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法律案例小故事(你身边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法律故事)_行为人_司机_小刘

本文目录

  • 你身边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法律故事
  • 有哪些本以为是小罪,判刑很重的案例

你身边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法律故事

小刘刚刚大学毕业,学的是市场营销。

找了几份工厂的销售工作,没做几天就离开了!

总想让同学看得起,决心要找一份在写字楼上班的工作!

小刘终于如愿,应聘到了一家金融公司上班。

这家金融公司属于非法从事金融行业,小刘只负责发布贷款信息。

涉及非法从事金融行业与套路贷,这家公司被公安一锅端,小刘也被抓了!

小刘被判了两年,合法!

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小刘被判两年一点都不冤枉!

小刘错在哪里?第一、找工作时没有去核实“工作单位所从事的业务是否合法”;第二、开展工作时,没有去考虑自己发布的信息是否真实。

这个故事,给到我们怎样的警示呢?

有哪些本以为是小罪,判刑很重的案例

一个女孩拼车,被后座上的男人强暴,司机全程无视女孩的惨叫求救,后来司机也被判刑,司机大呼冤枉,说自己只是出于害怕,不愿意引火烧身,我又没有参与强暴她,干嘛把我判刑?

案件大概:飞雪连天,女孩出了高铁站,天气恶劣,高铁站广场上人烟稀少,车辆几乎没有,等了好半天,才等到一辆,女孩刚上车,一个彪形大汉也跟着挤上车,就在女孩犹豫不决,要不要下车等下一辆的时候,彪形大汉瓮声瓮气的说,干哈呢,走你的,司机一个激灵,急忙发动车。行到中途,彪形大汉的手开始不老实。

这里涉及到一个安全问题,异性最好不要和陌生人单独同处一个密闭空间,这个空间隐藏着无数个可能,以及一些未知的危险。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当机立断,马上离开,规避风险。

彪形大汉一开始就在试探女孩的底线,如果此时此刻女孩奋起反抗,大声呵斥,或者是选择报警,让司机停车等等也是可以规避风险的,遗憾的是,女孩子太懦弱,她只知道左躲右闪,问题是方寸之地怎么躲?估计大汉也看出来了,于是得寸进尺。期间,大汉一直嚷嚷着让司机少管闲事,直到案发,司机果真不敢招惹,一直漠视女孩的惨呼。

在刑法理论中,有一种以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所谓“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一种情况,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没有做的情况。

“不作为”的成立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行为人负有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成立的前提。这包括: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职务上或者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等等。

第二,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性,而未履行。如果本来就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能成立不作为。

第三,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与最终的危害结果之间发生了因果关系。

所以,如果满足这些条件却“见死不救”,是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

这样看来,司机被判刑,一点都不冤枉,可以说是量刑适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