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宋词是哪一句?什么是宋词_词牌_宋词_填词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宋词 词牌 宋词 填词

本文目录

  • 你最喜欢的宋词是哪一句
  • 什么是宋词
  • 如何写宋词
  • 宋词是不是唯美汉语的颠峰
  • 谁能推荐一下意境优美的宋词
  • 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词,它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 宋词代表人物是谁最喜欢哪一首
  • 唐诗和宋词的区别是什么
  • 哪几位诗人能代表唐诗宋词的巅峰
  •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什么的哪个出版社的哪个版本好为什么

你最喜欢的宋词是哪一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出自 宋·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写月亮的最佳之作,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整首词被谱曲配乐演唱出来非常的唯美。

什么是宋词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此外还有乐章、歌词、歌曲、琴趣、笛谱、倚声等等称谓。由于它一开始是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是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的,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据《旧唐书》上记载,唐朝时候,为了适应和音乐节拍配合的需要,当时的优伶乐师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子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不登大雅之堂,被视为诗余小道。到了宋代,因为词本来就是来自民间的,所以在题材方面较为自由,在格式方面更易于表现,加上能配乐歌唱,在韵律方面更利于流传,词得到了广泛的流传。词与诗比较,更集中于抒情,极少叙事的内容,也很少揭示哲理,但格律限制比诗更严格。

词一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以脂粉气浓烈的崇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的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被称为“婉约派”。宋时的苏轼开创了豪放派,风格豪放。词有词牌,例如《西江月》、《破阵子》、《沁园春》等,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字数、固定的句数、固定的平仄用韵。词大致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朝以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还标有异名,或同名异调。

如何写宋词

如何写宋词?

该题目改成“如何填词?”更妥一点。为了照顾初学者,需从基本概念说起。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词

大家知道,旧体诗(旧诗)包括古体诗、今体诗(近体诗、格律诗),词属于格律诗的另一形式,又称诗余。

词兴起于南朝,完善于唐代,宋代最盛行。开始是用于歌唱的,为谱配歌词叫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调,词调的名称叫做词牌,如“点绛唇”、“沁园春”等。后来与音乐失去了联系,词牌成了说明文字声韵格式(词谱)的名称。填词时为标明词的内容,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雪“、“咏梅“等。

2、词的种类

从字数上分:

①小令

58字以内。

②中调

59到90字以内。

③长调

91字以上,最长达240字。

从段数上分:

①单调

只有一段。

②双调

有两段。

③三叠或四叠

有三段或四段。

一段叫一阕。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下阕,或叫上片、下片,三叠、四叠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阕、第二阕等。

3、词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

词谱中对每种词调的平仄、押韵都有规定。

二、词的格律要求

格律诗的四要素(字数、平仄、用韵、对仗)同样适用于词。

1、字数要求

字数决定于词牌,词牌定后,字数就定了(指正格)。有的词牌十几个字,有的几百个字。

2、平仄要求

每个词牌都有对应的词谱,词谱标明了该词牌的平仄。词谱的平仄一般按《词林正韵》标示。

3、用韵要求

词的用韵以《词林正韵》为准,词谱里标明了该词牌的用韵规定。用韵比近体诗宽松得多,可以

①一韵到底;

②押邻韵;

③平韵转仄韵,仄韵转平韵。

对此,各个词谱皆有明确的规定。

4、对仗

词一般不要求对仗,但也可以对仗。如“鹧鸪天”,第三、四句可对仗,北宋词人晏几道在该词谱中的对仗句子:“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西楼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细细风”。

三、如何填词

必须按谱填词,如果不按谱填词所有离谱出格之处,都是出律。下面是小编习作之一:

点绛唇.沉痛悼念夜月乐姝

一夜凄风,

圃中吹散花多少。

数声啼鸟,

魂断唐山晓。

豆蔻年华,

哀叹君行早。

天无道,

泯冥娇俏。

白发为君悼。

以此为例说明填词步骤:

1、立意和标题的确定

立意即选择主题。由于当时我的学生(网名为”夜月乐姝”)在唐山丰润区遇车祸罹难,闻此噩耗万分悲痛,所以决定填一词悼念她。词的标题自然定为“沉痛悼念夜月乐姝”。

2、选择词牌

我选的词牌名字是“点绛唇”正体。本来该词牌是用于描写闺阁女子的美艳的,但我查到所用场合大相径庭,加上该词字数较少,长短句变化较大,适合初学者练习,所以就选择了它。

其平仄韵律如下:

上片

(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下片

(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韵】

(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韵】

从其韵律上来看,“点绛唇”词牌只有41个字,属于比较短小的词牌(小令),用仄声韵,韵脚见上【】内。“点绛唇”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双调四十一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等。

3、按词牌填词

词牌选定后,要把词牌代表作(正体)反复吟咏,熟记于心,以便模仿填词。如“点绛唇”正体《点绛唇·荫绿围红》

荫绿围红,

梦琼家在桃源住。

画桥当路,

临水双朱户。

柳径春深,

行到关情处。

颦不语,

意凭风絮,

吹向郎边去。

然后填词《点绛唇.沉痛悼念夜月乐姝》,为比较,列出了正格韵谱和小编作品的韵律,未加《》的是“点绛唇”正格韵谱,加《》的是小编习作的韵谱,()内是可仄可平,“通”表示此字平仄由所在句中字义决定。如下示: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

《仄通通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通》

(平)仄平平仄。

《平通平通仄》

(平)(仄)仄,

《平平仄》

(仄)平(平)仄。

《通平通仄》

(平)仄平平仄。

《仄仄通平仄》

由二者对比可以看出,

①小编习作平仄是符合“点绛唇”正格要求的。

关于“通”的解释:例如,最后一句“白发为君悼”,其中“为”字平仄为“通”,那么到底是“平”或是“仄”呢?查《词林正韵》并参考《平水韵》表,得知其应为“平”,符合正格要求。

②小编习作的韵脚共七个(少、鸟、晓、早、道、俏、悼),同样由《词林正韵》查得,均属于

第八部,属于仄韵一韵到底。

四、填词的注意事项

1、格律要求和意境是词的两翼,缺一不可。既要避免随便破律,又要避免因律害意。当遇到专用名词或术语时,可以不合律。

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也适用于词,但要避免三平尾和孤平。

3、每个词谱都有正格和变格,初学者最好先掌握正格,以免因一个词牌的格式太多无所适从。

4、选择词牌适合的主题特色,而不是只看词牌的名字。各个词牌都有它适合的特定的主题特色,或婉约柔情,或慷慨雄壮,或激越豪放或幽怨凄凉。择词牌不当,会造成大误。如词牌为《寿楼春》的,词中多拗句,声情低抑,全是凄凉之音,实是悼亡之调,如望文生义误用该调来填写祝寿之词,将造成大误。

选词牌时,比较前人同牌作品,看他们用这个词牌写哪种主题最多,甚至可选范本的原韵,既省事,又免出错。

5、同一字不可重复作韵脚,一字多义者除外。

6、尽量不用那些古僻字。

总之,要想填好词,首先弄懂词的基本概念,了解填词的注意事项,多读范本,多动手实践,循序渐进,由简到繁,最后一定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的。

宋词是不是唯美汉语的颠峰

是的,宋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丶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阙。它的词句非常精练也非常华美,所以受到后人的喜欢,也被广泛使用。

谁能推荐一下意境优美的宋词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词,它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品读诗词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创作的诗词,诗词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读懂一首诗词。

我非常喜欢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堪称宋词的巅峰之作,词背后是苏轼与弟弟苏辙浓浓的兄弟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苏轼于中秋佳节在密州时所作,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独自漂泊在外,与弟弟苏辙已有七年未见,望着天空中皎洁的明月,思念之情涌上心头。

苏轼与苏辙两兄弟的感情非常深,兄弟俩从小并肩携手,长大后亦是患难与共。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要给弟弟苏辙寄信赠诗,以表达思念之情。对于苏辙而言,哥哥苏轼既是兄长,亦是老师,苏辙说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

