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有几个版本?电影《百鸟朝凤》最打动人心的是什么_唢呐_百鸟朝凤_三爷

本文目录

  • 百鸟朝凤有几个版本
  • 电影《百鸟朝凤》最打动人心的是什么
  • 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细节和细思极恐的事儿
  • 初闻不识唢呐声,再听已是棺中人乐器之王-唢呐,你了解多少呢
  • 百鸟朝凤图片
  • 唢呐名曲《百鸟朝凤》是谁创作的
  • 求音乐:中国唢呐十大名曲
  •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好在哪里呢
  • 《百鸟朝凤》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 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百鸟朝凤有几个版本

百鸟朝凤有两个版本,我们一般听到差不多是任同祥大师的版本7分钟左右的,或者刘英的缩减版四分钟,每个人的版本都有一些不同,但是这些都是比较欢快版本,现在一般学唢呐也都是学习欢快的版本。

影片中的“百鸟朝凤”却是属于陕西风的唢呐曲,有慰藉,但更悲凉,配合着千沟万壑的黄土地,和九曲十八弯的黄河,道尽了人生路的崎岖曲折。就如焦三爷所说,这首“百鸟朝凤”是一首大哀的曲子,只有德高望重的死者才可以享用,一般人几乎无缘闻听,无论对逝者,还是对悲痛欲绝的孝子贤孙们而言,能享受“百鸟朝凤”,不仅仅是曲如其名的百鸟献瑞,更会由此引发十里八乡对逝者的敬重,代表了一种最为尊贵的荣誉,同时对唢呐匠而言,吹不吹“百鸟朝凤”,自有自己刚正不阿的判断,丝毫不会为亲情和金钱妥协,归根到底,“百鸟朝凤”更是唢呐匠作为一种正义而高尚的存在的价值。

电影《百鸟朝凤》最打动人心的是什么

传统匠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坚守和传承精神,是最让我感动的!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记录了唢呐从兴盛到衰败的整个过程 ,记录了 人们对吹唢呐的态度的慢慢的改变发展形势。

影片通过一个朴素善良正直的唢呐人焦三爷 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故事情节 通过拜师学艺,出师演艺整个过程 ,映衬了不只是唢呐匠人的发展 ,还烘托了中国传统民俗艺人的发展 情况!

面对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 越来越淡薄 ,人们更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 ,而慢慢的忽视了传统匠人,传统民俗文化的存在 意义!

俗不知,传统工艺中蕴含着老祖宗对人对事的文化和态度 ,我们弘扬传统民俗文化 ,发扬传统文化工艺,就是在践行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道德准则!

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传统工艺的学习 ,都是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践行中国文化 ,让人们更容易地接收老祖宗的智慧和做人的原则 !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记录了传统唢呐工艺的兴衰过程 ,最为感动的就是焦三爷 ,对唢呐工艺的坚守和传承精神,让我为之感动!

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哪些有意思的细节和细思极恐的事儿

《唐伯虎点秋香》拍摄于1993年,当年就以4000万港币收入,获得香港年度票房冠军,是星爷影视巅峰期的代表作品。电影虽已上映二十几年,但回过头再看,依然有很多细节值得玩味。

第一,关于名字

①小李飞刀的母亲。电影开头模仿古龙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设了兵器谱排行,小李飞刀排第四,唐家霸王枪第三,书生夺命剑第二,小李飞刀母亲第一。唐伯虎得知第一名是小李飞刀母亲时说了一句:“原来系小李老母飞刀。”国语配音中,被石班瑜改为:“小李他妈飞刀”。其实,“小李老母”粤语谐音是问候对方母亲的粗口,这里不用多说。

②小喇叭和朱茜。唐伯虎父亲和书生夺命剑生死决斗时,唐母各种帮倒忙,唐父简直要被气的爆炸了,说:“小喇叭,朱茜你系唔系统我玩嘢啊?”小喇叭是骂人的话,而朱茜这个名字在粤语中与“猪閪”谐音,也是一句粗口。

③华胜。唐伯虎为追秋香,卖身华府为奴,因为立了功,被华夫人赐名,起初起名叫“华胜”,唐伯虎调侃似地说了一句“这个名字小人可受不起呀”。华夫人心领神会,问也不问就给他改了一个“华安”名字。华胜既有“画胜”谐音,也和向氏兄弟中向华胜重名,唐伯虎说受不起,有剧情需要配不起“画圣”头衔,也有调侃一下当时势力极大的向华胜的意思。

④9527。唐伯虎初入华府编号是9527,在星爷电影中多次出现这个数字,例如在《逃学威龙》中交通警察编号。9527几乎成为无厘头的代表元素。其实这串数字是骂人的话,和周星驰多次合作的导演李力持也亲口证明了确实是句“粗口”。

