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当年的青帮老大杜月笙?当时的杜月笙在上海是怎样的存在_杜月笙_章太炎_鸦片

本文目录

  • 如何评价当年的青帮老大杜月笙
  • 当时的杜月笙在上海是怎样的存在
  • 杜月笙说过,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在你身边的这类人是怎样的呢
  • 杜月笙经常被人提及这是什么原因

如何评价当年的青帮老大杜月笙

他介乎于妖魔与圣贤之间,既参加过镇压上海党的总工会,设鸿门宴杀害工会領导,又给华东水灾灾民捐款!还配合军统刺杀叛国的张啸林!并且帮助新四军购买药品无缝钢管!帮国学大师章太炎打官司!还建立了抗日别动队,恒社建立后,他想竞选上海市长被国民党中央党部阻止,从此消沉闭门不见客,上海解放前夕去香港,几年后病逝!

当时的杜月笙在上海是怎样的存在

上海教父杜月笙

上海滩四大亨虞洽卿、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中,除虞洽卿外,其他三个人均为青帮老大。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在上海滩横行一时,社会地位各有不同,黄金荣出道最早,比杜月笙大了整整20岁,但是这三个人中,最后地位最高、能够善始善终的却只有杜月笙。

美国有部电影叫《教父》,杜月笙有上海教父之称,教父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叫的。杜月笙以会做人出名,他一生都用钱财存交情,虽然身为黑帮,但替社会底层人士伸张正义、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总是冲在前面。这些,让人们对这个黑帮头子有了不少好感,也让杜月笙的形象多了几分阳光。

杜月笙如何会做人?江湖上有不少杜月笙语录,虽然难辨真伪,但也颇符合杜月笙为人做事风格:不存钱,只存交情;只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你,别人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卑微出身,入黑帮寻梦想

杜月笙1888年出生,4岁丧母,6岁的时候父亲也去世,好在有个拿他当自己儿子看待的继母,不仅疼爱杜月笙,还供他去读私塾,有一天,继母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杜月笙只好去了外婆家,没人管的杜月笙开始由熊孩子变成坏孩子,每天跟社会小混混混在一起,十几岁的时候,吃喝嫖赌、偷鸡摸狗杜月笙就全学会了。有一天杜月笙又做了坏事被舅舅一顿打,骂他小喽啰没出息,杜月笙不服,觉得自己就是小喽啰也做小喽啰头,于是他收拾了一下,背了个小包袱来到了上海十六里铺寻找他的梦想,那一年,杜月笙14岁。

杜月笙脑子灵活,善于察言观色,到十六里铺后先在水果店当店员,练就了一手削梨的好功夫,因此得了个外号“莱阳梨”。虽然有了正经工作但杜月笙还改不了小混混毛病,那个时候青帮在上海很有影响力,经人介绍,杜月笙拜在了青帮老头子陈世昌门下,算是给自己找到了组织,以后出去也算是师出有名了。

通过陈世昌的关系,后来杜月笙在黄金荣那里找了份工作。黄金荣当时任法租界华探督察长,正是得势的时候。杜月笙进入黄府后的工作是给黄金荣当跟班,给其拿衣服、拎包。杜月笙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把黄府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脾气性格都揣摩的一清二楚,并且针对不同的人投其所好,见机行事。杜月笙这样做,无非是想尽快出人头地,在黄府站稳脚跟。

经过观察后杜月笙发现,掌管黄府大权的不是黄金荣,而是黄金荣的老婆林桂生,杜月笙便展开了攻势,在林桂生身上用起功来:林桂生这边刚放下碗筷,那边杜月笙就递上来一个削好的梨;林桂生搓麻将,杜月笙在一边出主意使眼色;林桂生洗完脚,杜月笙就抱着林桂生的脚给修指甲……终于,杜月笙赢得了林桂生好感,觉得这个小伙子有前途,就交代给他更多的事情做。

