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辞职是大忌(为什么临近年底,很多打工者辞职回家,就连双薪和奖金都不要)_辞职_公司_年底

本文目录

  • 为什么临近年底,很多打工者辞职回家,就连双薪和奖金都不要
  • 入职三天想辞职,而且已经10月末了不容易找工作,我该怎么办
  • 纠结要不要年底辞职
  • 为什么感觉年底大多数人都想辞职
  • 年底辞职好还是年初辞职好
  • 年底离职是不是很傻
  • 年底不要年终奖辞职的员工是什么心态
  • 年底了,你会想辞职吗
  • 年底员工离职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临近年底,很多打工者辞职回家,就连双薪和奖金都不要

我朋友就是12月29日正式离职的,公司规定12月31日离职就有十三薪,他却为了提前两天走人放弃了整整10000块。我们都为他感到可惜,这年头挣钱这么不容易,他却说,只有这么做,他才感到大快人心!

最近流行一个说法,2021年只要你还健康地活着,就是最大的财富了。此话不假,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我朋友所在的公司也差不多。我朋友小朱是那家公司的质量主管,传统大型制造业,不属于2021年的热门行业,订单大受影响,公司营收不尽如意,但是人力资源部老早就放出消息,请大家不要担心,大家关心的十三薪和年终奖还是有保障的。

上个月,小朱突然告诉我他已经提出辞职了,最后一天是12月29日,我听到这个日期吓了一跳,因为只要再坚持两天就能拿到十三薪了,他有什么不能忍的,居然因为两天错过10000块?

我问小朱,“什么情况,你这是着急干嘛?”

他说,“回家呀,还能干嘛?”

我惊呆了,小朱与我是一代人,三十好几,正是家中的顶梁柱年纪,这还提前一个月就辞职回家过年了?房贷不还了,车子不开了,家里的吞金兽不养了?

我知道小朱两年没回家了,肯定也是回家心切,但是也不至于心切到这个地步吧?结果元旦第一天,他的朋友圈真的晒出了自己家乡的美食和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都是回到家乡的惬意和满足,一度让我以为他说的都是真的。

结果他今天突然跟我打听交社保的时间,月底离职月初入职会不会导致社保断档之类的,我说,“你不是回家不干啦?这么快又要再就业了?”

小朱嘿嘿一笑,说,“是啊,我就是换个工作,哪能不上班呢,不上班一家老小都喝西北风呢。”

然后我又想到了当时那个问题,我说,“你既然要继续上班,为什么不等到31号再离职?你们公司不是规定了31号离职也是有十三薪的嘛,这也太可惜了吧。”

小朱说,“一开始也有点犹豫,但是你知道吧,等到31号再走也有好几个问题,所以再三权衡之下,还是提前走了,钱嘛,再赚就行了。”

然后关于他说的几个问题,他说得零零碎碎的,但是语气很欢快,甚至很喜气,有一种终于解脱的快感。总结一下,主要是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关于前公司的待遇和工作压力。小朱说,明明订单少了,但是工作量却增加了很多,这让他无法理解。如果公司订单堆积成山他也有加班加点的动力,毕竟订单就意味着公司赚钱,公司赚钱就意味着员工也能多挣点,但是订单都少了,还能生出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来,他想不通,也感觉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没有价值。

第二点,是真的很想回家,又怕春节回去有困难,万一票抢不到,眼睁睁又要错过一年。小朱说,干到31号再回去呢,时间太紧张了,光路上来回就要两个整天,但是他已经答应了下一家公司4号准时上班报到的,所以最终舍弃了那两天和看似丰厚的十三薪。

第三点,新公司待遇不错,而且承诺了年终奖补偿方案。我想这一点,才是他放弃十三薪的核心理由吧,没有这个承诺垫底,他肯定也舍不得放弃十三薪的。话说,今年年底这个节奏跟往年好像很不一样,往年感觉年底人员都很稳定,大家都默默等着年终奖到手,等到三四月份该拿的奖金拿了、该过的年过了、该休的假休了,才会开始发动找工作,但是今年怎么这么早?