⑤对穿肠。对穿肠是电影中最为出彩的配角之一,号称七省文状元兼参谋将军,人称对王之王,却被小小书童唐伯虎怼的口吐鲜血。其实,对穿肠粤语版是“怼穿墙”,其中隐晦的意思,大家可以搜索。另外,两人在对对子时候,对联也有玄机哦。

⑥小强和旺财。周星驰卖身葬父那段,有两个直到现在仍然都在用的名字。一个是蟑螂“小强”;还有一条狗叫“旺财”。这两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当时香港很多小孩,父母给他们其小明的时候都叫小强,是寄托里父母对孩子身体强壮的愿望。而“旺财”是根据狗“汪汪”叫的谐音,取“财源兴旺”的彩头。

第二、关于巩俐

巩俐拍摄完《红高粱》后在大陆红的发紫,到94年赢得和星爷合作机会。该电影也是大陆和香港顶级影星首次联袂演出。还有消息说,当时秋香的角色本来定的是王祖贤,机缘巧合下才换成巩俐的。

①巩俐为何没有爆炸头?唐伯虎在一段经典说唱过后,华夫人、春夏冬三个丫鬟,头发都竖起来,然后像“小蝌蚪”一般在空中遨游,高潮迭起。唯独巩俐扮演的秋香,保持原貌不变。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巩俐当时受不了电影中恶搞、毁形象的剧情,所以在拍摄过程中,处处维护自己清纯形象和人设。这段戏,据说当时无论李力持和周星驰无论怎么劝,她就是不答应把头发竖起来,呈蝌蚪状在空中遨游,所以最后无奈只得让秋香保持原貌。

②还我漂漂拳。电影中有一场戏,导演本来安排秋香被打成猪头状,然后周星驰用“还我漂漂拳”帮她还原,但是根据剧情需要,需要化成青一块紫一块的猪头妆,巩俐一听眼睛都大了,以为剧组在整她,坚决不肯,李力持劝说了半天。后来看效果,应该是用的替身。

③巩俐: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好好演。巩俐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没想到电影直到现在还有人看,还在热播。对于当时没能演好秋香的角色一直很后悔。由于自己是在学校学的正规的表演专业,没有理解周星驰式特有的无厘头搞笑方式,因此演的很别扭,如果有机会的话,她希望好好演。

第三,电影中其他有意思细节

①唐伯虎8个老婆中,有一位是蓝洁瑛客串,很漂亮。

②直接上图↓↓↓(注意背后的字)

①唐伯虎卖身为奴的歌。“死做活做像条狗,被人骂不能汪汪叫。像条狗,好好笑,被人骂不能汪汪叫。像条狗,好好笑”。这段歌词绝了,不把人当人,是反封建最强有力的歌曲!

本文悟空问答独家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初闻不识唢呐声,再听已是棺中人乐器之王-唢呐,你了解多少呢

应邀简答:本人不懂乐器。乐器的演奏技巧无从谈起。只知道唢呐是古老的民族乐器。适合红白喜事的场合演奏。有浑厚的高低音,有强烈的感染力……

百鸟朝凤图片

这款五粮液股份公司生产的百鸟朝凤酒是目前百鸟朝凤系列中最豪华的一款,进货价在380元左右,全国统一建议零售588元。

唢呐名曲《百鸟朝凤》是谁创作的

唢呐名曲《百鸟朝凤》是任同祥创作的。  任同祥:著名唢呐演奏家。他演奏(自己创编)的《百鸟朝凤》、《一枝花》、《抬花轿》、《庆丰收》、《婚礼曲》、《驻云飞》等等许多唢呐名曲,更令听众赞叹不已,回味无穷,难以忘怀。正是任同祥,率先使我国的民族乐器在国际音乐比赛中夺魁,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为民族器乐增添了光彩。

求音乐:中国唢呐十大名曲

  唢呐曲谱   

  唢呐曲谱: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等。

  一枝花;小开门;小放牛;喜庆丰收;十八板;山坡羊;六字开门;啦呱(二重奏);哈哈腔;凤阳歌绞八板;百鸟朝凤;婚礼曲;二人转牌子曲;普天乐;百鸟朝凤;欢庆胜利(协奏曲);二人转牌子曲;一枝花;大得胜(吹打乐);抬花轿;十样景(二重奏);天府好;庆丰收;塔塔尔舞曲;小放牛;龙腾虎跃(吹打乐);河北梆子腔;喜庆丰收;丰收;小开门;送新娘。

  一、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在北方各地都有不同版本。

  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后来唢呐名家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华彩乐句,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演奏技巧,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二、一枝花:

  一枝花,唢呐独奏曲,任同样于1959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

  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凄楚悲壮,接着是叙述性的慢板,柔婉动人。最后慢起而渐快转入中板,采取《小桃红》为素材,节奏活泼,音乐轻快。

  之后,出现“穗子”特点的展开段落,短小音型的重复,相间出现“放轮”的长音,渲染了一种炽烈而欢腾的气氛。

  三、打枣

  唢呐独奏曲,北方吹歌传统曲目。原是一首民歌,一个人要吹奏唢呐、口笛、把攥子等乐器模拟人声演唱(俗称咔戏)。

  演奏者以复杂的、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展现了各种乐器的特殊音色,如宏大明亮的唢呐声,高而清脆的口笛声,低而带有鼻音的把攥子等,相互对应,生动活泼,对比鲜明,表现了生活中男女老少的逗趣对唱的欢乐情景。

  乐曲采用多种演奏形式,再现了人们提篮持竿,收打红枣的动人场景。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及质朴的乡土气息。风格红火热烈,喜庆欢快。

  四、全家福

  唢呐曲独奏曲,用豫北安阳地区的民间戏曲唱腔、板式、曲牌组合起来的吹奏乐曲。

  该曲的旋律走向、调式色彩及吹奏特点,都给人一种古朴、洒脱、强进之意,使你挥之不去、难以忘怀。该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飞板组成,可以说是典型的传统板式结构,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趋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叙述到激越,又给人以思虑、解脱、圆满之感。

  地域风格之殊特和吹奏技艺之容纳,让许多演奏家有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机遇。如散板之吐、颤、上板之滑奏;中板之深涵、细柔、苍劲和吐、滑、强、弱变化,及快板呼应、吞、吐、碎奏,都使吹奏者有彰显才华的空间。特别是飞板部分“节疏”,而高潮叠起扣人心弦。

  五、山东大鼓

  唢呐独奏曲,赵春亭根据“山东大鼓”音调改编。

  旋律朴实爽朗,节奏活泼有力。乐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主体部分共有三段,是变化重复的关系。主题是四句体结构:前两句是抒情性旋律,在每句后的过门由乐队伴奏;后两句用唢呐的特殊技巧吹奏“三弦音”,音色饱满、短促有力,富有弹性,并作了一系列的变奏,充分展现了“三弦音”的独特魅力。

  用唢呐模仿“铮铮”作响的“三弦音”和柔美的“箫音”,是此曲的独特之处,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

  六、 山村来了售货员

  唢呐独奏曲,张晓峰作。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描述了山村售货购货的情景,并与抒情相结合,音乐轻快、诙谐。

  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

  描写山村售货购货的欢乐、热闹情景,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侯彦秋演奏《山村来了售货员》

  七、六字开门

  唢呐独奏曲,原是一支民间器乐曲牌。曲调流畅,情绪轻快。

  戏曲中常用以伴奏剧中人更衣、打扫、行路的拜贺等场面,是《小开门》的变体。前半段运用模拟人笑声的“气拱音”, 以及“气顶音”技巧,使旋律优美如歌;后半段运用单、双吐技巧奏出类似三弦声音的“三弦音”技巧,短促而富有弹性的乐音和轻快的节奏相结合。

  乐曲情绪活泼欢快,使音乐具有对比,表现更加生动,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八、黄土情

  黄土情是我国当代著名唢呐演奏家周东朝先生在1992年创作的,该作品曾荣获我国第三届民族管弦乐展播评比独奏作品一等奖,后又被灌入作者演奏的唢呐专辑中。

  这首作品深受海内、外唢呐爱好者的喜爱,也是专业团体唢呐演奏者中常奏的曲目。

  该曲以悠扬婉转的旋律抒发了对黄土高原无限眷恋的情怀,唢呐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在乐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好在哪里呢

整个影片就焦师傅的形象从始至终在维护唢呐这一传统文化,很是值得人敬佩

《百鸟朝凤》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您好,我是一位影视领域创作者,大家也可以称呼我卡龙,很荣幸能描述《百鸟朝凤》是怎样一部影片。

《百鸟朝凤》给我们展示的这样一个感人故事:在陕西一个无双镇的小村落里,村里的人们都把唢呐当成一种艺术活,也十分敬重唢呐,因为在他们看来吹唢呐是一种民间艺术,不止于娱乐。用在丧事上,以示对故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的吹八台,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而整个无双镇,唯有焦三爷会吹这“百鸟朝凤”。