抢土露头角

杜月笙真正在黄府崭露头角源于参与抢土事件。

黄金荣一向在法租界以破案快而著名,有一阵子他却被“黑吃黑”、“抢土”、“窝里反”等神秘案件困扰而束手无策。法租界上面又让他赶快破案,一时间黄金荣陷入了苦恼。

当时进入上海的鸦片主要由海外轮船运来,为了避免军警检查,鸦片贩子想了一个办法,他们算准了黄浦江涨潮的时辰,在涨潮的时候把装满鸦片的麻袋抛进水里,等潮水退去,水势倒灌,抛进水里的鸦片麻袋就漂到了码头附近,这时候只要驾着舢板拿着竹竿或钩子把麻袋勾上来即可。这个秘密很快就被很多人知道,很多鸦片贩子竞相模仿,这也引来了空手套白狼的,他们一早就等在江边,等潮退后,驾着舢板,钩到鸦片装上岸就跑,江面宽阔,鸦片贩子人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干着急。抢土风险小,收益大,参与的人四面八方越来越多。“尺度”也越来越大。

开始还等在江边钩,到后来都懒得去钩了,直接去抢钩上来的。抢土的人等在路边,看有装有烟土的马车从眼前经过,瞅准一个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烟土从对方马车搬到自己马车上,趁对方还在蒙圈的时候,装上马车就逃。后来抢烟土尺度进一步变大,也不在路边躲了,看到有运烟土的人过来,一棍子打过去把人打晕,然后连车带烟拉走。

黄金荣把自己的苦恼跟林桂生说了,林桂生想了一夜,想了一个办法:让黄金荣组建一支“别动队”,半公开地武装押送烟土,鸦片贩子们每次拿出一部分烟土作为保护费给黄金荣。那些单独行动的劫匪,自然不是黄金荣别动队的对手,几番回合后,纷纷来求黄金荣赏口饭吃,黄金荣便把这些人编进了别动队,护送烟土的同时,也定期分一些烟土给他们。这样杀人越货的案子不会再有,黄金荣也赚了一笔。——当然,林桂生也加入了抢土行列,单独行动,与丈夫公开分土。

有一天有人向林桂生报告,英租界巡捕房有人利用工作之便,从抢土到运土全包下来收保护费,捞了不少钱。林桂生很生气,让杜月笙想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杜月笙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收买了英租界那边参与抢土运土的一个人,了解了他们每次抢土运土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在这个时间点出动抢他们的土,大获成功,林桂生大赚特赚。从此,她便把抢土这件事交代给杜月笙去办,每次杜月笙都安排得天衣无缝,一抢一个准。

这件事大大提高了杜月笙在黄公馆的地位,不但成了林桂生的左膀右臂,而且还成为了黄金荣大小事情的智囊。1925年,黄金荣和杜月笙联合另外一个流氓头子张啸林,在租界与军阀当局庇护下,成立了主要做鸦片生意的三鑫公司,一举垄断了法租界的鸦片生意,大发横财,杜月笙担任三鑫公司主要负责人,后来又担任了法租界商会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势力日大,地位也渐渐与黄金荣、张啸林并列。

人际关系高手

杜月笙是个人际关系高手,这从他调解一系列事情中就能看出来。

黄金荣被绑案就是杜月笙调停的。黄金荣五十多岁的时候看上了小他三十多岁的露兰春,在一次露兰春的表演上,由于有人给喝倒彩,黄金荣把那个喝倒彩的人扁了一顿。哪想这个人也是有来头的,他是浙江军阀卢永祥的公子卢筱嘉。黄金荣打人没几天,自己就被卢筱嘉给绑架了。这个时候,杜月笙出手,上下打点,通过各界的关系,走通了卢永祥的路子,花了300万大洋,才让卢永祥放了黄金荣,这件事让人们见识了杜月笙的厉害。