第四点,他说自己一直犹豫不决,做出这个“冲动且不理智”的决定让他觉得莫名很爽……就是告诉公司他的决心有多强烈,非走不可……我不太理解他的“爽”,我想他也许有一天会后悔吧……

无独有偶,我的一个同事也将在1月12日离职,她是12月中旬提出来的,按照公司提前一个月提出辞职的规定,但这个时间她是拿不到年终奖了。我们公司没有十三薪,只有年终奖,而且年终奖的金额要看当年公司的经营情况,不是强制执行的,更像是约定俗成。

我说,“辛辛苦苦一年,怎么不坚持到年底拿到年终奖再走呢?”我那个同事给出的理由也是“回家”,她说,“两三年没回去了,想孩子了,孩子都快不认识我了。”

她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我能从她的表情里读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的这个同事非常负责,做事情很细心很谨慎,所以经常会主动加班到很晚,但是最近晋升的清单里却没有她,我想她大概也是很疲乏了,对于自己职业发展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失落,这种失落随即带来的就是精神上的疲乏。

但是职场怎么说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得到发展的,尤其是闷声干活只希望领导能主动看到自己努力的,我同事就是这种类型。公司里一有露脸的活动,她就缩在后面说让年轻人上,结果年轻人得到了晋升她又很不开心……我曾经鼓励她在公司的项目展示会上主动发言,结果她自己鼓了三次勇气最终还是没有站起来。

总之,年底辞职走人,甚至放弃十三薪或者年终奖的,各有各的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三点:

1. 真的想回家,也真的怕到时候晚了回不了家。

2. 真的不想干了,真的对公司失望了,真的想回家找点慰藉了。

3. 有其他公司来挖,并且给出了诱人的薪酬,真的无法忍受那种诱惑……

作为一个职场人,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三点的概率最高,第二点的概率稍低一些,真的纯粹为了回家而辞职的人,反而不是最多的。而且,第二点跟第三点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不然年底挖人墙角并不好挖,而且挖角的成本太高了。

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工作就是一份工作而已,但是更多的时候工作是我们职场人成就感的来源,是我们未来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链条,也是实现生活小康的主要途径,不说说丢了就真的能马上丢了的。说工作成就感可能很多人不屑,但是我想工作久了大家肯定会有一些工作惯性以及对公司的感情,对吧?其实离职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针对这些年底离职的人,如果离职率超过一定的合理范围,我觉得用人单位需要思考公司是否有运营上的问题。我的朋友小朱说,其实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在31号之前走掉的人,12月份大概有十个人选择了离开,放弃十三薪和年终奖,走得毅然且决然。这就不禁让人思考几个问题了:

1. 这些人为什么要走,而且非要在可以拿钱的时间走?煮了一年的数鸭子飞了,是员工傻还是公司傻?

2. 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钱没给够,还是没有提供足够好的发展平台?抑或是员工感到委屈,是员工玻璃心,还是公司太让人寒心?

3. 如何才能把人留下来,如何才能不影响还没辞职的人?离职的人的后续发展,可能会打破既有的平衡,给留下来的人很多不一样的思考。

当然,不走的人还是多数,毕竟年底了,谁不想安安耽耽把钱拿了、把年过了,至于职业发展,放到年后再说呗。如果不是真的心凉了或者外面的诱惑够大,我想我朋友和他的同事们也不可能选择在12月底的时候离职,你们说是吧?

入职三天想辞职,而且已经10月末了不容易找工作,我该怎么办

待业的我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如果有足够的钱,可以随意决定,如果缺钱,一定要再坚持坚持,千万不要裸辞。

裸辞后会面临很多问题。

不赚钱的日子真的挺煎熬的,因为生活中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没有工作不仅会面临他人的质疑,而且自己的日子也很难过。

1、思考不想干的原因

现在找工作不容易,干了三天觉得自己并不想干了,思考一下当初为什么要找这份工作,找到自己不想干的原因。

如果是觉得这份工作太坑,不适合自己,可以尽早做决断,立马辞职去找新的工作,如果是因为受不了工作的苦和累,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可以再坚持坚持。

做一段时间攒一些经验,再找其他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多了一些经历,可能工资会提高一点,也算两全其美。

2、考虑现实问题

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总是会不尽人意,每份工作都有其中的苦和累。

我在裸辞前,领导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能选择一份工作的原因,无非就是能赚钱或者是干这份工作很快乐。

如果两者都不具备,自然会有辞职的想法。

当初选择裸辞也是因为觉得,手里的工作既不赚钱也不快乐,结果辞职之后发现,大环境并不景气。

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想找一份赚钱的工作,或者是能让自己很快乐轻松的工作,非常不容易。

3、未来规划

建议你在动摇之前思考一下自己有什么技能,有什么规划。

离开这份工作,能不能很快找到新的工作?

