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考夫卡【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_心理学_格式_美国

库尔特·考夫卡简介

库尔特·考夫卡

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 ;1886~1941),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于柏林,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

1903~1904年就读于爱丁堡大学,1909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11~1924年任职于吉森大学,1912年与W.克勒一起参加M.韦特海默进行的似动现象实验,这次实验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起点。

自1924年起,曾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任教。

1927年后受聘为美国史密斯学院心理学研究教授,主要从事视知觉的实验研究。

科夫卡最早向美国心理学界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学,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对象、方法等问题作了详尽的阐明,使格式塔理论系统化。

他还利用“场”的模型,提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等概念,用来说明心理、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他将格式塔的原理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主要著作有《心智的发展》(1921,1957年高觉敷译为中文本《儿童心理学新论》)、《格式塔心理学》(1929)、《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5)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