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减负核心是什么,和培训机构有关系吗?给学生“减负”能提高教育质量吗_减负_教师_学生

本文目录

  • 学生减负核心是什么,和培训机构有关系吗
  • 给学生“减负”能提高教育质量吗
  • 如何处理好减负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
  • 减负,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是教育理念的落后,还是阶级固化带来的焦虑
  • 有人说,只要给教师减负,就能提高教学质量,你怎么看
  • 我们各阶段的教育为什么要严抓教学质量问题为什么要为家庭作业减负
  • 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减负措施,你怎么看
  • 双减政策一个学期了,学生真的减负了吗
  • 中小学减负越减越重,症结到底在哪里

学生减负核心是什么,和培训机构有关系吗

去年开始的轰轰烈烈的减负运动把矛头对准了社会补习机构,认为是社会补习机构造成学生学习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的加重,所以给社会补习机构上了紧箍咒,不许多讲,必须消防过关面积人均三平方,必须都有教师资格证,后两条很多公立学校都达不到。那么打击社会补习机构是不是学生就真的能够减负呢?事实证明,不会! 关停取缔大量中小补习班的结果已经显现,就是补习价格提高了,市场行为,成本提高,竞争减小,学生补课的需求不变,涨价是必然的,而补习机构的报名招生依旧火热

学生学业负担重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考,高考不取消凭分数录取的政策,学生的负担就不会减轻,望子成龙的父母就不会给孩子减负。家长给孩子补课是为了在高考中考出更好的成绩,升入心仪的大学,是主动选择参加校外补课的,并不是被补习机构“鸡汤加忽悠”给骗去的。谁赚钱都不容易,家长不是傻子,补习机构几个口号就乖乖把钱送去了,我给两个孩子补课前后十几个补习班了,没有一个是被忽悠的,没有一个是和别人攀比的,都是根据孩子的情况自己考虑补还是不补的

有高考的国家,学生的学习负担都是很重的,比如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新加坡,包括台湾香港,中小学生都在大量补课。可以想一想,比你富足的人都在努力学习,你凭什么就要减负就要轻松呢?有人告诉你不要太努力,不要太拼,你如果采纳他的意见,高考时你怎么办?!问问那个人,他能负责不? 听他的话减负了,孩子成绩下降是必然的,到时考不上好大学,他管不管?孩子是自己的,应该怎么培养,其实每一个对孩子负责的成年人都清楚,所以减负口号喊的震天响,补课还是继续

发现网上喊减负痛斥社会补习机构,喊的最凶的不是没有孩子的小年轻,就是孩子还小或者已经考上大学走上社会的人,孩子在十几岁的人,很少把责任推到补习机构身上,明摆着的事情,自己主动补的,不想补就不补了,怪的着补习机构么?LV包包贵吧?买的人有骂商家黑心的吗?五星级酒店贵吧,一晚花上万的人,谁骂酒店黑心?市场行为,觉得好又承担得起,你就消费,觉得贵,你就买性价比高的,住不起五星级酒店,不是还有大众宾馆旅店吗?你非得站在街头骂五星级酒店让你承担不起? 补习机构有一小时一千元的高价一对一,也有一个月千元左右甚至二三百的平价补习班比如我这里,觉得一对一补课贵,可以选择跟班补课,你又想一对一,又想花几十块钱,那不跟住五星级酒店给人家一百块钱住宿费一样吗?没有道理

给学生“减负”能提高教育质量吗

通过给学生减负提供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给教师减负,学校对教师的负担转嫁到学生身上,教师负担过重,学生负担就轻不了。

如何辩证的看待学生减负问题?

对于学生负担,需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一是要避免过度减负,造成教师教学涣散,二是要避免学生负担过重,造成填鸭式教育的失败。

如何通过给学生减负提高教育质量?

1、教育质量考评政策要首先做到科学合理。教师的外在压力来自于教育质量考评,与岗位晋升、工资待遇密切相关,只有教育质量考评方向正确,才能真正引导教师采取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最终惠及学生。

2、升学选拔侧重点应从应试转变到素质综合测评道路上。学生负担增加,教育质量不佳,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而升学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应试成绩。

3、对教育教学知识范畴做出强制性要求。超前学习、拔苗助长,这些都是造成学生、教师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需要明确教育是个长期的复杂体系,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学生、教师负担减轻,教师才有可能有精力在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对于教师而言,考核在哪里,动力就在哪里。

总之,通过给学生减负带来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有可能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教学关系,学校考核与教师教学质量的关系,教师教学质量指标是否合理制定及学生竞争压力来源是否恰当等问题。

如何处理好减负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

如何处理减负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的问题提得很好!