能不能找到比这个工资待遇各方面都优秀的工作?如果可能性不大,而且又很缺钱,建议在待一段时间看看。

生活都不容易,年轻人,学会努力和坚持!

纠结要不要年底辞职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我自己之前也有过裸辞的经历,刚离职的第一个星期,感觉一直紧绷着的状态一下子放松了,整个人心情大好。

那时候辞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做得不开心了。

而选择裸辞,也是想要给自己放个假,调整好状态,同时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技能。

辞职后,我每天给自己定制学习计划,但慢慢地我发现:即便是这样,我还是会感到焦虑。

特别是随着待业时间的拉长,焦虑感越来越强烈。

一方面,待业没有了经济来源,但每个月还要交房租,吃饭以及其他生活开销。加上待业后,社保也停了。

另一方面,看着别人都在上班,而自己每天呆在出租房里,真的会不好受。

而且待业时间过长,对找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记得那时候待业2个月后才开始找工作的,几乎每个面试官都问我在这段时间都在做什么。

我想,待业空窗期过长,HR对你在这段时间为什么还没有找到工作还是会有所猜疑吧。(不过这次受疫情影响,面试官也是会理解的)

还有一个比较残酷的现实,裸辞后找工作,有些面试官会有意就对你进行压价。这时候,其实对裸辞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吃亏。

而今年因为疫情缘故,招聘需求大幅度减少,求职竞争剧烈。

在这样的情况下,裸辞后可以安心待在家里玩的人其实非常少,大多数人都怕找不到工作,更怕找不到好工作。

我知道在这个问题下,大部分人都表示不后悔,但这些,都是裸辞后我们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而对于已经裸辞的人来说,其实也没有太多必要去纠结这个问题。

因为相比于这个,最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你期望入职一家薪资高且稳定的工作等等。然后按这个这个方向去拆解,你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以及做好哪些准备。

》》对此,对已经裸辞的朋友想提一下三点建议:

1.一定要反思以往工作经历,特别是上一家公司

上一家公司,让你忍受不了,最终决定裸辞的原因有哪些?

在这些工作经历中,自身有哪些做得不够好,在下一家公司可以去改善的地方?

趁这次裸辞空档期,一方面要对自己以往工作经历和自身能力进行反思,弥补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总结在以往工作中入过的坑,避免在下一份工作踩同样的坑。

在工作环境中,同样的问题让自己遇到2次以上,就要反思究竟是环境因素,还是自身问题了。

2.多修改优化简历,有必要可学习一些面试技巧

今年投递简历,可能会面临,投递多家公司,一个面试邀约都没有的尴尬…

没办法,今年确实有点残酷,有些大公司一个岗位会收到200多份求职岗位,HR看都看不过来。

所以这时候,有针对性的投递非常重要。

针对不同的公司,即便是应聘同类型岗位,也要进行针对性的修改,简历和岗位匹配度越高,你越有可能被入选。

此外,相比往年,今年还要更珍惜每一次面试机会。所以有必要时,可以多去学习一些面试技巧。关于面试技巧,我在之前的回答中写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的一些回答。这里推荐:

3.保持好心态,做好拉长线的准备

待业时间越久,心态越容易崩。

特别如果你投递简历没反馈,或面试多次不通过时,非常考验心态。

这时候我们可以多给自己心理暗示,保持一个好心态。

告诉自己,今年受疫情影响,肯定是要拉长线的。

多投递,多面试,总会找到好工作。

对于没有裸辞,还在犹豫要不要裸辞的朋友,在看到这个问题时,不要过于受到其他人裸辞的影响,一时冲动就辞职了。

你要相信,大部分工作其实都不能满足我们期望,因为真相在于我们大部分人根本就不喜欢上班。

对于一些人来说,即便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为了生活或想要实现的目标,暂时的选择忍让和屈服,在喜欢和不喜欢之间找到自己可以接受的平衡点。

或许,这才是大部分成年人的生活吧。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为什么感觉年底大多数人都想辞职

前年春节放假时,我在上海圣诺亚大厦的某妈妈公司的公告栏中,见到了这样的公告:凡利用春节假期,为公司成功引荐人才的,中层管理人员奖励2000元/名;优秀员工奖励800元/名。

由此可见,年根岁底辞职者相对较多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在年底跳槽呢?