因为“乌台诗案”,苏轼成了阶下囚,苏辙也受到了牵连,但他没有丝毫的怨言,一直在积极营救哥哥苏轼,不断上书神宗皇帝,愿免去自身的一切官职为兄赎罪。苏轼在《狱中寄子由》中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这些足以说明他们两兄弟感情至深,令人动容。

在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诗人没有因为与亲人的离别而感到悲伤、沮丧,而是展现出了一种开阔与豁达的心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词代表人物是谁最喜欢哪一首

我觉得代表人物应该是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吧。最喜欢的是苏东坡的赤壁怀古,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

唐诗和宋词的区别是什么

浅谈唐诗宋词的区别?

唐诗宋词俗称“唐风宋雨”,是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炫丽明珠与璀璨瑰宝。准确的讲唐代是诗的时代,而宋代则是词的时代。时代的不同决定了文体的不同,必定有着不同本质区别。

唐诗、宋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

历史进入大唐盛世阶段,唐朝的文化也随着时代发展得到空前的繁荣。应运而生唐诗随之出现并发展到诗的鼎盛时期。诗歌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体,屈原是华夏诗歌的先驱。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诗经》,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化,形成五言绝句,七言绝句,长篇叙事诗等形式,在唐朝产生大量的著名诗人,李白是杰出的代表。

宋词是在唐诗的基础上而发展出的新文体。宋词有固定词牌名和韵律,句子和字数都有较严格的要求。不同的词牌,有着不同的格式,也有着不同的字数。宋朝是宋词的产生和发展的高峰时期,诞生大量的优秀的诗词作品和优秀的词作家。

因此唐诗与宋词既有承上启下的传承关系,又有形式上和本质上的不同,其显著的区别是:

首先是表现形式不同。

唐诗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形式出现。主要是四句或八句,每句五言或七言。但唐代诗人也有釆用句式较自由的古体诗形式的,相对句数和字数就很自由宽松。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韵文体裁。它的句式受到词牌的规范,有自己的固定句式和韵律,很少出现全首每句都字数相同的情况。因此,词又被称之为长短句,这是词与诗在形式上的根本区别。

其次,唐诗与宋词题写内容涵盖不同。

唐诗以抒发个人的志向、理想,政治诉求为主。而宋词则以描写内心中的情感与感动为主流。因此二者内涵上有着明显区别。

再次,唐诗和宋词的表现功能不同。

唐诗和宋词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表达的方式,唐诗是通过诗歌的高雅方式来抒发诗人的志向情感和高雅的内心世界。

宋词顾名思义是歌词,无论你怎么写?写的是什么?都离不开倚声填词,其表现形式迢用来唱的,也就是说词一般都是用来唱的,是可以配有乐韵的文体。

至此,两者的区别更加明显。

再者,唐人抒发坦荡豪放的个性。而宋人则追求享乐潇洒、生活的满足,以达到释放个性。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心态、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本质底蕴必定形成唐诗宋词根本差异和区别。

哪几位诗人能代表唐诗宋词的巅峰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里的瑰宝,是两颗最闪耀的明珠。说明当时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领先于世界。唐诗的代表人物最主要是三个:李白、杜甫、白居易。

宋词的代表人物是:柳永、辛弃疾、苏轼。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领域留下的宝贵财富。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什么的哪个出版社的哪个版本好为什么

2011年9月1日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好,原因如下:

1、这本《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最全集超值白金版)》由子青主编,在参考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朱祖谋选编的《宋词三百首》和其他多种优秀选本的基础上,兼顾诗词发展脉络及读者的审美需求,将唐诗、宋词辑录成一册,所选篇目各三百首左右,全面反映了唐诗、宋词的发展概貌。

2、《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最全集超值白金版)》还增设了注释、赏析等辅助性栏目。对难解字句进行注音和解释,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帮助其深入体昧作品的内涵。

3、编者精心选配的300余幅精美插图与诗词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氛围,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高雅的艺术享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