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朗缪尔【美国物理化学家、气象学家_获法拉第奖章】_奖章_降水_研究

欧文·朗缪尔简介

欧文·朗缪尔

欧文·朗缪尔( Irving Langmuir ;1881~1957 ),美国物理化学家、气象学家。

生于纽约州布鲁克林,卒于马萨诸塞州法尔茅斯。

190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矿业学院。

1906年获德国格丁根大学化学博士学位。

1909~1950年在纽约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研究物理化学。

1915、1920年两度获美国化学学会尼科尔斯奖章。

1918、1921年获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奖章和朗富德奖章。

为固液界面分子膜的研究开辟了胶体科学和生物化学新领域而获193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1944年获法拉第奖章。

1912年研制成功高真空电子管,使电子管进入实用阶段。

1913年研制成充氮、充氩白炽灯。

1916年提出了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和“朗缪尔吸附等温方程”,解释了许多表面动力学现象。

20年代研究不同物质之间的表面化学力,发展了许多实用技术。

1924~1927年发明3 000℃以上的氢原子焊枪。

1940年起朗缪尔对云和降水微物理学和人工降水试验作出重要贡献。

他在1944年发表《上升饱和冷气流中过冷却微滴》一文后,和他的助手于1946年首次探索用碘化银和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播云降水的可能性。

1948年发表《暖积云中连锁反应所导致的降雨》一文,对大云滴在重力场中下落时捕获小云滴的效率和碰撞增长率作出定量的计算,提出云滴破碎–增长的连锁反应时的最小半径和二次破碎时所处的最低高度等新见解,被称为朗缪尔连锁反应。

在1948~1951年期间,发表《干冰在层状云中播撒效应的研究》、《控制积云降水的各种播云技术》、《卷云研究计划中人工影响云层工作的进展》等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