春节后,是用人单位招人的高峰期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之际,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发展计划,发展就要组建团队或优化团队。这就给跳槽者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特别是上年度发展一般般的公司,老板为了能使公司有所改观或者使项目能按预期加快推进的,为了能稳定人心,都会推出一些有力度的奖励措施;为了能得到部门的核心员工,有时宁愿出平时1.5倍,甚至是2倍的工资。

比如,某智能净水科技公司,只有一名嵌入式工程师,工资是12k,工作态度还可以,就是作风拖拉,答应的事大多不能按时间节点完成。为了替代他,春节后,老板不惜用税后18k的工资,招了一名有5年经验的熟练工。

员工选择年底辞职,主要是为了降低个人的经济损失或为了加薪

既然是自己主动辞职的,那就等于是自己放弃了公司的经济补偿。此种情况下,年终奖、年终分红和年假等往遇就一定要拿到。

像2021年春节是2月12日,那么,2月10日前,公司都会把所有的工资、福利、奖励和分红等结清。按正常节奏,2月19日上班,如果员工把自己的年假安排在春节期间,可以到22日~24日之间上班,上班后就办理辞职手续,2月份工资又到手了。

如果是一般的员工老板亏一个月工资就算了;如果是熟练工或部门的业务骨干,老板又不能眼睁睁看着团队散架,怎么办?只有与辞职者谈心啊,兄弟长兄弟短一通后,通常都会答应其加薪要求。

老板经历这样的留用过程后,表面上与你很客气,其实内心里已把你定位成趁人之危者,他会在有替代者或公司发展进入良性阶段后,毫不犹豫的让你走人。所以,奉劝想加薪的人,千万别用辞职的方式“逼迫”老板。

春节期间,同学朋友老乡聚会,比较劳动强度和待遇,也是辞职的原因之一

春节期间,同学、朋友和老乡聚会是经常的事,其中最主要的一个话题就是,在哪儿干,干什么,收入如何。由于大家都知此知彼,都很实事求是,当觉得同样的付出,收入差距较大时,往往就会萌生跳槽的念头。像开头提到的某妈妈公司,鼓励员工春节期间为公司招募人才,就是用自己的事实宣传公司的好。

张军在一家公司干销售,已经有三年,就工作认真程度和吃苦耐劳精神没得说,就是由于市场区域的文化差异,导致业绩和奖金平平。在春节期间的同学聚会上,当了解到一个同学所在公司,干同样的活和出同样的业绩,收入可以达到现在的二倍时,他心动了。

当进一步了解到,同学公司正处于市场扩张期,需要销售精英时,张军毫不犹豫的表态,节后随同学一起去上班。

工作的长期主期主义精神和自己的一技之长,是职场人立足的前提条件。跳槽是可以增加眼前利益,然而融入一个团队并成为团队的主要角色,同样是需要时间成本和业绩佐证的。所以,如果不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不是属于沟通弥合不了的问题,如果不是对公司前景失去信心,还是希望公司改变的同时,多改变自己,让老板觉得,用他人替代你,公司的损失会更大,才是你的价值所在。

年底辞职好还是年初辞职好

职场中确实存在所谓的“金三银四”跳槽黄金期的说法,因为市场机会多,很多人会选择拿到公司的年终奖再辞职。

但世事无绝对,年底、年初辞职跳槽都有其利弊:

1、年底找工作,虽然可能损失一笔年终奖、市场就业机会相对少,但是市场竞争也少,这个时候急着招人的企业在市场上可挑选的人才也相对少,你可能会因为少了竞争对手而被企业看中。

另外,年底入职,作为公司新人还可以参加公司的年终总结会,更深入地了解公司。

2、年初找工作,毫无疑问当然是找工作的市场机会多,但企业在市场上可挑选的人才也相对多,这个时候,大家都认为找工作的好时机,就意味着很可能出现踩踏事件,递出去的简历石沉大海。其实真正找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个案。

与其纠结年底辞职还是年初辞职,不如骑驴找马,把精力专注于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自己的简历,专注于如何让自己增值、如何让自己在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

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人,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清晰的人,不管在一年中什么时候,他总能抓得住机遇。

