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道德经怎么理解认知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行事,做到不乱为而治_自然规律_道德经_周易

怎样理解老子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很抱歉,我不喜欢用“玄之又玄”的方式回答问题,而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但仅代表一家之言,希望能给大家深入理解这句话提供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原文句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古文今译: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

我的理解:凡事勿求太满。我们大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手里面已经有很多东西了,还想拿着其他的东西,拿得多的时候,很容易把东西弄到地上而事与愿违。

就像有的公司领导一样,巴不得员工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工作上,除了吃饭睡觉外,员工的个人时间几乎被全部占用,半夜还在发工作汇报。日子长了,员工必定身心俱疲,人心涣散,反而导致公司业绩下滑。所以,怎能一味地贪多呢?从我们个人来说,人生不只有工作,还有生活呢。

一般人遇到名利当头的时候,没有不心醉,没有不趋之若骛的,可若只是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就必定会招致祸害,所以要适可而止。

若能通读《道德经》,将会更加深入而全面地理解这句话,谢谢您的提问!

道德经怎么理解认知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行事,做到不乱为而治

道德经,为老子道论德论合为道德经。老子大意是讲:“一切事物顺着自然规律的自然运行,自然成就的事物,就叫做道得(德)”。否则!就是:“不道德”。

再进行更直白的解释就是:“成就一切事物,就是道的一个自始至终恰似~起笔画圆到落笔收尾的画圆过程。也就是说,事物有规可依地,有条不紊地从起点到尾端自然重合,就完成了道的自然运行周期,事物因此也就自然形成了,这就是道德”。因此!不难认识“道”是“德”的前提决定条件,可总结为:“唯道是德,无道不德”。

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做事,做到不乱为而治?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先祖,做的很好,显示了超高的智慧。从认识天象,地理,先祖创立《周易》其中包括“伏羲氏”制定先天八卦方位图,文王演用后天八卦图,最终形成一部完整的《周易》全书,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相互辨证统一理论,为根据的人文自然百科全书。

《周易》的形成,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的进步推动作用,诸如:“历法,中医学,星象学,算命学,婚,丧,嫁,娶的择日等等,相继形成”,因此!生活生产,都有据可依。诸如此类,都是依据《周易》应用而生的。

介于上述,由于我们先祖的伟大创造发明,使我们的农事耕作,有法可依,依照“历法二十四节气”,有据无误地进行农事活动,获取丰收。星象学,医学,卜算等等,都在现实生活领域实际应用,统统都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认识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做到不乱为而治?从回望先祖创立的种种学术,至今克守延用,就是很好的例证。

老子说的“道”,到底是什么

老子的道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几千年来,尚未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这段文字读起来令人似懂非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到底孰是孰非,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所理解的道,是凌驾于天地之上,维系万物生存发展的本原力量,道生万物而弗宰,任万物自然发展——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对道来说,万物都是过客,正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