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帕克【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_罗伯特_帕克_社会学

罗伯特·帕克简介

罗伯特·帕克

罗伯特·帕克(Robert Ezra Park;1864–02–14~1944–02–07),美国社会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哈维维尔,卒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

就学于密歇根大学,1887年获哲学学士学位。

随后投身新闻界,热衷于城市社会问题和贫民阶层的调查报道。

自1898年起,先后到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深造,师从W.詹姆斯、J.罗伊斯、G.齐美尔等人。

1904~1905年任哈佛大学哲学助理教授,曾协助黑人领袖B.T.华盛顿研究种族问题。

1914~1936年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任教。

1925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社会学导论》(与E.W.伯吉斯合著,1921)、《城市——对都市环境研究的提议》(与伯吉斯和R.D.麦肯齐合著,1925)、《人种与文化》(1950)、《人类社区,城市和人类生态学》(1952)。

帕克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

他在社会学研究上有两大兴趣,即种族和城市。

在种族研究中,提出了表示个人间、团体间的密切程度的“社会距离”概念,并探讨“种族偏见”与“种族冲突”的关系。

他认为,美国社会较其他社会种族偏见小但冲突大,这是因为美国社会开放、进步,黑人不满意、不顺从传统的不平等秩序。

帕克从新闻媒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三个方面为城市下定义,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

他受到生态学思想的影响,提出“城市生态学”这一重要概念。

他对城市的研究主要包括人口、邻里关系、职业三个方面。

他根据社会成员行为相互作用的方式,把社会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竞争、冲突、调节、同化。

帕克对社会学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学人才的培养方面,如E.W.伯吉斯、L.沃思等著名社会学家都曾是他的学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