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总结(校企合作的好处有哪些)_合作_校企_企业

本文目录

  • 校企合作的好处有哪些
  • 山东新高考报考校企合作怎么样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认可
  • 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好处是什么

校企合作的好处有哪些

我是职业学校老师,经常带学生下企业,我认为校企合作有以下几点好处:

1、学校和企业合作,其实就是学校把所培养的学生送到企业实习实训,实际上也是职业学校教学的一部分,属于实践教学环节。

2、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手段,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

3、通过校企合作,让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设备,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4、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优质人才就业,赢得社会的赞誉,以此摆脱招生困难、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办学能力。

5、通过校企合作,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独立处事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可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

6、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教师在指导学生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通过企业的设备投入,带动专业设备的更新。能及时有效科学地 把握市场人才需求,提高学校的市场适应能力。 

7、通过校企合作,可使企业在学生参加生产实践中选择优秀的毕业生,有利于企业选拔人才,而学校则能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要求。

我是职校方老师,这是我对校企合作的看法,小伙伴们,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山东新高考报考校企合作怎么样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认可

关于校企合作专业,看来很多人普遍性的存在着误解和误会。

从国家取消“985工程”和“211工程以后”,从2019年开始,启动了本科院校的“双万计划”和针对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

无论是“双万计划”还是“双高计划”,教育部有一项明确的要求,就是要求相关高校“不断完善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机制。积极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推进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强化实践教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


为什么有这样一些要求?

因为国内高校“关门办学”的思路由来已久,高等教育与产业脱节严重,专业知识与行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落差,高校教师基本都是“门对门”培养出来的——也就是说,大学的很多老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后,到大学去教学生。

现阶段,本科院校中,二本院校是本科教育的主力军,而绝大部分二本院校就在人才培养上就存在上述突出的问题,专业同质化严重,专业课程设置是根据任课老师的知识技能边界来设置的,重理论轻实践等等。

高等教育改革喊了多少年?但大学教育如同铁板一块,单纯的依靠高校内部的力量已经很难对高等教育及高校专业的优化起到革新了。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的改革,驱动高等教育改革就是其中的一项任务。


硬件可以急速改变,但软件和思维的改变却很难

高等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需要借助于外部力量来推动和改进,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企业最清楚的。

因此,从“出口”(用人需求)和“进口”(高考改革),两个方向,推动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教育教学”进行改变。

而教育教学的改变,就要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在走老路,让学校老师独自操刀去制定,而是要借助外部的力量——行业企业。

因此,校企合作,就是改变高等教育“关门办专业、关门办学校”的最有效手段。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认可?

首先:缺乏对真正的校企合作,或者是深度的校企合作联合育人机制、模式的了解。

现阶段,真正的校企合作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开始的,通过行业调研,明确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之后,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要实现培养目标,就需要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实验实习等一系列教学过程来保障;而要解决高校师资能力的问题,除过高校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等相应的培训学习外,还需要企业师资来带领学生完成专业实习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校企合作专业,不影响学生的身份、考研等,对学生唯一的影响就是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由企业工程师取代学校老师而已

至于很多人说的会影响学生的考研、就业等等的,只能说明两种情况:一是对校企合作不了解或了解的不深入;二是遇到了假的校企合作。

但现阶段,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办学是由评估和审核的,除非高校自身对校企合作的理解和推进还停留在炒概念、做表面的阶段,否则,真正的校企合作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还是很好的。

最后:校企合作专业,唯一的弊端就是学费要比非校企合作专业高一点。

无论是非校企合作专业,还是校企合作专业,学费都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物价局和发改委等部门联合批准的,不是学校想收多少就能收多少的。

校企合作专业,由于企业和学校共建专业、联合育人,甚至是共建实训系统,企业是由投入的,而这部分投入的享受者就是学生;因此,学生适度的程度一部分费用,也是合情合理的。

校企合作对学生的好处是什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教育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行业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比如职业教育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而研究生教育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主,所以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本身就具有较为实际的意义。

其实不论是职业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企业参与的本身就能够带来大量的行业资源,而行业资源也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常重点高校的资源整合能力往往会比较强,而行业资源整合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企合作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以下几个比较明显的好处:

第一: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要想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参与到实际的生产环境中,而校企合作恰好就能为学生提供这样的环境。所以,目前不少大型企业也会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当中,甚至是独立办学。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第二:提升科研成果的落地转换能力。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面临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完成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每年都有不少的科研成果面临落地转换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行业资源有限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原因是部分科研成果缺乏突破行业壁垒的能力,而校企合作能够充分利用企业平台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专硕往往会配备企业导师,这些企业导师通常是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专家,这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第三:提升教育环境。企业的参与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环节,同时也能够让企业的优秀工程师走进课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有更全面的学习体验。另外,不少企业也会与学校成立联合的实验室,以便于把更高端的实验设备引入到学校中,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育质量。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