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拥有很唯美的爱情,是一种病吗?有那些超美的古风句子可以分享吗_文体_散文_唯美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唯美 文体 散文 唯美

本文目录

  • 想拥有很唯美的爱情,是一种病吗
  • 有那些超美的古风句子可以分享吗
  •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 求推荐好的古风诗句
  • 谁有宣泄情绪专用唯美说说心情短语
  • 如何在普通场景中拍出唯美人像
  • 什么是唯美
  • 可以分享一些你喜欢的唯美的短句吗
  • 有什么深刻而又美好的句子值得赏析
  • 高中生如何才能写好散文

想拥有很唯美的爱情,是一种病吗

想拥有唯美的爱情,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究竟能不能拥有,愚人认为,据我所知,在美好的爱情都参杂一些小小瑕疵, 人人都在寻找美好,人们总在祈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性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即使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过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只要自己把心放宽,觉得自己的爱情是唯美的,就可以了,有这想法很正常。??谢邀

有那些超美的古风句子可以分享吗

1、心宽无处不桃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2、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3、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4、卿若桃花三万里,灼灼直落我眼眸。

5、从此烟雨落京城,一人撑伞两人行。

6、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

7、万里云月应似我,我照江海又潮生。

8、仰天一笑无拘束,云在西湖月在天。

9、我要踏风而走,到山里去寻个秋月。

10、除却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11、人生当苦无妨,良人当归即好。

12、为你花开满城,为你明灯三千。

13、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14、青衫烟雨客,似是故人来。

15、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

16、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17、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18、愿配流霞照白马,剑落桃花,一川枫满江南下。

19、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0、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21、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22、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23、月光要来温酒,山色殷勤劝杯,酒可以不饮,醉岂能不醉。

24、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25、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不经意的一瞥,已隔经年。

26、人生似水岂无崖,浮云吹作雪,世味煮成茶。

27、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28、鲜衣、怒马、功名、意中人,我鞭长莫及,也马不停蹄。

29、今夜江河之源,只亮我的酥油灯,只照我的心上人。

30、月伴星,星傍月,繁星闪闪,月痴迷,花醉蝶,蝶恋花,蝶舞翩翩,花嫣然。

31、我本是槐花院落闲散的人,满襟酒气。小池塘边跌坐看鱼,眉挑烟火过一生。

32、错过了长安古意,失约了洛阳花期,我在姑苏马蹄莲里,瞥见你兰舟涉水而去。

33、我有玲珑酒一壶,山月为枕,薄露作被,温一壶往事,与你共浇杯。

34、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35、心微动,奈何情已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36、山之高,月初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谢悟空邀请:要是说起来我的兴趣爱好,可真有点对不起小伙伴们了,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就是喜欢写写画画,搞点文学创作之类的爱好。

上高中的的时候,学校里搞了一个个人爱好专业班,于是我就报了名,学习画画。高中没有毕业,七五年就辍学下乡了。

七八年回城,被分配到了建筑公司工作,也是通过画黑板报,遇到了识才的领导,从工人岗位走上了管理岗位。又被领导推荐到大学深造了几年,然后又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

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先后在省、市、国家级报纸、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新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然而,说句不怕小伙伴们笑话的话,没有一篇像样、成名作品。

现在已经退休了,赋闲在家,除了每天忙活些家庭的吃、喝、拉、撒的琐事之外,余下的时间也浏览一下《今日头条》,回答一下悟空的问答题。偶尔也拿起毛笔和画笔,丰富一下退休后的爱好,提高点生活的质量和雅兴……

年轻的时候有理想、有抱负,到老了就要有爱好和兴趣,不然的话,思想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生活也会感到黯淡无光。虽然不要求在某些事情上大有作为,但是,一定要在个人兴趣和爱好上敢于作为,这样生活才更有意义。


求推荐好的古风诗句

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到天明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谁有宣泄情绪专用唯美说说心情短语

1. 生活越来越压抑,你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2. 允许我胡作非为,允许我半途而废,人生这场戏,还差一场酩酊大醉。