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减负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身上的负担减轻了,思想压力减少了,自由时间多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只要引导得法,必然会事半功倍!

学生思想负担没有了!师生关系将得到大大的改变,师生关系和谐了,有利于教学相长!

一方面老师可以放开手脚与学生交流,真正做到授业解惑,没有思想鸿沟,做起事来就一帆风顺,水到渠成!

一方面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不做无用功!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广大教师要珍惜这个荣誉!从思想上更加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在方法上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益!

减负不是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减负不是学生不要学习成绩!减负不是培养无用之人,而是要培育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

我们要做减负的促进派!迎接教育教学的新生!

谢谢堂主!

减负,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是教育理念的落后,还是阶级固化带来的焦虑

单纯的家庭作业减负只不过是用凉毛巾去敷一个发热的病人,要想让家长和老师都能接受改变光这一点是不够的。

一个小学生一个学期要学那么多知识,一个初中生有那么多门课,一个高中生目前想要往更好的方向走似乎只有高考这一条道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困难除了冗杂的作业,还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未可预料的阻挡,这也是教育改变非常艰难的原因,甚至包括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宁愿墨守陈规。

尽管很艰难,不过还是有办法的,主要是谁愿意首先站出来,做第一拨逆水行舟的改变者,对抗传统的理念与实践。

教育就像一个在经常运转的圆,只改变其中一个环节是很难有所成就的,要改,彻底的改:1.教育的重点依然是老师,唯有老师的改变才能达到真正的改变,所有老师全部培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小学老师要全能型,特别是乡村镇教师;2.教科书知识点要改进,减少一个学期所学知识点,另外学科的融合性可以弥补这一改变的不足;3.做好分流准备,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水平并做到能与普高互转换,一个学生初中毕业后就有了多个选择并无论做出哪方面的选择都能让家长安心,并且即便是学生选择了职高,只要他想,并且努力,一样可以转换普高,大学也是一样;4.从小学开始,就要培养孩子们动手的能力,从实践操作中学习,做的内容要广泛并贴近生活,比如手工制作坐垫,书包,教室装饰物等等,大一点的做烹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5.学校设施要齐备,包括图书馆、电脑室、手工制作室,不管学校是在偏远的山区还是繁华的都市,城市学校要配备校车,这可以解决很多家长在放学后无法赶来学校接孩子的问题,并且可以缓解校门口路段拥堵现象;6.培养学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做到每个学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校文化;7.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发生在学校的不良事件,从中发现造成事件的一切因素,切忌认为那只是一个个案。7.一个小学班级人数要控制在35人之内,初中高中控制在30人。

有人说,只要给教师减负,就能提高教学质量,你怎么看

有人说给教师减负就能提高教学质量。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是正确的。

给教师减轻负担,一是教师就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教学工作,干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事。

教师们都有很深的体会,那就是许多与教师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务,占据了教师许多宝贵的时间。各类检查,考核,评比,填各种表册,给教师安排这样那样的社会事务,围绕一些"当前中心工作",有时全力以赴去完成政治任务。教学工作成了次要工作。

给教师减少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一切事务,教师就会把精力集中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回归到主要的本职工作上,去研究教学工作。

按正常情况来看,给教师主要教学工作时间保障,教师主要精力又集中在本职教学上,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可能的。

当然绝非如此,因为更重要的还有思想问题是关键。思想是主导一切的灵魂。

只有师德到位,时间到位,集中精力到位,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




我们各阶段的教育为什么要严抓教学质量问题为什么要为家庭作业减负

作为一个老师,深到抓教学质量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教学质量这一个抓手,学生、老师、家长,都会围绕这个中心努力。孩子会用心铺在学习上,家长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老师更会有动力去教好课,教育部门也能有了管理老师的依据。但是有些事情不能过,比如学生的课业负担。不能让小学生做家庭作业到夜里十二点。减轻课业负担,需要老师在课堂的精讲,带来学生的准确领会,能花不多的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形成良性循环,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有精力读读书,有心情做点爱好的事。作业量的沉重压力,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学生不愿意写,写起来没动力,应付作业等情况。精心选择作业量,达到老师训练思维、巩固所学的目的。老师们会为之努力的!孩子们家长们一起助力我们的未来!


