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什么叫不以规矩,不成方圆)_不以规矩_先王_孟子

本文目录

  • 什么叫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出自谁的名言

什么叫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作为画圆和画方的工具,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幅伏羲女娲图,或许就可以看作是古人对“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注解。伏羲和女娲是上古大神,但在古人的想象中,就已经一人持规一人持矩了。这幅图虽然是唐代的,但是它所反映的思想渊源,却可能很早。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出自谁的名言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出自孟子的名言。

1、基本信息: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基本解释: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3、出处: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

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说法成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格言警句。

4、作品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 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 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经》 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 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 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 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 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 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 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 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 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 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 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