3. 我曾经以为,一个人的感情和依赖,从有到无会是一个渐渐消减的过程,但事实是,它会在某一个时刻,甚至某一个瞬间,突然地立减为零。

4. 有时候,想放纵自己,痛痛快快歇斯底里发一次疯。有时候,觉得自己拥有整个世界,一瞬间又觉得一无所有。

5. 我们都在时光里跌跌撞撞地成长,然后一点点离开最初的模样。

6. 戒不掉的是烟,动不完的是情,伤不完的是心,都是自找的能怪谁。

7. 后来我明白,很多事情说再多都没有用,就像拿着一杯热水,虽然很渴,但觉得烫手还是会放下,谁都一样。

8. 你要安心睡觉,别难受别踢被子,别在半夜里醒来,要好好吃饭按时吃,别胃疼别吃的很晚,要幸福的过,和相爱的人厮守一生,然后忘了我。

9. 现在想想我最擅长的就是感动别人吧,就像在分手后我仍能把你感动哭了,可是我忘了,感动不是爱。

10. 多年以后的某个深夜你会不会突然想起我,想起我掏心掏肺付出过那么多,然后泪如泉涌,才发现你曾亏欠我太多。

11. 她说她没喝醉,却一直在掉眼泪,还说过她想要一个家,我伸出了双手,她却拥抱了他。

12. 你习惯熬夜,我也故意假装作和你一样睡不着,因为那样就可以和你聊天了啊,其实你都不知道我真的快要困死了,最后你走了,而我熬夜的习惯怎么都改不掉了。

13. 你有没有很执着的爱过一个人,数不清一天想起他多少次,也算不出为他流过多少眼泪,更记不得因为他难过了多少回,在这段付出远大于回报的感情里,你以为真心就能打动他,其实你是痴情,是单相思,众人皆醒你独醉,在别人眼里你不是伟大,你只是可笑,但是你永远忘不了那个人。

14. 在光芒万丈之前,我们都要欣然接受眼下的难堪和不易,接受一个人的孤独和偶尔的无助。

15. 当你把最难熬的那些事都熬过去的时候,大概你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吧。

16. 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永远没有错,美好的岁月就这样一日又一日被等待消耗掉。

17.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18. 这个世界很小,我们就这样遇见。这个世界很大,分开就很难再见。

19. 每个人心里都有那么一段故事,无法述说,就只能放任那些在深夜里对自己倾述。

20. 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如何在普通场景中拍出唯美人像

人像拍摄中,场景的选择和运用,对人像作品的视觉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场景的元素和色彩是否适合主题内容和风格的表现,这是我们在拍摄人像时,选择场景需要考虑的关键点。

如何运用普通的场景,拍摄出唯美的人像?

这主要是考验摄影师的拍摄技术,和对主题风格的理解和表现。如果摄影师的理解不到位,不知道怎么去运用场景,肯定也是拍摄不出好片的。

除了对主题风格有较深入的理解,还得要对唯美有所了解。唯美,简单的说,就是把人物拍美就行了,在形式美上的要求要多一些。理解了唯美,我们的形式表现才有目标。

虽然是普通的场景,同样要考虑是否符合主题风格。比如我们要拍摄古典风格的人像,结果去选一个时尚的商场背景,肯定是不合适的。根据个人理解,有以下5点体会:

一、服装搭配要协调

服装搭配,在视觉效果上的比重较大,因此,被拍人物的服装搭配要根据人物的外形特点和气质特点来搭配,否则,不但不唯美,可能连美都谈不上。

二、人物动作和表情要自然生动

人像作品的表现,被拍摄人物是重点,要画面唯美,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要做到自然生动。如果被拍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显得僵硬呆板,肯定是不唯美的。

三、用合适的灯光塑造氛围

如果我们的拍摄场景很普通,可以把灯光运用起来,让普通的场景变得不简单,其氛围感更强。

四、对背景的处理

如果背景比较普通,不怎么好看,可以运用大光圈或长焦镜头对背景进行模糊虚化,能够表现出漂亮的光斑效果更好。

五、适当的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在人像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唯美的表现,必须有后期处理的锦上添花。比如对画面杂物的清理,色彩色调的条调整,以及构图的调整,等等。