杜月笙和语言学家、哲学家章太炎的关系也很好。杜月笙本名杜月生,因为生于农历七月十五得名。在结识章太炎后,章太炎引经据典,为其改名杜镛,号月笙。语出《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一下子让杜月笙的名字风雅了不少。不仅如此,章太炎还给杜月笙修订家谱,根据杜月笙说自己祖先由浙江海宁迁徙而来,由此“考证”出“杜之先出于帝尧”,“直系祖先为山阴杜衍”,这一下子又让出身卑微的杜月笙跻身帝王和名人的行列。有了章太炎的这番“包装”,杜月笙在那些名门望族前面再也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了。——章太炎能为杜月笙做这些,也是有原因的。

文人名气大,但是一般都没什么钱。章太炎晚年定居苏州治学,他的一个侄子在上海法租界和一个很有背景的人起了房产纠纷,向章太炎求助,章太炎想到了杜月笙,虽然跟杜月笙不熟,但对杜月笙为人早有耳闻,就厚着脸皮给杜月笙写了封信,请杜月笙帮忙。杜月笙接到章太炎的信,自然很高兴,立即调动关系解决章太炎侄子房产纠纷的官司,最后取得了两边都满意的效果。事后,杜月笙亲自到苏州向章太炎“汇报”事情处理结果,临走时,杜月笙还悄悄将一张两千元的银庄庄票压在了章太炎的茶杯下,章太炎非常感动,加上杜月笙后来每月都接济章太炎的生活,这样一来,章太炎对杜月笙的好感就更大了,自然甘心出力为杜月笙“装点门楣”,让杜家成为一个“望族”。

卖力帮蒋介石,最后成夜壶

杜月笙一生最重要的朋友,要算蒋介石。蒋介石崛起的过程中,杜月笙起了很大作用。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的第一架飞机是杜月笙捐的。当时国民党空军战斗力完全不是日本空军的对手,杜月笙发动民间捐款组建新的空军,杜月笙当时自己先捐了购置第一架飞机的钱。国民党的空军能很快组建起来,离不开杜月笙的功劳。

后来汪精卫卖国,杜月笙利用帮会关系协助军统上海区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的活动。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他买通厨子刀劈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筱庵,他当初的结义弟兄张啸林因为受汪精卫收买有意投敌,被军统联络的私人保镖枪杀,据说也与杜月笙有关。后来日本投降,国民党在返回上海的过程中杜月笙又出力不小。

如此大的贡献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国民党返回上海后,杜月笙觉得蒋介石怎么也会让自己当个上海市市长,没想到蒋介石嫌杜月笙文化水平低,又是黑帮身份,就没同意。杜月笙也明白,日本人一投降,租界被收回,自己的作用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重要,他在蒋介石眼里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对此杜月笙有句感慨:我们是夜壶,蒋介石把我们用完了,眼看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往旁边一甩,再也用不着我们这些夜壶了。恰巧在接下来的蒋经国在上海打老虎过程中和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又发生了点摩擦,杜月笙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恶化。也因此,杜月笙后来没跟着蒋介石去台湾。

与孟小冬的爱情

杜月笙一生娶了五房太太,其中和五太太孟小冬的爱情最受人关注。

孟小冬北京人,京剧表演名家,19岁的时候嫁给了当时也很出名的后来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由于梅兰芳大夫人的缘故,他和孟小冬的婚姻只维系了7年就结束了,经杜月笙调解,梅兰芳付给了孟小冬4万大洋分手费。

孟梅二人离婚后唯一的一次交集是在杜月笙60大寿上。杜月笙60大寿的时候举办了一次义演,当时所有的名角几乎都来了,其中也包括孟小冬和梅兰芳。很多人觉得借着这次义演,孟小冬和梅兰芳会破镜重圆。杜月笙知道孟小冬不想见梅兰芳,在10天的义演中,梅孟二人分演大戏,梅8天,孟2天,在杜月笙的安排下,两个人没有见面。