年底离职是不是很傻

一切都最好的安排。

没有谁规定说年底不能辞职,也没有谁规定说一定要上班到退休。

一、既然选择年底离职,就一定有你的原因,本着自己和家庭的整体考虑后离职,那离职后,就不要再后悔。

你已经离开,就不用再为其单位考虑什么工作上的事,比如他们的年终奖比你多,春节给加班的人员特殊的福利待遇,公司对员工的奖励,等等都与你无关。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接下来的打算,是先在家陪家人过年,还是在年前找好下家,接下来的时间,才是需要你认真的对待的。

活在当下,才是对自己选择最好的负责。

二、过自己的人生,和他人无关。

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对当下的自己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一些人而言,你怎么都是错的。比如父母觉得,我们应该在稳定工作单位一直做到退休;热血青年觉得,人生就是要自己去闯,才有机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谁都没有错,你做的所有不可能能满足所有人,只要自己满意就可以了,更不要用他人的价值观贬低自己。

让他人的议论见鬼去吧。

坚定自己的路,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有人采访腾讯:腾讯初期,有没有想过卖掉?

马化腾说:不是想过卖,是一直在卖,问了4-5家公司,他们都不要,然后只能烂在自己手上。

采访者:哈哈,估计现在那些人肠子都悔青了。

只要自己的路是对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坚持,并不断优化,把结果交给时间。

年底不要年终奖辞职的员工是什么心态

不要年终奖也要离职的员工,职前菌分析了一下,可能有如下原因:

1、 新公司机会难得。

可能该员工找到了新工作,需要即可到岗,并且新工作的薪资远高于目前水平或者平台更大,机会十分难得。舍弃一个年终奖,却收获更好的职位,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

2、 家里突然有急事

家里突然有事需要该员工处理,导致该员工需要马上离职回家。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纵然不想,也不得不辞。

3、 心里受委屈了

该员工在企业受到了委屈,长期压抑,今朝爆发。很多人在受到了委屈的时候,是不会管钱不钱的,毕竟千金易求,开心难买。“我都不开心了,赚多少钱也没意义”这是受委屈后大部分人的想法。

当然,职前菌还是建议,职场人不要过于玻璃心。能屈能伸,才能在职场走得更远。

以上为职前菌的看法,如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年底了,你会想辞职吗

年底了,我不会想到辞职的。

在年底之前辞职,过年也不会过得舒心的!

因为,在过年的时候,会去思考,开年去什么地方找什么样的工作,找工作似乎顺利,工资待遇似乎是自己想要的!

过年回家的时候,把钱用的差不多了,有点捉襟见肘的羞涩,心情不好!

如果是我,想要辞职,我会选择在八月份,跟着大学生毕业就业时,单位招聘的时间,浑水摸鱼!

年底员工离职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最近HR圈聚会的热门话题,近期几位朋友都在年底的时候换了工作,汇总一下观点与大家分享。

按照往年的惯例,多数员工都会等到领完年终奖再走,多数企业会在农历年前发完年终奖。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的员工,或者说员工出于什么心态会不要年终奖就走呢?

1、员工预期企业发不了多少年终奖。今年市场比较低迷,企业生存也比较艰难,业绩不好的企业在年终奖这种浮动薪酬方面少发或者不发都是很正常的,既然明知道发不了多少,损失的机会成本很小,为什么不早点离职去新公司呢。

2、年后入职会耽误新单位的年终奖。就算今年过年早,也是快二月了,拿完年终奖再加上一个月的离职告知期,就三月了,去新公司报到的时候最早也在三月底四月初了,一个季度就没了,如果试用期六个月的话,这一年基本就没了。所以年底的时候在新单位也拿不了多少年终奖,如果新单位年终奖很高的话,那损失不是一点半点,与其这样,还不如早点过去,拿新单位的年终奖。

3、不拿年终奖离职留个好口碑。奖金没有那么丰厚的企业,有些员工会选择不拿年终奖离职,这样不会造成刚拿完奖金就走的形象,给老东家留个好口碑,行业圈子都不大,老东家也是重要的行业人脉。

4、早点参与新公司的计划制定。赶在新公司年终总结与年底述职前加入,能够参加总结和明年商业计划规划环节,了解同事们过去一年的业绩,参与新计划的制定。年底是企业最忙的时候,去了新公司给领导同事们搭把手,积极融入,对发展更有利。趁年底这段时间早点上手新业务,一开年就可以大干一场了,不会耽误新年的业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