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减负措施,你怎么看

首先,我支持教育等九部门的减负,但是,给中小学生减负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也要改革。

①教师的考核办法,教师的教学效果一揽中,对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能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②教师的工资制度改革,教师的积效工资这一块要改革,使积效工资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③教师职称问题,教师职称评定需要改革,职称与工资挂钩需要改革。

④高考制度的改革,高考从命题中体现出减负的力度,从高考中体现出教育改革的实效。

总之,给学生减负不是少学或不学知识,而是学生学习的时间方式有改变,教师对教授知识要有新的方法,不能一味的题海战术,这样对老师的教育教学要求更高了,更加严格了。各部门及老师共同努力真正把减负做到实处。

双减政策一个学期了,学生真的减负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司马认为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

一.双减前,学生真正的“负”有多少?

二.双减前,学生的“负”究竟有多少是学业上的。

三.对于学生来说,“负”真的就是洪水猛兽?

这个学期,减负,作业量真减少,但是,对于那些吊儿郎当的学生,作业多或者少无所谓,反正不做你也拿他没办法;对于那些混日子的学生,作业多少也无所谓,反正就是抄;对于那些想上进的孩子来说,他们从来不嫌多,对于作业不但能完成,甚至还会主动要求老师给他们加点。问他们压力大吗?累不累?回答是压力有点大,但不累。

这减负,对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通过减负,让金子更亮了,这是我认为减负最大的意义了。

中小学减负越减越重,症结到底在哪里

我同意另外一位答友说的“症结在于减负本身”!更进一步的观点是:一厢情愿的“减负”和人民对教育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与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不公平的矛盾急剧恶化!

“减负”本无错,但形式大于实质

问大家一个问题:

为什么虽然一直在说“中小(通常指的都是“初中”)学减负”,但是实际上关注的焦点往往都是在“小学”上?

道理很简单,这是因为初中他要面对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甚至于它的影响力、重要性已经超过了高考的考试,那就是中考!

面对如此重要的考试,你跟谁去讲减负?

谁又会在乎你是谁、你说的是啥?

在事关孩子的人生和未来的问题上,你就算是天王老子来劝家长们减负也没有用!

为什么要提小学减负啊?

原因有很多,官方的、民间的分析的我都承认你们说的很对,然后我这里只补充一点就行了:这是因为你小学学费了没关系,因为你还有那初中三年可以去“补”啊!说的直白点那就是小学“玩坏了”没关系,你可以初中努力啊!

家长们又不是傻子,你中、高考改革改来改去我就想问问你,哪点儿是基于减负的改革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不在乎你这么改的“道理”是什么,我只在乎我们能够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应对”你的改革!

现在的改革结果有谁可以告诉我,如何不用努力学习就能突出重围?

注意你和家长之间从来不是一个阵营的,我们从孩子上学的那一天开始就是进入了一场“博弈”。

你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管理者和裁断者,而我既要帮助孩子和其他队员对手进行竞争、克服来自于自己的阻力,还要应对你所设计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考题)!

所以我怎么可能跟你称兄道弟呀?

我们和你们是天然的攻防对手啊!

现在我的对手要求我来减负,你不觉得很可笑吗?所以尽管你的初衷没有问题,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抱歉我们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没得谈!

部分家长已然“觉醒”,但未彻底明悟

这不是一个否定的意思。

我想说越来越多的家长去关注孩子们的学业,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因为教育孩子从来就不是学校一方的责任,更不可能只单靠学校就能把孩子教育得好。

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的话,那么对孩子们,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好处的。

只不过这种决心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因为有一定数量的家长只是有这个决心,但是还不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他们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包括我本人也是这样)。

但是我们必须要相信,人类的智慧是无尽头的!走的人多了之后,自然就会发现规律,经验,方法,技巧,注意事项,等等等等。而只有已经在路上的人,他们才能真正的切实感受到这一切!

所以无论你怎么改,只要你的考核方式还存在,那么就请不要跟我谈“减负”,好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