综上所述,唯美主要偏向于形式美表现,但包含的方面比较多,因此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去考虑。


脑摄狼图事界,爱好摄影,且擅长后期处理,敬请关注本头条号。

什么是唯美

唯美主义,英语是aestheticism,主张艺术哲学应独立于所有哲学之外,艺术只能以艺术自身的标准来评判。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可以分享一些你喜欢的唯美的短句吗

1、梦为努力浇了水。

2、不用看日月,你就是星辰。

3、夏天的风吹皱了城市的喧嚣。

4、等不到的人就像错过的末班车。

5、把你所有的不安都交给我来温暖。

6、听悲伤的歌,看幸福的戏。

7、幸福右边,荒芜人烟。

8、抬头仰望,别浪费了月亮。

9、今天温柔的风,归功于昨天的雨。

10、愿做个逗号,待在你脚边。

11、眼睛在为你下雨,心却在为你打伞。

12、别慌,月亮也在大海某处迷茫。

13、看着别人的故事,流着自己的眼泪。

14、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岀了时间。

15、没有你,我的心一直在冬季。

16、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17、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18、想把整个夏天的阳光,在冬天时寄给你。

19、掩埋了眼泪的斑驳,在转角之后扣上故事门锁。

20、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皓月清凉,你是人间曙光。

21、对于你的爱,狂风暴雨后,如野花疯长。

22、苦尽甘来的那一天,山河星月都会作贺礼。

23、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24、心中有暖,又何惧人生荒凉。

25、希望是生命的阳光,行动是希望的翅膀。

26、无数的花瓣轻轻摇曳,积攒着彩虹般的梦,承载着我的思念。

27、再见你时,心里有春风,满山的吹。

28、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

29、我是你的风筝,线在你手上,可陪伴我的只有风。

30、成熟不是心在变,而是泪在打转却还能微笑。

31、窘迫失意时多些憧憬,别虚构不醒的苦梦。

32、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会有风。

33、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感同身受,都不过是隔岸观火。

34、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35、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见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36、把你的名字写在烟上,吸进肺里,那离心脏最近的地方!

37、她以绝美的姿势走来,就像夕阳。

38、一个能够升起月亮的身体,必然驮住了无数次日落。

39、储存阳光,必有璀璨和芬芳。

40、我望着月亮,却只看见你。

41、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42、我亲手抓住了她的阴影,从此她世界全是光。

43、如果你瞄准月亮,即使迷失也是落在星河之间。

44、你要忘记过去种的花,去爱有结果的树。

45、我们航行在生活的海洋里,理智是罗盘,感情是大风。

有什么深刻而又美好的句子值得赏析

这些句子看后能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感悟,摘句如下:

(1)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2)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周恩来)

(3)愿与人民同患难,誓拼热血固神洲。(朱德)

(4)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陈毅)

(5)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习。(列宁)

(6)我从来不想未来,它来的太快。(爱因斯坦)

(7)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8)逆境能打败弱者,而造就强者。(尼克松)

(9)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0)当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爱迪生)

(11)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弗洛伊德)

(12)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爱因斯坦)