该影片一开始讲述了,游天鸣的父亲带着年幼的游天鸣到焦师傅(焦三爷)哪里拜师学艺,经过苦苦相求焦师傅答应把游天鸣收为自己的徒弟,从此游天鸣开始了艰苦的学唢呐之行。

在练唢呐时,他坚持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然而这种精神是焦师傅最为看重的,他从游天鸣身上看到了天鸣骨子里对唢呐的喜爱和高尚的人格,因此,游天鸣成为唯一一个习得“百鸟朝凤”的接班人。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游天鸣也长大成人,随之而来的就是更为震撼人心西洋乐队也逐渐在村子里传播,因此唢呐班子也逐渐没落,村民们也越来越少,请唢呐班子吹唢呐。然而游天鸣不想看到唢呐被西洋乐器这般冲击,于是选择与之斗争到底。

最后白发鬓鬓的焦三爷为给刚去世的德高望重的窦村长吹“百鸟朝凤”,由于年迈且患有肺痨的焦三爷为演奏百鸟朝凤,一口鲜血喷出,导致病情更加严重,最后一病不起。

影片到最后,在师傅焦三爷坟前,游天鸣满怀悲痛地奏响了惊天动地的“百鸟朝凤”,云雾中,师傅坐在太师椅上,微笑地看着徒弟,面容骄傲地听完了整曲。

这部影片是为艺术而创作,更是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创作,通过影片我们可以了解到“百鸟朝凤”的真正含义。

如何评价《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武术流派本无高低之分,但练武的人却有高下之别。

如果将这句话置换到《百鸟朝凤》中,则可以这样理解:不管是西洋乐器,还是我华夏本土乐器,本无高低之分,但演奏的人却有高下之别。

而这种高下,就在于演奏之人的技艺和德行。

然技艺终究可借日月打磨,自我勤学。但德行,却非练、磨可有,只在其心

焦三爷选择游天鸣为最终的接班人,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此。他看中了天鸣的善良、朴实,也笃定了天鸣必将唢呐看的比命重。

有人不解,有人不忿,但时间终究证明焦三爷的选择无错。

如果将时间拉回到天鸣十岁拜师的那一刻,焦三爷选择收下了天鸣这位天资并不聪颖的徒弟。

原因则有三,除了时隔多年以后,焦三爷自己说出的那个原因,因为看到天鸣为了父亲跌倒而留下的那一滴泪外。

焦三爷膝下无子,以及不忍再见天鸣被父亲打骂是另外两个原因。

从这一点上来说,焦三爷凶厉的外表下,藏了一颗善良、淳朴之心,这大抵也是焦三爷曾经的师傅选择他的原因。

对于焦三爷来说,天鸣亦徒亦子。对于天鸣来说,焦三爷则是他的父亲、他的师傅,也是他心中的那盏明灯和方向。

我们从唢呐说起,从“百鸟朝凤”说起。

唢呐一直被尊成为乐器之王,这里的“王”并无贬低其它乐器之意,而是在于唢呐音色的高亢与多变,从咿呀翠鸣的小鸟,到翱翔九天的凤凰,唢呐所到之处,无不可演奏和模仿者。

凤为鸟中皇者,身份尊崇。百鸟朝凤意指所有的鸟类,来朝奉凤凰。

这既是对凤凰高贵身份的惧怕,也是对凤凰王之领袖的尊重。如果一个人在安息之日,可以享受到乐器之王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这是对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褒奖和总结。

电影《百鸟朝凤》取名于此,也表达于此。

焦三爷弥留之际,对天鸣说:“等我走了给我吹四台就行”。

天鸣说:“师傅,我给你吹《百鸟朝凤》”。

一生傲强的焦三爷却在此刻,宛如犯错的学生,恐惶的说道:“使不得,使不得”。

因为在焦三爷心中,《百鸟朝凤》是圣曲,是无论如何也要秉持和保留的传统,无德高望重者,不可轻动圣曲。

然而世事变迁之下,终究一切都败给了生活,诸多师兄弟中有人因为做工,失去了手指,再也拿不得唢呐。有人因为办起了工厂,挣了大钱,再也不屑拿起唢呐。

没有对错,也不可去论对错,坚持的人只能继续坚持,离开的人则终究永远离开

天鸣站在焦三爷的坟前,违背了焦三爷的遗愿,为他吹响了那曲《百鸟朝凤》,往事一幕一幕重现,最终定格在焦三爷起身离开的那一幕。

而直到电影最终结束,我们也没有见到天鸣最终带着游家班,带着唢呐走到重复光明的境地。但这就是现实,传统曲艺和乐器,终究来到了转角,未来何去何从,又有几人、几件、几首可以传承下去,无人可知。

《百鸟朝凤》是一部电影,是一首乐谱,也是民族音乐的一段嘶鸣,渴求有人关注,希望再现辉煌。但我们也不必过于哀悼和惶恐,只看豆瓣一家主流平台,已清晰可见,众人对电影《百鸟朝凤》的推崇和喜爱,这是对电影的肯定,也是对传统乐器的无声支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