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花朝小说(春江花朝秋月夜是什么意思)_春心_百花生日_花朝月夕

本文目录

  • 春江花朝秋月夜是什么意思
  •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怎么解释
  • 有什么好看的古装小说值得推荐

春江花朝秋月夜是什么意思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通常的解释为:春季里江边鲜花盛开的早晨和明月高悬的秋天的夜晚

但是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花朝节具体发生在农历的哪一天呢?由于历史的和地理的原因,花朝节的日期有多种说法,分别有二月初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之说。晋代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至宋以后,渐渐改为二月十二日。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时代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晋人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一书中则有如下记载:“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因为依照农历,一月、二月、三月为春季,那么春序正中恰好就是农历二月十五日。南宋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唐代司空图《早春》诗:“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古往今来,描写花朝节的诗词俯拾皆是。花朝节是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与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分别称为“花朝”与“月夕”。

由此可见,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绝不是泛指春天的早晨和秋天的夜晚,而实际上是特指花朝节和中秋节。只有这样的解释,才更符合诗意。白居易在这首诗中鲜明地描写了自己被贬谪以后内心的苦闷、彷徨以及抑郁。正因为如此,即使当普天之下欢度花朝节或者中秋节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和同僚或者朋友在一起,而是自斟自饮,以酒浇愁。其实,如果把这句诗解释为“春天里的任何一个早晨或者秋天里的任何一个夜晚”,反而会削弱我们对诗人内心苦闷压抑的深刻感受。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怎么解释

我们在讨论初唐诗歌时,很多时会说到“宫体诗”这个词。

那什么是“宫体诗”呢?

“宫体诗”原是指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后又泛指在齐梁时期,宫廷贵族吟咏而形成的一种浮靡轻艳的诗风。其始于简文帝萧纲。内容多是写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声律和谐及词藻靡丽。

题目中的句子出自《春别应令诗四首》,这组诗是萧绎(梁元帝)就萧纲《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的唱和之作。而萧纲之作从题中便可看出,是奉和萧子显的《春别诗》而写的作品。

这种宫庭贵族之间的互相赠答之作,是“宫体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以图的形式将这三组诗都选录上,大家有时间时可读读。

这些诗,大多缺乏真情实感,或者说是这些皇室贵族们,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闺怨”情怀而作。但我们也可看出,这些诗虽风格绮蔓,但也声律协调、写景抒情也不乏清丽之处。如题中句子: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

首先我们从平仄上可看到,此句子已是近律了。

花朝月夜,又为花朝月夕。花朝,即花朝节,相传此日为百花生日。月夕,即指中秋节。都是古代很重要的传统节日,“花朝夜夕”连用时,多为泛指“良辰美景”。

句子写的是一个女子的闺怨。意思是:在这良辰美景中,我对你爱慕的情怀在心中荡漾,而你为什么要抑制着对我的思念,不前来相见呢?

格调还是宫体诗的格调,柔弱绮蔓。我拿一句唐诗中的类似句子,大家对比一下,便可感受到唐诗的不同气象。如李商隐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此句和萧绎的“花朝月夕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对比,你会喜欢那句多一点?

有什么好看的古装小说值得推荐

经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搜神记》《聊斋志异》等。

武侠:

金庸系列:《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碧血剑》《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天龙八部》等。

古龙系列:《小李飞刀》《楚留香传奇》《绝代双骄》《陆小凤传奇》《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等。

梁羽生系列《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龙虎斗京华》《大唐游侠传》《广陵剑》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