(13)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以上是摘自伟人和名人句语。

自心感悟,行世做人,无论做什么,努力了,争取过,自觉是对的,成功与否,应无怨无悔,别停脚步,继续前行,只有勤奋前行中的人才会有成功。

谢网图。

高中生如何才能写好散文

如何写好散文   文体一词,有种种含义,各人不同的理解。   其一,专指文章之体制。或曰体裁。我国古典文论里的“文体论”、“文章流别论”、“文章辨体”说等,就是对文章体制(体裁)的论说。   其二,指的是文章的本性,偏重在风格上。如简炼,如舒徐,如清新,如刚健,如沉雄,如秀丽,如凝重,如流美……等等,由于文章的体制、风格。同作家的个性、人格有密切关系,所以又往往将文体同作家艺术风格联系一起,如所谓“冰心体”,周作人的“小品体”,梁遇春的“伊里亚体”,鲁迅的“杂感体”,……等等;可是,在一篇文章里,其体制上的特点,同其体性上的特点,又常常是结合着的。比如鲁迅杂感文的“体制”,同其“简炼”的“体性”的统一;再如,称梁遇有的散文为“中国的伊里亚体”,那是由于他的散文在体制与体性上,都有点像英国十九世纪散文家查理.兰姆(笔名伊里亚,著有《伊里亚文集》)的随笔散文。   因此,人们在使用“文体”这一概念的时候,有时专指散文体制;有时系言散文之体性;有时则兼有双重含义,仅有所侧重而已。   这里所论之“文体美”乃是指体制与体性统一的,以作者个性为主导,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诸种因素融合形成的散文形式美。   一、文体美之于散文   读一篇散文,我们首先触感到的是它的文体。正是通过其文体,而逐步感受其思想内容的。所以斯密兹在《小品文作法论》里这样说:在文学上,文体的可爱是无法形容,而不是超越一切的,适如栩栩的礼仪之于社交。甚至认为:“在文学史中。文体每每较思想能永垂不朽”,“一个人所说者,并没象他用什么方法说出那样重要”,“小品文作家的成功与否,是靠其文体”。为说明这一论点还作了一个比喻:如有一乡下少年,在一车房里,向你背诵哈姆莱特伟大的独白,虽则或许字字背得十分准确,然而你却觉得其平凡适如该少年;倘如由一大戏角背诵出来,则你好象“在闪电光下读莎士比亚”。   的确,优秀的文体,能够使我们在读散文的时候,产生特殊的美感和快感。李广田说,读英国散文家玛耳廷的散文,其自然而流利的文体,“每令人感到他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一座破旧的老屋里,在幽暗的灯光下,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在低声地同我们诉说前梦,把人引到一种和平的空气里”。同样,冰心的文体,常常将读者引进一个如冰雪般澄澈的境界,聆听她温柔的低诉;周作人的文体,则又仿佛把我们带到一座雨中的“江村小屋”,一面饮茶,一面听他平淡而有深味的闲话;读徐志摩的散文,犹如在华采纷呈,瞬息变幻的夕阳里,听雨后乱泉的直流,狂流;而读梁遇春的散文,则仿佛仰首夜空,看满天星珠的闪烁……。散文文体之美,确实是丰富多采,不可形容的。梁实秋在《论散文》里曾说:有上帝开天辟地的创造,又有《圣经》那样庄严简炼的文字,所以我们才有空前绝后的《圣经》文学。   《圣经》文学,是否“空前绝后”,我们姑且不论;但是,既有“高超”的思想、又有优秀的文体,两者完美结合,才有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这确是文章至理。   所以,我们在不断锻炼思想的同时,不可不重视锻炼自己的文体。   二、文体美之主要表现   诚然,每位作家的散文,都有自己的文体美;但是,就散文这一体裁本身来说,在文体美上有什么特殊要求。共同特色呢?   我想,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概括为六个字:精悍、清新、流动。   散文文体应当是精悍的散文的文体,首先应当是精悍的。我们从浩繁的论述散文特点的文字里,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散文是一种最精悍的文学体裁。所以,仅从形式上着眼,散文的精悍,同文体的精悍是合二而一的。   散文文体的精悍,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反映生活的集中。