月的时间来调整上课的节奏和方式,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形成互动磨合。

在投身教育事业的同时,钱丽如将眼光放得很长远。作为股东之一,钱丽如从一次次的股东会议中摸索出了管理学校的大方向,从中了解了机构的上课模式,并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

钱丽如虽然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却已经拥有了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这些宝贵的经历让钱丽如获得了通往儿童美育这一新世界的大门钥匙。

在充分沉淀之后,钱丽如再次迈出舒适圈。凭借着满腔的热血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2017年,这位九零后美术老师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儿童美育机构——艺术共合国际儿童美育。秉持着“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的美育理念,钱丽如和艺术团队始终致力于激发和培养3-12岁儿童的创新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帮助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

在投身教育事业的同时,钱丽如将眼光放得很长远。作为股东之一,钱丽如从一次次的股东会议中摸索出了管理学校的大方向,从中了解了机构的上课模式,并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

钱丽如虽然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却已经拥有了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这些宝贵的经历让钱丽如获得了通往儿童美育这一新世界的大门钥匙。

在充分沉淀之后,钱丽如再次迈出舒适圈。凭借着满腔的热血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2017年,这位九零后美术老师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儿童美育机构——艺术共合国际儿童美育。秉持着“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的美育理念,钱丽如和艺术团队始终致力于激发和培养3-12岁儿童的创新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帮助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传递美。

钱丽如精心绘就的艺术教育蓝图,就此铺展开来。

投身公益事业,艺术美,心灵更美

去年十月,上海宝龙美术馆举办了一场为期两天的“小手大爱”儿童慈善画展。创办人钱丽如正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地告诉着孩子们——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钱丽如谈及创办慈善画展的初衷,是因为她大三时加入的一个公益组织——“玺安关爱基金”。

钱丽如发自内心的善良和热爱,让她与慈善公益事业就此结下了不浅的缘分。

钱丽如作为“玺安关爱基金”的志愿者,每个月都会前往瑞金医院和儿童医学中心的白血病儿童病房给重症孩子们上美术课。

考虑到孩子们的体力有限,贴心的小钱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孩子们长时间参与到绘画和手工之中。相比于艺术技能的习得,她更注重帮助这些正顽强与病魔抗争的天使们多获得一些放松心情的可能。

“孩子在病房里,床单是白的,墙壁是白的,衣服是白的,医生是白的,其实我们也只是想给他们在病房的时间里,除了ipad和游戏机,能带去一点点欢声笑语和陪伴。”回忆及此,钱丽如黯然泪目。

身边的家长在了解了钱丽如的公益经历后,也想让自家的孩子亲身参与其中。但囿于医院规定,不论是病房里正在接受治疗的孩子,还是病房外亟待向小伙伴们传递更多关爱的孩子,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十分有限,无法直接进入病房。

想到许多家长们都把孩子的美术作品装裱挂在家中,钱丽如和家长朋友们想出了一个最佳方案——给孩子们办一场慈善画展,将这些小主角的绘画手工作品进行爱心义卖,所得如数捐出。

2016年,在“玺安关爱基金”提供的场地“同乐坊”中,钱丽如办起了第一场“小手大爱,钱老师的小画家们”慈善画展。从辅导孩子们完成作品,到作品后期的整理和装裱,再到整场画展的全部策划,钱丽如一人揽下了所有大大小小、繁琐复杂的工作,当时在读的三十余名小学员全部报名参加了这场慈善画展。

为了能募集更多的善款,钱丽如还根据孩子们的作品设计定制了许多慈善画展的衍生品——手机壳、马克杯、拼图、日历、鼠标垫、地毯、环保袋……钱丽如将义卖所得的善款全部捐给“玺安关爱基金”,用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慈善从不停歇,关爱永不消褪。接下来的几年里,钱丽如始终如一地坚守着最初的信念。

2018年5月,儿童慈善画展在上海中心大厦举行,义卖善款全部捐献给羽田孤儿小学。

2019年,钱丽如将儿童慈善画展的报名范围扩大至整个上海地区,1000多名孩子亲身参与其中。

去年10月,儿童慈善画展如期举行。这一次,钱丽如进一步扩大了报名范围,举行了全国性慈善小画家招募活动,全国各地的孩子都有了通过自己的小手奉献爱心的机会。

这两年所得的善款全部捐进了宋庆龄基金会儿童阅读式项目的专项基金,用以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建造儿童阅读室,为孩子们提供充足的阅读空间,优化和改善孩子们的阅读体验。

钱丽如始终认为,美学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孩子们的“智”与“美”,还要教会孩子们“德”和“善”。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画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作品,作品义卖所得的善款给重症病童和孤儿小学带去了新的希望,这份对他人独特的、轻盈却也沉甸甸的关爱同时也滋养着小学员们善良而柔软的心灵。

美学艺术代代相传的更深层意义,在此处尽显无遗。

创业路走得坎坷艰辛,却总能顺利地化险为夷

钱丽如创业初期,将第一家校区设在了写字楼里。这意味着钱丽如和她的老师团队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品牌,才有可能获得客流。最简单的推广方式往往也是最接地气的。在尝试了聘请地推专员在幼儿园附近发传单后,钱丽如认为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她卸下所有顾虑的包袱,不顾旁人的冷眼与不屑,亲自带领老师团队去地推。

没有一份努力会白费。五千张传单在一个月内被有效地分发出去,钱丽如的团队迎来了第一批新学员。随着口碑的建立和品牌的曝光,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钱丽如的机构,钱丽如的儿童美育事业蒸蒸日上。

但创业的道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的,以至于钱丽如在后来回想起自己的前半程经历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波,钱丽如和团队迎来了发展的瓶颈时期。出于健康安全的考虑,线下教育机构的教学工作不得不被叫停。

为了继续给小学员们提供长期稳定的艺术培训,同时持续不断地发展儿童慈善事业,钱丽如创立了“小手大爱儿童艺术联盟”,通过在线上举办一些全国性绘画艺术公益画展和赛事,始终不渝地践行着初心。

“活着,除了要赚钱和物质,人总归也要实现一些其他的价值。” 未来,钱丽如将和她的团队继续秉持初心,通过“小手大爱儿童艺术联盟”,每年定期举办“小手大爱儿童公益画展”,向白血病患儿和孤儿小学传递着自己和孩子们的真诚心意,为慈善事业的发展贡献出全部力量。

在这个充满德善和温度的艺术天地里,钱丽如和孩子们的故事,正在源源不断地发生着……

欢迎关注“创业基金会”公众号,了解更多创业政策和故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