杜月笙对孟小冬的照顾让孟小冬很感动,后来在杜月笙四太太的撮合下,孟小冬和杜月笙走到了一起,成为了杜月笙的五太太。孟小冬当初虽然嫁给了梅兰芳,但是梅兰芳大太太一直不承认孟小冬身份,1949年孟小冬跟着杜月笙逃到香港,1950年63岁的杜月笙已经病得不行,尽管如此,他还是硬撑着从病榻上下来,与42岁的孟小冬举行了颇为隆重的婚礼,给了孟小冬名分。

上海大亨中,杜月笙的身份跟黄金荣、张啸林相比是最多面的:黑帮身份,侠义名声,阎罗手段,菩萨心肠,杀人放火,惩恶扬善。正所谓钱财手中过,兄弟身边留,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杜月笙真正担得起教父二字。

杜月笙说过,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在你身边的这类人是怎样的呢

刀切豆腐两面光,这是杜月笙信奉了一生的信条。

他曾经也说过,人生有三碗很难吃的“面”,一碗是情面,一碗是体面,一碗是场面。

第一难吃的为何是情面,而不是体面和场面呢?

体面看穿着和气质,场面看财力和气势,不论是体面也好,是场面也罢,所说的不过是一个“钱”字而已,杜月笙虽然早年落魄,可是自从发迹之后却从来没缺过钱。

他在临终前曾说过一句话:“我一生经手过的洋钿何止亿万。”从这短短的十几个字也能看得出来他当年财力之雄厚了,所以体面和场面对他来说,终究只是小意思。

毕竟杜月笙虽然是出了名的会花钱,可也是出了名的会捞钱。

杜月笙之所以认为情面最难吃,是因为人情往来或许需要钱来打通,但钱却不一定能够维系一份得来不易的人情。

如果只有金钱往来,没有人情往来的话,这段关系很容易会被打破。

只有人情为主,金钱为辅,才会牢不可破。

杜月笙为什么能够取得那样的成功,从一个无依无靠的小混混崛起成为上海滩的一代大亨?他所最仰仗的就是自己一手织造起来的覆盖黑白两道、军政商各界的“人情网”,他用金钱开道,又用自己的诚心诚意去换取友谊。

哪怕是骂人骂得最凶的章太炎章疯子,说起杜月笙来也是竖起拇指称赞,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杜月笙拿钱资助过他?非也!章疯子手上那支“笔”,多少人想着收买呢!他若真想要钱,何必屈尊降贵伸手向一个江湖人要?

他打动章疯子靠的是一个“诚”字和一个“谦”字,他虽然靠黑道起家,可后来很多人评价他的时候却说他有古君子之风。

杜月笙待人以诚,待人以谦,待人以义,上到军政要员,下到江湖里的三教九流,莫不如是。

所以,他绝不可能说出“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这样的话,这不符合“刀切豆腐两面光”的人生信条。

更何况,杜月笙一生当中最可靠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就是一个不抽烟、不喝酒的人,这个人出意外身亡的时候,杜月笙激动得一度想要爬窗户跳楼呢!

他的这个又不抽烟又不喝酒的朋友是谁呢?那个姓戴的老板。

杜、戴二人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曾在上海摸爬滚打,唯一不同的是杜月笙在上海成功了,戴却始终是混在上海的一个小瘪三,直到南下广州之后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此外,他们也都曾经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混混,可是为了往上爬,为了成为人上人,他们都发狠心地戒掉了曾经的坏毛病坏习惯。

杜月笙有抽鸦片的习惯,可是只要戴来见他,他必然会将烟具收起来,让人将烟味去除,因为戴不喜欢他抽鸦片烟,也不让他抽鸦片烟。

是因为杜害怕戴吗?实则不然,因为他知道戴是为了他好。

但凡熟悉杜月笙或者看过他照片的人应当知道,他很消瘦,虽说是可能是从小营养不良的缘故,可多多少少也有他抽鸦片烟的原因,此外他还有气喘病,抽鸦片烟对他的身体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这才是戴不让他抽鸦片烟的原因,他们的交情始于戴微末之时,可却一直很牢固。

杜月笙难道会因为戴不抽烟、不喝酒而不与戴结交吗?显然不会,戴不仅是杜的至交,还是他在庙堂之上的靠山。

所以,杜月笙绝不可能会说出“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这样得罪人的话,评判一个人是否可交也不可能通过烟酒。

对于杜月笙的传记,糊涂君也读过不少版本,也从来没有看到过杜月笙说过这样的话。

既然杜月笙没有说过“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那么为什么有人会产生这么离谱的想法呢?