前面已经讲过,“集中在一点上”,“尖锐地”反映事物,是散文的突出特征之一。一篇散文,总是力求把一件事物、一种感受的最精彩的一点写出来。最忌材料的庞杂、冗漫。尽管有时旁征博引,说古论今,但其材料也是经过了精心剪裁取舍的。如周作人的《山中杂记》,无论从取材,还是从行文上看,乍读都给人以支离、繁杂的感觉,但仔细一读,就会发现其“杂”中有“精”,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每一章文字,皆有一统一的主旨和情调。   二是语言的精确。我们说,散文的语言既要简炼,又要畅达,简炼与畅达统一的基础就是准确。没有语言的精确,状一物,写一事,费辞甚多,尚不能达情尽意,又何谈文体的精悍!杨朔的文体,是众所公认的短小精悍,干净利落的。显然这是同他语言上的精确、简炼分不开的。试以他对散文《海市》开头几句的加工修改为例:初稿是:我的故乡蓬莱是座偎山抱海的古城,景致却不错。不是小,倒也有点小小的。特别是城北丹崖山陡乱壁上的那座凌空欲飞的蓬莱阁,更有气势。你走到阁上,倚着栏杆一望,只望见海天茫茫、那种空明清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五脏六腑洗得于干净净。   经过三次修改,(一、二两次修改稿的文字在此从略),最后定稿发表时的文字是这样的:我的故乡蓬莱是个偎山抱海的古城,城不大,风景却别致。特别是城北丹崖山峭壁上那座凌空欲飞的蓬莱阁,更有气势。你倚在阁上,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洗得干干净净。   通过两稿比较,可以看出:两处较多的、重要的改动是:   (1)将初稿中的文字:“景致却不错。不是小,倒也有点小小的”删去,改写成:“城不大,风景却别致”。由原来的十五个字,锤炼作七个字。文字减少了大半,而对蓬莱古城特点的描写,却更加准确而突出了。   (2)将初稿中的“你走到阁上,倚着栏杆一望”,改为“你倚在阁上”,既交待出观景的地点,又写出观景者悠然自得的情趣;而将那“一望”的动作留给下文:“一望那海天茫茫……”这就写出了那种放眼远望的开阔气势;又将“空明清碧”改为“空明澄碧”,而“清”作“澄”,不仅词义更加精确,而且读起来也感到音调更加铿锵和谐了。   不难看出:初稿的文字不够准确、简炼;定稿的文字,则十分简洁,故其文体也显得短小精悍了。   三是表意的透彻。透彻,这是更深刻的精确。散文的状物写景,表情达意,不只要求一般的清晰、准确,而且还总是力求做到非常的强劲、透彻。所写的内容,不光使人一目了然,而且还要有“力透七札”之感。这种透彻,也就是老舍说的“一针见血”地把事物写出来的功夫。读透彻的描写,会使人感到有着“剥去一层”的明晰,古人云:“剥去一层,方有至理可言”,犹如“凿开顽璞,方始见玉”。   散文家的文字,不论是抒情、描写或议论,都应当有这种开璞见玉的透彻。   透彻同真正的含蓄并不矛盾。真正的含蓄,可以说是透彻的极致,是透彻的一种“变形”的表现。批评家们认为:艺术上的“朦胧”,是一种“深奥之明白”;“幽默”,实在是一种非凡的“机智”;“反语”,正是把真相看穿的产物。   总之,上面所说的“集中”、“精确”、‘“透彻”,乃为文体精悍的三要求。   散文文体应当是清新的美好的文体给予读者的感觉,总是十分清新的。就象郑振择所描述的那样:譬若清新的朝曙,皎洁的夜月,翠绿的森林,澄明的碧湖,今天看他是如此的可爱,明天看他也是如此的可爱,今年看他是如此的美丽,明年乃至无数年之后看他,也固是如此的美丽。……   如何得此清新之文体呢?主要途径有二:   一是洗去陈词滥调。一篇散文,如果文字中夹杂一些陈词滥调,就象是皎洁的夜月被云彩遮掩,澄碧的湖面漂着一些纸屑、油垢,其皎月。碧湖给人的清新之感,便消失了。   二是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和文体。郑振择在《新与旧》一文里,着重谈的就是新形式的创造。他说:我们称某某体的文艺为新的文艺,乃是说,这种文体是新鲜的,是尚待大作家去运用他的,他的声是清新的,他的形是特异的,可以使厌见厌闻陈腐文体的人,心神为之一爽,并不是说所有这种新的某某体的作品都是好的。   他的文章里,还批判了所谓“旧皮袋装新酒”的观点,他说:“我们要知道旧的形式既已弃敝而使人厌倦,即使有天才极高的人,有意境极高的想象,而一放在旧形式中,亦觉的拘束掣肘,蒙上了一层枯腐的灰色尘,把意境和文才都毁坏无遗”。   