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诺【德国天主教神学家】_神学_基督_基督教

冉诺简介

冉诺( Karl Rahner ;1904~1983),德国天主教神学家。

生于弗莱堡。

1924年发愿为耶稣会士。

1932年在慕尼黑晋升为神父。

1936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得神学博士学位。

次年被聘为该大学神学教授。

1938年德奥合并,工作中断。

1949年恢复系统神学教学及写作活动。

在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上冉诺为德国枢机主教的专家和顾问,对会议影响甚大。

1964年受慕尼黑大学之聘讲授哲学。

1967年到明斯特大学讲授信理神学。

1969年被任命为国际神学委员会成员,这意味着罗马教廷对他的肯定和赏识。

1971年退休,回慕尼黑继续从事演讲与著书。

1979年被授予马克特大学的发现奖章。

冉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托马斯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汲取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伊纳爵·罗耀拉的神秘经验和当代的一些新思潮。

在方法论上,他采用德国哲学唯心论的超验分析(即对人的本体的先验结构作出分析),以人学为出发点,对传统的天主教神学作出新的解释,冉诺认为神学的基本目的是人类的救赎。

人对信仰的要求有文化和本体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从本体上说,人对上帝的临在是绝对开放的,渴望超越自我,进入无限之内。

人类纯粹的本性境界从未真实存在过。

上帝以不断的“超越的自我通传”(transcendental self-com-munication)与人相交,推动人类追求完善的生活。

上帝的圣召与推动并不阻止人的自由抉择。

自然与“恩宠”互渗互存,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有意或无意地体验到“恩宠”,这种恩宠就是上帝对人类的原始启示。

各种文化、各个宗教中都有这种原始启示。

基督教的启示藉道成肉身,在历史的耶稣身上得以完成。

耶稣是上帝在历史中的自我通传,是基督教启示的核心。

基督教启示在历史中渐趋圆满。

任何宗教都为这一启示铺路,唯犹太教有特殊地位。

对基督的救赎作出适当回应的人,便具有基督教的信仰。

许多人虽然生活在上帝为人类预备的恩宠中,却未能明显地认识耶稣是主,但他们能够从本体上接受人生的挑战,力求向上发展。

故善心的非基督徒,即使是无神论者,亦能是“隐名的基督徒”。

在教会论和基督论上,冉诺认为教会为救恩的“基本圣事”。

基督是救恩的“原始圣事”,是教会及七件圣事的根源,是一切使神人相遇的“圣事原型”。

圣事是神人相遇的集中体现。

基督的人性为上帝的“真实标记”,是他的神性在世上的真实临格与真正的“自我表达”。

基督的死为救恩的“圣事标记图”,天父则是救恩的“主动因”。

基督的死表明并实现救恩的奥迹。

在基督身上,天主的自我赐予达到圆满地步,同时又从耶稣身上得到绝对顺服的回应,神人相遇的双方获得最高的显示与实现。

关于教皇的地位和权柄,冉诺认为教皇在教会里具有完全的、直接的主教首席权。

他对整人教会和所有主教都有司法权。

普世教会有必要统一于教皇名下,但是这种统一是带有地方性的多元化的统一。

论到教会和教皇“无谬误”的训导职务,冉诺认为在教皇行使他的训导权时,只有当他清楚地提出一端道理,要求教徒把它作为上帝的启示绝对相信时,才是无谬误与无可挽回的教导。

信条不可能表达完整的启示真理。

承认信条是不完全的,应该常受到真理的验证,并不等于说信条是错误的。

主要的著作有《神学探讨》、《论死亡神学》、《基督教信仰基础》等。

并主编天主教神学工具书如《神学辞典》、《神学百科全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