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_平民_乡村_教育

晏阳初简介

晏阳初(汉语拼音:Yan Yangchu,1890~1990),中国平民教育家。

又名兴复、遇春、云霖。

四川巴中人。

生于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17日卒于美国纽约。

1913年就读于中国香港 圣保罗书院(中国香港 大学前身),后转美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1918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1919年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历史学,获硕士学位。

1944~1945年,美国锡拉丘兹等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晏阳初大学毕业后,立志献身平民教育。

1923~1949年长期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总干事。

1926年在河北定县(今定州市)开始乡村平民教育实验。

1940年创办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后名乡村建设学院)任院长。

1950年离中国台湾 赴美国。

50年代以后,协助菲律宾、泰国、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及加纳等国建立乡村改造促进会。

60年代在菲律宾创办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任院长及该院理事会主席。

晏阳初还曾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担任顾问。

晏阳初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见乡村建设),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著有《平民教育概论》、《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