清新的文体,常使人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爽,具有引人人胜的魁力和长久的生命力。那些散文名字的文体,之所以使人“可爱”,甚至有不少人争相模仿,其原因就在它是“清新”的,不仅在语言文字上,务去陈词滥调,而且在构思上,结构上,描写手法上,……都有自己的创新。当前,我们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文体上的进一步解放和创新。读者渴望读到文体清新的散文;作者应当在对于那些散文名家优秀文体认真研讨、借鉴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出自己的新文体。   散文文体应当是流动的散文的文体,应当象是一泓清泉那样的活泼流动的,而决不能如一潭死水那样的停滞和沉闷。   文体的流动,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在语言文字中的有节奏的前进。我们正是伴随着这种有节奏的流动,感受着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曲折、起伏的。使人有时人新地。时见新意之感。   构成文体流动美的因素,主要是语句的变化。   短句的排比,给人以快速的流动感,象:卷地的狂风,爽利的冰雹,倾落的骤雨,震惊的疾雷,呵呵!千万铁甲中的金鼓的鸣声,无量数的健儿呐喊……   这种急促的节奏,快速的流动,使人强烈地感受到急风暴雨、电闪雷呜、瞬息变幻的气氛。再如: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这种流动不仅是快速的,而且是有力的,它简直象是一道急流,打着漩涡向前流去。   长而散的句式,给人的流动感是缓慢的。这种流动,是很适合于娓娓叙事和绵绵抒情的,如:进屋里来便见你的影子更显得黯淡了,我就取笔在你的影子周围描出一个轮廓,你的影子渐渐的模模糊糊地,朦朦胧胧地化为缕缕的青灰的雾痕袅移着,我凝目望那烟子直扯着一根线穿出了窗棂以后,才觉到有些什么失掉了。我惘然对着你遗留下的黑曲线的轮廓掉下一滴泪来。   这种缓慢的流动,好似一根扯不断的长丝那样袅娜、缠绵。   句子的省略,或倒置,又常常给人以跳动、闪烁感。如:“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作者在“我曾”后面使用了省略号;后面,不说“便坐在窗口下默默的想”,而将一个“想”字,分成两个层次,在第一个“想”字后,跟进一个“默默的想”,形成一种流动的跳荡和闪烁,维妙维肖地表现出作者独自默想时的思绪活动状态。再如:在这艳丽的日辉中,只见愉悦与欢舞与生趣,希望,闪烁的希望,在荡漾,在无穷的碧空中,在绿叶的光泽里,在虫鸟的歌吟中,在青草的摇曳中夏之荣华,春之成功。春光与希望,是长驻的;自然与人生,是调谐。   这里,排比、倒装、省略的句式造成一种跳荡、闪烁而又湍急的流动美。   三、文体美之构成   如前所述,文体美乃是一个“以作者个性为主导,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诸种因素融合成功”的整体美,而不是一枝一节的美。约翰生在谈到关于作家作品的研究方法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断章取义的赞扬莎士比亚,好比卖屋的人拿一块砖到市场上去做广告。研究任何人的作品,都不能以一斑论金豹,须总观全局,看它所生的总印象如何。上乘的作品的佳胜处,都在总印象,而不在一章一句的精练。   文体的“佳胜处”,即“文体美”,也都在“总印象”,而不在“一章一句的精炼”。比如前人评司马迁之文:“连山断岭,峰头参差”,“如画长江万里图”,“如大塘上打纤,千船万船,不相妨碍”;评韩非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且有“渊然之光,苍然之色”,评周作人文体,曰“舒徐自在”,“平和冲淡”;评冰心文体,曰“温柔隽丽”,“一清如水”,评朱自清文体,曰“真挚清幽”;评鲁迅文体,曰“简炼得象一把匕首”……,很显然,这些评语,都是文章给人的“总印象”,非就文章的“一章一句”而言。   作为“总印象”的文体美,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概括起来,不外乎三大类,一是方法的:二是语言的,三是性格的。   (一)方法的。