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之间该不该避嫌?妈妈要二婚,我同意,但是我想要母女之间和母亲叔叔之间的两个关系独立,这样对吗_我妈_女儿_妈妈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母女之间 我妈 女儿 妈妈

本文目录

  • 母女之间该不该避嫌
  • 妈妈要二婚,我同意,但是我想要母女之间和母亲叔叔之间的两个关系独立,这样对吗
  • 母子和母女之间的亲情哪个更深厚

母女之间该不该避嫌

还是要有些避嫌,我们都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可是孩子大了有些事情不太适合跟自己母亲知道,因为自己长大了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思想和想法了也有个自己的“小秘密”了,适当保持距离和神秘感都挺好的!

妈妈要二婚,我同意,但是我想要母女之间和母亲叔叔之间的两个关系独立,这样对吗

我想讲一个亲身经历的类似故事,来谈谈我的观点。

我的一个小学同学,60岁时老伴去世了。他托我帮忙再找一个。我又找了工友帮忙,介绍了一个50岁的退休女工。见面谈了几次,都挺满意,于是准备结婚了。

这时同学的女儿找我了,口气挺冲,问我那女的怎么样?我说只管介绍,让两人自已了解。她又说:我的底线是两人不能登记结婚。

结果人家女方要求登记未成,两人就同居了。过了一段,因为女方还要为自已女儿看孩子,只能周末过来,再加上性格的磨合有问题,同学给我说:我不让她来了。我对此也没多想。

没成想一年后,人家女方又另找了一个,正式出嫁了。同学又打电话:怎么回事?我答:你又没与人登记,且你提出来散了的,这事与你有啥关系?

再后来……,同学想不开,精神有问题住院了。……

举这个事例是想说:妈妈要二婚,老了有个伴是好事,做子女的最好是祝福、别添乱。只要两人处的好,没有利益纠葛,携手至老,能省你们多少事?再如果都理智理性,处好了像一家人似的,不更好吗?

母子和母女之间的亲情哪个更深厚

母子之情更深厚,不是因为重男轻女而是很多妈妈对女儿有“母爱的羁绊”

这个是有科学依据的: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的《母爱的羁绊》揭示的矛盾主要是妈妈和女儿之间的,要知道妈妈是女儿的榜样,对女儿影响最大的人是妈妈,而妈妈身上的一些特质会传给女儿,有些则会让她一生都会面临很多困难。

妈妈对儿子的影响并不大,她把女儿视为自我的反映和延伸,妈妈会对女儿过分的严苛,会对女儿过度的关注,她会要求女儿必须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事。

这种羁绊在我和我弟身上就体现得很明显。

从小到大,我妈对我都非常严格,我也很懂事体贴,结婚前都会努力帮衬家里。

但是在我妈眼里我哪哪都不好,甚至在我择偶的时候我妈口口声声都是“人家哪里配不上你?”、“你除了多读了两年书,哪里配得上别人?”

但是我妈对我弟的态度截然不同,虽然我弟叛逆、痴迷上网甚至夜不归宿,我妈不仅从来不骂他甚至不敢惹他。

甚至我爸妈吵架的时候,我在场的话,她会怪我没有劝架或者护她,但是我弟在场的话,她会草草收场生怕我弟会因为他们吵架发火。

但是我知道我妈是对我有爱的,小学时候我摔伤了脚,我妈会连续上个月,背着我上下学,中途每隔两节课还要去学校背我上厕所。

后来长大了我有个做小手术胳膊不能动,我妈会帮我穿衣给我喂饭,每天接送我去打消炎针,甚至我上班去了下班车去打针,我妈都会特意嘱咐我等她,她送我去打针回家做了饭又来接我回去。

很多其实我可以做的事情,我妈会做得比我更细致。虽然她更偏爱弟弟,但是我知道她爱我。

有的时候觉得我妈很像《都挺好》里面的苏母,对女儿的感情不见得不深厚,但是把自己在原生家庭成长的不幸又投射到自己的女儿身上来了。

苏母自己被重男轻女的父母逼得嫁给你城市户口的苏父,甚至还要结婚后还要百般接济自家弟弟一家。

原本有机会跟她根本不喜欢的苏父离婚却因为弟弟的缘故再次回到无望的婚姻。

所以在苏母看来,她只是把资源给了儿子,她并没有要求女儿为儿子做什么,她不理解女儿为什么要那样反抗。

如果不是苏明玉最后跟原生家庭和解,大概率她也会对自己的女儿产生“母爱的羁绊”。

就像我妈和外婆不亲,我跟我妈也不亲一样。

这种羁绊如果无法走出是会遗传或者延续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