之所以有人会说“不抽烟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实际上不是不可以交,是不愿意交,也是不敢交。

现在有句还算流行的话,“纹身的不一定是坏女孩,但是好女孩绝不会纹身”,这句话从今天的社交文化去看确实有一定道理。

放到男人身上则论烟酒,在很传统认知里,抽烟酗酒是一种不良文化,所以会让人产生一种抽烟酗酒不是好人的错觉。

所以,当爱抽烟爱喝酒的男人碰上不爱抽烟喝酒的男人的时候,有的人才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自卑和敌视:我抽烟喝酒我不是好人,你不抽烟不喝酒,你是好人,那你别和我玩,想和我玩就抽烟喝酒。

再说得直白一点,拉你下水。

实际上,抽烟喝酒也好,不抽烟不喝酒也罢,这终究不能成为评判一个人可不可交的准则,不必拘泥于此。

抽烟喝酒的人和不抽烟喝酒的人的三观,也未必一定合不来,正如杜、戴二人的友谊即使如此。

杜月笙经常被人提及这是什么原因

谢谢悟空邀请

从一个削梨卖水果的“小瘪三”,到名震上海滩的黑帮老大。杜月笙算得上是20世纪上海滩极富传奇的人物。

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却又有颗爱国心。黑、白两道通吃,政、商两界游刃有余。能做到如斯地步,缘于杜月笙深谙“为人处事”之道。

俗话说 :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除了善于察言观色,世故、圆滑、会做人,成了上海滩十里洋场对杜月笙的评价。

既会做人,又会做事。这样的人自然会受欢迎。

杜月笙没多少文化,却不妨碍他喜欢附庸风雅。成名后,不管酷暑或严冬,手上一把折扇成了标配。

杜月笙传世的书法有不少,若非他人代笔,确实是其本人亲笔所书的,那至少要比现如今所谓的丑书好上不少。

示人总是一副文质杉杉,儒雅气息扑面而来的杜月笙,深知外在形象的重要性。除了极力消除自身流氓的标签,也要求帮派手下,衣着整洁,服饰上一改传统短打的流氓装扮,谈吐不粗言秽语。诠释了什么是: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对文人及文化的尊重,使杜月笙比之黄金荣、杜啸林等更易融入上流社会。

如何从社会的底层逆袭成旧上海滩的风云人物?这是杜月笙经常让人提及的原因 。

笼络人心、会做人、讲义气,是杜月笙的三板斧。

杜月笙说过很多名言,其核心仍是脱离不了这“老三样”。谈不上多励志,更像是对自身处世之道的经验总结。

摘录几句杜月笙曾说过的名言:

1 .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脾气大。

2 . 我不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说明你还有用。

3 . 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

4 . 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

5 . 可以不识字,不能不识人。

坏事没少做的杜月笙,终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曾高光一次,作出过贡献。

当侵华日军,从北平打到上海,有钱人纷纷跑路之时,杜月笙却硬是没走,还发动民间捐款组建新的空军,并自掏腰包购置了国民党空军的第一架飞机。

日军攻陷上海之后, 杜月笙带头把自己轮船公司的十几艘大船凿沉在长江,以阻拦日军可能会乘船顺着长江打到南京。

虽说阅人无数,可也有走眼的时候。抗日战争胜利,本以为在战争中,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期盼蒋介石能给他一个正式的身份。身份没盼到,却迎来了租界被收回,老蒋暗中支持民间彻底清除黑帮。

无奈之下,发出了另一句“名言” :

“我就是蒋介石的一个夜壶,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塞到床下嫌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