每个散文家都有表现思想感情的习惯方法。这方法,包括构思、剪裁、结构、描写等具体特征。   一般来看:在构思上寻找意境,或找出“焦点”的构思方法,易使文体富有“诗画境”的精致美;反之,只牵着一缕情思,围绕一个中心(题旨)即兴发展的写法,易使文体显出“行云流水”般的舒徐美。   在剪裁上对材料,严格取舍,删繁就简,再三剪裁,其文体常如疏竹、瘦石,清朗、玲珑;反之,谈古论今,东拉西扯,旁征博引,其文体也自有一种潇洒劲儿,但弄不好,就会失之于支离、散漫。   在结构上布局精巧者,其文体显得谨严有致;大开大阖者,其文体显得气势磅礴;顺势行文者,其文体显得自由流动。   在描写上工笔细描,其文体有柔腻之美;夹叙夹议,其文体有朴素之味;冷嘲热讽,其文体必使人感到严峻刻峭;反语暗喻,其文体常使人觉得蔼然有趣。   总之,表现方法上的特征,都是构成散文之文体美的重要因素。   (二)语言的。在文体美的构成上,语言的因素,似乎比方法的因素更重要。   周作人在《志摩纪念》一文里,谈到散文流派时,有这样一段话:……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清脆,在白话的基本上加入古文方言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一个贡献了。确实,文体变迁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和标志,就是表现工具语言上的变化。   我们说,语言并非是构成文体美的唯一因素,但确是一个较“方法的”因素更为重要的因素。诸如:文字的精确、简炼,必然带来文体的明晰、简洁;词藻的丰富、华美,常使文体显得繁褥、浓丽;多用长句者,其文体自有一种浩瀚流转之势;而短句的排列,又使文体显得精悍、紧凑;古文成分稍多一些,其文体常有简古之风;而多用口语者,其文体自有活泼之趣。偶句,使文体凝炼。散句,使文体流动;排比,给文体增加一泻千里的气势;重复,给文体带来一唱三叹的节奏;……   还有,如字音的清浊,语调的低昂,节奏的快慢等等,所有这语言上的种种因素,都深刻、有力地影响着散文文体的特色。而一个作家的性格,他的文体美,也是通过他的语言具体表现出来的。象徐志摩散文的那繁富而艳丽的词藻,那排比而自由的句式,那抑扬而变化的音调……,无疑正是徐志摩的自由华丽文体的具体体现,也是其个人主义、乍喜乍愁、热烈冲动的性格的具体体现。   (三)性格的。构成文体美的因素,不仅有“方法的”,“语言的”,还有“性格的”。有人说:文体“绝对不是一个个别的品性,却是一个人所有智识和道德的总集合,适如光之于别的集合住而成为日球”。这话是颇为中肯的。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在文体美的构成上,作家的性格,乃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这是因为:不论是“方法的”或“语言的”选择,无不受着作家性格的制约;同时,作家的性格,又无不暗暗透入“方法的”、“语言的”因素中去。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正是结合作家性格来分析其文体、风格的。他说,鲁迅是“一味急进,宁为玉碎”,“尽是诛心之论”,表现事物,只求抓住要害,三言两语,把主题道破,文字“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其文体“简炼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而周作人则性喜平和、中庸,作文追慕朴素自然,故其文体舒徐自在,平和冲淡。他评论冰心,曰:“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命,亦即是女土的文章之极致”。其它像:朱自清、丰子恺、叶绍钧、许地山……;其文体的特征,无不一一同其生平、性格有直接关系。   只不过作家的性格在文体构成上的作用,是暗中调合、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具体分析文体构成的诸种因素时,它常常被忽略,而不被单独拿出来加以论述。   实际上,如果我们忽视了性格的作用,那么,在文体美上所表现的异采纷呈的现象,便难以得到圆满的解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